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9从核聚变到电磁弹射,一步也不停
推荐阅读:我和离婚的阿姨、圣水旅馆、淫荡学姐坏心机、在会所碰到女友之后、一支红杏出墙来、情动天下、小西的美母教师、凄子配合我滛凄、对妈妈的情欲、那一汪肥水的流淌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当然啦,这座轨道叫通天塔,旁边的建筑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而且是走仿星器路线,据说上个月已经成功发电,以后不仅可以供应通天塔的用电,整个安塔尼亚的用电也都解决了。”
王澹抬着眼镜说,虽然加入星联后,他的近视已经彻底治好,但这个习惯却改不了。
其他四个人不迭的呼叫pei,调出相关资料,搞明白什么是仿星器路线。
可控核聚变的进展是大航海前夜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突破,不过严格说来,它不过是离子引擎技术进步的副产品。
依靠夏鸣穿越星门带来的宇宙常数转换方程组,人类掌握了计算等离子体运动的新维度,这让离子引擎成为人类邀游太阳系这座“内海”的普适动力,同时也跨越了可控核聚变的最大难关。
要让方程组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还需要克服另一个大课题,那就是将计算能力提升上万倍。以华夏“天河”的每秒100亿亿次为基准,得提升到100万亿亿次,就是1乘10的22次方,用旧式华夏表数法,那是100垓。
这个程度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堆叠更多芯片做并行计算能够达到的,林澄最开始是让千颜帮忙,应付过最初的测试阶段,而后用氮化镓半导体制造的初级光脑顶上。
计算问题解决了,iei又运用光脑架构,搞定了碳化硅神经元芯片,智能控制也进一步完善。到此时,可控核聚变终于向人类敞开了大门。
星联的可控核聚变没有走惯性约束和托卡马克路线,前者依旧没有解决反应容器的问题,后者因为用等离子体作为磁场另一级,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磁场一极意外终止,会发生巨大的灾难。
仿星器路线在理论上最安全可靠,它的技术原理是仿照恒星的核聚变,只不过是用磁场约束代替恒星的引力约束,只有这个路线才算是真正的“人造太阳”。它和离子引擎一样,磁场两极都是外置,不需要等离子体提供磁极。
之前华夏、美国和欧洲都没有走这个路线,是因为外置磁场的线圈设计和布置需要极为准确和精巧,对工程技术