0620 一人足矣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西魏的宴会氛围向来马马虎虎,皇帝陛下因为身体的缘故出席了一会儿便早退离开了。等到皇帝离开后,原本还收着的众人便放得更开,诸如柱国侯莫陈崇更是公然与人聚赌斗酒起来。
太子原本还耐着性子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向李泰询问和交流一下对于东南时局的看法。但过了一会儿估计也是受不了这些镇兵习性,便也找了一个借口托辞离开。
等这两人都离开后,虽然在场剩下还有一些其他的元魏宗室,但这场宴会也直接成为了镇兵们的主场。
宇文泰坐在自己席中,环顾在场群众一周后,抬手敲案示意喧闹的群众安静一些,然后才又望着李泰笑语道:“伯山应该与赵柱国共饮一杯,国中群众或有寡识者不知东南情势如何,因见伯山频频立功,直道此番功勋唾手可得。凡遇此类愚人,赵柱国必与争辩清楚。如今国中群众皆知伯山功勋显赫,赵柱国亦浅具言功啊!”
李泰听到这话后,还没来得及起身回应,别席中赵贵已经先一步站起来,先向着大行台欠身致意,然后才又说道:“之前受命奔赴荆州,因见彼乡政治兴盛,大异往年,心内已经颇感惊奇。
犹忆当年,故琅琊公与独孤柱国前后镇治荆州,威服边野,李大将军继此志气,本以为能为兴治便已经殊为难得,却不想雄略开边更胜前人。国能得此贤臣国幸,家能得此佳嗣家幸,人能得此良友人幸!
今日有感大才难得,故而发此感慨,却非薄论故人,还请独孤开府不要介意啊。”
听到赵贵这一番对李泰的赞赏言辞,殿内在席众人也都不由得暗生感慨。随着李泰在关西时誉鹊起,他与赵贵之间的纠纷矛盾也越来越广为人知,或还谈不上势不两立,但也能称得上是宿怨深刻、恐难消弭。
但今在大行台的出面引言之下,赵贵当着众朝士的面对李泰恭维有加,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认输服软、委曲求全了。可见以李泰如今的功勋势力,哪怕是国中势位最为顶级的柱国大将军都要退避三舍、不敢争锋。
众人心内尚自感慨不已,独孤信又站起身来笑语道:“前人有逊而今人壮阔,事实俱在、又岂在于人言如何?关西立治以来,天下皆薄我而厚贼。我与在场诸位多有豪情奋斗,但也只是勉力维持而已,几有如今天下侧目、人莫敢争之威重?后生可畏,可不只是凭年齿而羞辱老朽,更在于建言立事能发前人所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南阳公今日执言公允,我又有什么可介意的。”
他自知李泰性格强硬、又记仇的很,未必肯卖赵贵这么一个面子,怕有冷场才起身回应,顺便再将自家爱婿吹捧一番,然后才又转头望向李泰笑语道:“今日良辰难得,群众皆笑颜贺你,不妨共饮一杯。”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也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先向大行台示意,旋即又向丈人示意,最后才又望着赵贵笑语道:“多谢赵柱国嘉言相赠,或有言过于实,今日便也厚颜领受,来日于事更加用功,盼能补足。”
赵贵听到这话,本来有些绷着的表情才又松弛下来,心里也非常担心李泰不给他面子。
他心里清楚大行台近年为了调和稳定内部人事关系可谓是用功诸多,所谓内先协和、顺时而动,李泰今年壮功惊世,便是那个顺时而动之人,而他们这些志力衰退的老家伙便只有内先协和的份了。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好,那可就着实有点废。
如今的他虽然也荣居柱国,但柱国与柱国之间也不尽相同。大行台自不必多说,广陵王元欣也安于富贵闲人的现状。剩下六柱国当中,独孤信俨然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尤其今年李泰的功勋又将他们贺拔胜一脉旧人们在时局中的影响力和势位一举带到了新的高度。
接下来的李弼、于谨,各自也都功勋卓著、才力超凡,而且深得大行台信任。李虎身为武川元老,在贺拔岳一众旧属中资望可谓仅次于大行台,又因久居长安之故,与帝室关系极佳。至于侯莫陈崇,那同样也是一个少年得志的代表,也能放得下身段与诸将打成一片。
赵贵作为首先提出拥戴大行台之人,本来在团队中的位置和威望也没问题,但却不巧与李泰的关系处的很差。如今的李泰俨然已是国中事功第一人,若是其人公开奚落挑衅赵贵,那无疑会令赵贵成为柱国当中的一个笑柄,大而无当的典型,也会直接影响到六柱国在国中的威望。
好在李泰也懂得逢场作戏、见好就收,见他两人各自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继而便相视一笑,大有一笑泯恩仇的意味,于是殿中的欢宴气氛便更加热闹起来。
随着宴会的进行,众人渐渐酒意上涌,各种醉态便也流露出来。不出意外的独孤信再次成为群众们争相灌酒的对象,就连大行台都在其列。而独孤信也是兴致大好,杯转不停,酒来不拒,豪爽得很。
另有许多朝士将领起身?离席,端着酒杯来到李泰面前,趁着祝酒之际来毛遂自荐,希望能够跻身荆州总管府中任职。
如今国中诸方不动,唯东南一方大放异彩,而且江南的侯景尚在作乱不断,可见东南战区的潜力尚未完全挖掘出来。若能得事荆州总管府,自然少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就算不看东南战区的未来潜力,单单眼下荆州总管府下便多出几十个州郡正职,对京中这些闲散人员而言自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其实就在今年下半年,李泰还远在荆州没有归京的时候,便已经接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请托。简直可以说是处处都有良朋挚友,人人都有不能拒绝的理由。
不过李泰如今颇有将荆州总管府经营成自留地的打算,自然不能为了一点人际交情便随便安排人员充斥其中,如果能力不够,关系再好也得排在后边。
之前他是以诸地新归、人情未附,还需仰仗当地豪强势力维持局面、不宜贸然改变地方军政格局为由,将这些请托能推的尽量都推了,自己不方便推的则就推给大行台。如今他虽然具有总管府的人事权,但荆州总管府总也还是台府下属的机构,台府对于荆州总管府还是拥有最高决策权。
此番眼见群众再次围聚上来殷切请求,而丈人独孤信还在被人不断的灌酒,也抽身不出来帮自己解围,李泰稍作敷衍之后便站起身来向大行台请辞:“数月之前家人便已西来,臣因事所系不得归与相见、敬拜恩慈。如今总算蒙恩得召归国,若再滞留于外,使恩亲久等难见,则着实不孝……”
宇文泰闻言后便也连连点头道:“群众欢迎虽然情谊真切,但也不能连累我功士承受不孝的指摘。伯山且去,天寒风冷,乘我车归。群众仍未尽兴,且入外府继续宴乐,不要再留此叨扰禁中。”
众人闻言后也都纷纷起身罢宴,而独孤信听说李泰要早退回家后,便也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同归同归!我要再谢亲翁教此贤良,使我承惠得此佳婿、门楣生辉!”
平日里他便毫不掩饰对李泰的欣赏和喜爱,如今喝了许多酒水,情绪便更加外露。尤其之前被夺陇右之权,本以为是人生落寞的开始、从此以后只怕也要如诸元魏宗室一般只得虚荣而不得实权,却不想因为女婿的带契,使得人生荣耀再攀新高。
饶是独孤信对李泰颇多青睐看好,但也没想到这么快便能如此得力,如今在他心中对于这个女婿也是满意到了极点。爱屋及乌下,对其家人也是重视得很。
众人望其翁婿两人相扶而出,心中也都感慨不已。毫无疑问,这样的情缘结合着实羡煞旁人。一个是北方名门,一个是霸朝新贵。一个是年富力强,一个是资望隆厚。彼此间相辅相成,简直就是无可挑剔。
“户下真能得力者又何须望多啊,如李伯山之类,一人足矣!”
一行人送行到了宫门外,望着翁婿两人登上车,才又返回皇城丞相府中继续刚才中止的宴会,路上广陵王元欣便忍不住的感叹说道。
他或许是说者无心,但却难免听者有意,同行众人便不免打量起其他几个柱国来,他们多有子弟为大行台户下婿子。按照广陵王的说法,可不正是不能真正得力的。
“弱冠少年壮未娶,八十老翁迎新妇。人生于世,各有定数。勿羡人有,勿怨己无,各自勤于修持,即便不能得于完美,总也能够各有收获。”
于谨倒是很豁达、看得开,听到众人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便开口笑语说道。他家儿子们虽然不如李伯山这般威赫当时,但在他看来也都各有可取之处。
独孤信上车的时候,嘴上还在唠叨着要和李泰的父亲李晓痛饮一番,但毕竟是喝了太多的酒,等到车驾抵达李泰家后便已经昏睡过去。
于是李泰便先在家门前下了车,转又吩咐车驾直入府中,让家人暂且安排丈人入住客舍,自己才又与门前等候的亲人们相见问好。
“阿兄。”
“十三叔!”
门前一群少年和孩童走上前来,为首的乃是李泰的二弟李超和三弟李奥。李奥如今年纪十五六岁,同李泰初入关西时差不多,生的也是清秀文静。
再后面跟着六七个年轻人和小孩子,便是李泰诸位堂兄的儿子们。年纪大的二十出头,跟李泰年纪相仿,小一些的也已蹒跚学步,学着兄长们奶声奶气的向着李泰大呼十三叔。
李泰望着众人拘谨而有好奇的目光,心内不由得一乐。不得不说,大家族人多对抗风险的能力就是强,他们一家在河阴之变中遭受重创,几个大爷全都丧命其中,剩下的全在他老子李晓带领下逃难到河北落脚,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俨然又发展为老少几十口的大家族。
“日前家人们留在关东,总觉得厅室之间空旷冷清。如今总算西来团聚,庭院里也变得热闹温暖。”
李泰一一回应这些小子们的问好,顺便抬手拍拍年纪比较大的几个侄子并笑道:“当年乡里教你们的武艺有没有勤练?稍后我可要考校一下你们才力堪否上阵杀敌!”
“十三叔离乡之后,户里便没了亲长督促练武,治经学术,武艺便有荒废,恐怕要辜负十三叔的期望了……”
这几家伙旧年乡里便常常跟在李泰身后厮混,精力旺盛,那也都曾是人嫌狗厌的货色。但在李泰离乡之后便没了人带领胡闹,在父母捶打管教之下反又变得彬彬有礼起来。
久别之后再见这位叔父,几个侄子们心内自然不乏童趣回忆重新变得鲜活起来,但一想到如今叔父身份却不再是乡里恶少,言行便都又变得有些拘谨,对于这种明显玩笑的问话也都一板一眼的回答。
“无论经术还是骑射,我家子弟但有一技之长,便不患出仕进用。”
李泰又对他们笑语一声,然后在一干少年们拱从下行入了家门,直赴中堂而去。
李泰几位堂兄眼下都陪着李晓在中堂等候他归家,待他入堂之后便也都纷纷起身往来:“十三郎回来了!一别数年,今再相见,仪态风采都较往年大为可观啊!”
李泰先向父亲作拜,然后又向几位堂兄说道:“今日陪送梁王入城,却被陛下留宴宫中。没能第一时间归见父兄,请兄等见谅。且先容我内室更衣入拜阿母,而后再来此间请兄等以酒痛惩我这个失恭少弟!”
“速去速去,我等自是无妨,叔母却已经等得心急,已经使仆来问数番了!”
众堂兄们闻言后便也都笑语说道,摆手催促他速去。
西魏的宴会氛围向来马马虎虎,皇帝陛下因为身体的缘故出席了一会儿便早退离开了。等到皇帝离开后,原本还收着的众人便放得更开,诸如柱国侯莫陈崇更是公然与人聚赌斗酒起来。
太子原本还耐着性子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向李泰询问和交流一下对于东南时局的看法。但过了一会儿估计也是受不了这些镇兵习性,便也找了一个借口托辞离开。
等这两人都离开后,虽然在场剩下还有一些其他的元魏宗室,但这场宴会也直接成为了镇兵们的主场。
宇文泰坐在自己席中,环顾在场群众一周后,抬手敲案示意喧闹的群众安静一些,然后才又望着李泰笑语道:“伯山应该与赵柱国共饮一杯,国中群众或有寡识者不知东南情势如何,因见伯山频频立功,直道此番功勋唾手可得。凡遇此类愚人,赵柱国必与争辩清楚。如今国中群众皆知伯山功勋显赫,赵柱国亦浅具言功啊!”
李泰听到这话后,还没来得及起身回应,别席中赵贵已经先一步站起来,先向着大行台欠身致意,然后才又说道:“之前受命奔赴荆州,因见彼乡政治兴盛,大异往年,心内已经颇感惊奇。
犹忆当年,故琅琊公与独孤柱国前后镇治荆州,威服边野,李大将军继此志气,本以为能为兴治便已经殊为难得,却不想雄略开边更胜前人。国能得此贤臣国幸,家能得此佳嗣家幸,人能得此良友人幸!
今日有感大才难得,故而发此感慨,却非薄论故人,还请独孤开府不要介意啊。”
听到赵贵这一番对李泰的赞赏言辞,殿内在席众人也都不由得暗生感慨。随着李泰在关西时誉鹊起,他与赵贵之间的纠纷矛盾也越来越广为人知,或还谈不上势不两立,但也能称得上是宿怨深刻、恐难消弭。
但今在大行台的出面引言之下,赵贵当着众朝士的面对李泰恭维有加,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认输服软、委曲求全了。可见以李泰如今的功勋势力,哪怕是国中势位最为顶级的柱国大将军都要退避三舍、不敢争锋。
众人心内尚自感慨不已,独孤信又站起身来笑语道:“前人有逊而今人壮阔,事实俱在、又岂在于人言如何?关西立治以来,天下皆薄我而厚贼。我与在场诸位多有豪情奋斗,但也只是勉力维持而已,几有如今天下侧目、人莫敢争之威重?后生可畏,可不只是凭年齿而羞辱老朽,更在于建言立事能发前人所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南阳公今日执言公允,我又有什么可介意的。”
他自知李泰性格强硬、又记仇的很,未必肯卖赵贵这么一个面子,怕有冷场才起身回应,顺便再将自家爱婿吹捧一番,然后才又转头望向李泰笑语道:“今日良辰难得,群众皆笑颜贺你,不妨共饮一杯。”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也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先向大行台示意,旋即又向丈人示意,最后才又望着赵贵笑语道:“多谢赵柱国嘉言相赠,或有言过于实,今日便也厚颜领受,来日于事更加用功,盼能补足。”
赵贵听到这话,本来有些绷着的表情才又松弛下来,心里也非常担心李泰不给他面子。
他心里清楚大行台近年为了调和稳定内部人事关系可谓是用功诸多,所谓内先协和、顺时而动,李泰今年壮功惊世,便是那个顺时而动之人,而他们这些志力衰退的老家伙便只有内先协和的份了。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好,那可就着实有点废。
如今的他虽然也荣居柱国,但柱国与柱国之间也不尽相同。大行台自不必多说,广陵王元欣也安于富贵闲人的现状。剩下六柱国当中,独孤信俨然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尤其今年李泰的功勋又将他们贺拔胜一脉旧人们在时局中的影响力和势位一举带到了新的高度。
接下来的李弼、于谨,各自也都功勋卓著、才力超凡,而且深得大行台信任。李虎身为武川元老,在贺拔岳一众旧属中资望可谓仅次于大行台,又因久居长安之故,与帝室关系极佳。至于侯莫陈崇,那同样也是一个少年得志的代表,也能放得下身段与诸将打成一片。
赵贵作为首先提出拥戴大行台之人,本来在团队中的位置和威望也没问题,但却不巧与李泰的关系处的很差。如今的李泰俨然已是国中事功第一人,若是其人公开奚落挑衅赵贵,那无疑会令赵贵成为柱国当中的一个笑柄,大而无当的典型,也会直接影响到六柱国在国中的威望。
好在李泰也懂得逢场作戏、见好就收,见他两人各自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继而便相视一笑,大有一笑泯恩仇的意味,于是殿中的欢宴气氛便更加热闹起来。
随着宴会的进行,众人渐渐酒意上涌,各种醉态便也流露出来。不出意外的独孤信再次成为群众们争相灌酒的对象,就连大行台都在其列。而独孤信也是兴致大好,杯转不停,酒来不拒,豪爽得很。
另有许多朝士将领起身?离席,端着酒杯来到李泰面前,趁着祝酒之际来毛遂自荐,希望能够跻身荆州总管府中任职。
如今国中诸方不动,唯东南一方大放异彩,而且江南的侯景尚在作乱不断,可见东南战区的潜力尚未完全挖掘出来。若能得事荆州总管府,自然少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就算不看东南战区的未来潜力,单单眼下荆州总管府下便多出几十个州郡正职,对京中这些闲散人员而言自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其实就在今年下半年,李泰还远在荆州没有归京的时候,便已经接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请托。简直可以说是处处都有良朋挚友,人人都有不能拒绝的理由。
不过李泰如今颇有将荆州总管府经营成自留地的打算,自然不能为了一点人际交情便随便安排人员充斥其中,如果能力不够,关系再好也得排在后边。
之前他是以诸地新归、人情未附,还需仰仗当地豪强势力维持局面、不宜贸然改变地方军政格局为由,将这些请托能推的尽量都推了,自己不方便推的则就推给大行台。如今他虽然具有总管府的人事权,但荆州总管府总也还是台府下属的机构,台府对于荆州总管府还是拥有最高决策权。
此番眼见群众再次围聚上来殷切请求,而丈人独孤信还在被人不断的灌酒,也抽身不出来帮自己解围,李泰稍作敷衍之后便站起身来向大行台请辞:“数月之前家人便已西来,臣因事所系不得归与相见、敬拜恩慈。如今总算蒙恩得召归国,若再滞留于外,使恩亲久等难见,则着实不孝……”
宇文泰闻言后便也连连点头道:“群众欢迎虽然情谊真切,但也不能连累我功士承受不孝的指摘。伯山且去,天寒风冷,乘我车归。群众仍未尽兴,且入外府继续宴乐,不要再留此叨扰禁中。”
众人闻言后也都纷纷起身罢宴,而独孤信听说李泰要早退回家后,便也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同归同归!我要再谢亲翁教此贤良,使我承惠得此佳婿、门楣生辉!”
平日里他便毫不掩饰对李泰的欣赏和喜爱,如今喝了许多酒水,情绪便更加外露。尤其之前被夺陇右之权,本以为是人生落寞的开始、从此以后只怕也要如诸元魏宗室一般只得虚荣而不得实权,却不想因为女婿的带契,使得人生荣耀再攀新高。
饶是独孤信对李泰颇多青睐看好,但也没想到这么快便能如此得力,如今在他心中对于这个女婿也是满意到了极点。爱屋及乌下,对其家人也是重视得很。
众人望其翁婿两人相扶而出,心中也都感慨不已。毫无疑问,这样的情缘结合着实羡煞旁人。一个是北方名门,一个是霸朝新贵。一个是年富力强,一个是资望隆厚。彼此间相辅相成,简直就是无可挑剔。
“户下真能得力者又何须望多啊,如李伯山之类,一人足矣!”
一行人送行到了宫门外,望着翁婿两人登上车,才又返回皇城丞相府中继续刚才中止的宴会,路上广陵王元欣便忍不住的感叹说道。
他或许是说者无心,但却难免听者有意,同行众人便不免打量起其他几个柱国来,他们多有子弟为大行台户下婿子。按照广陵王的说法,可不正是不能真正得力的。
“弱冠少年壮未娶,八十老翁迎新妇。人生于世,各有定数。勿羡人有,勿怨己无,各自勤于修持,即便不能得于完美,总也能够各有收获。”
于谨倒是很豁达、看得开,听到众人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便开口笑语说道。他家儿子们虽然不如李伯山这般威赫当时,但在他看来也都各有可取之处。
独孤信上车的时候,嘴上还在唠叨着要和李泰的父亲李晓痛饮一番,但毕竟是喝了太多的酒,等到车驾抵达李泰家后便已经昏睡过去。
于是李泰便先在家门前下了车,转又吩咐车驾直入府中,让家人暂且安排丈人入住客舍,自己才又与门前等候的亲人们相见问好。
“阿兄。”
“十三叔!”
门前一群少年和孩童走上前来,为首的乃是李泰的二弟李超和三弟李奥。李奥如今年纪十五六岁,同李泰初入关西时差不多,生的也是清秀文静。
再后面跟着六七个年轻人和小孩子,便是李泰诸位堂兄的儿子们。年纪大的二十出头,跟李泰年纪相仿,小一些的也已蹒跚学步,学着兄长们奶声奶气的向着李泰大呼十三叔。
李泰望着众人拘谨而有好奇的目光,心内不由得一乐。不得不说,大家族人多对抗风险的能力就是强,他们一家在河阴之变中遭受重创,几个大爷全都丧命其中,剩下的全在他老子李晓带领下逃难到河北落脚,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俨然又发展为老少几十口的大家族。
“日前家人们留在关东,总觉得厅室之间空旷冷清。如今总算西来团聚,庭院里也变得热闹温暖。”
李泰一一回应这些小子们的问好,顺便抬手拍拍年纪比较大的几个侄子并笑道:“当年乡里教你们的武艺有没有勤练?稍后我可要考校一下你们才力堪否上阵杀敌!”
“十三叔离乡之后,户里便没了亲长督促练武,治经学术,武艺便有荒废,恐怕要辜负十三叔的期望了……”
这几家伙旧年乡里便常常跟在李泰身后厮混,精力旺盛,那也都曾是人嫌狗厌的货色。但在李泰离乡之后便没了人带领胡闹,在父母捶打管教之下反又变得彬彬有礼起来。
久别之后再见这位叔父,几个侄子们心内自然不乏童趣回忆重新变得鲜活起来,但一想到如今叔父身份却不再是乡里恶少,言行便都又变得有些拘谨,对于这种明显玩笑的问话也都一板一眼的回答。
“无论经术还是骑射,我家子弟但有一技之长,便不患出仕进用。”
李泰又对他们笑语一声,然后在一干少年们拱从下行入了家门,直赴中堂而去。
李泰几位堂兄眼下都陪着李晓在中堂等候他归家,待他入堂之后便也都纷纷起身往来:“十三郎回来了!一别数年,今再相见,仪态风采都较往年大为可观啊!”
李泰先向父亲作拜,然后又向几位堂兄说道:“今日陪送梁王入城,却被陛下留宴宫中。没能第一时间归见父兄,请兄等见谅。且先容我内室更衣入拜阿母,而后再来此间请兄等以酒痛惩我这个失恭少弟!”
“速去速去,我等自是无妨,叔母却已经等得心急,已经使仆来问数番了!”
众堂兄们闻言后便也都笑语说道,摆手催促他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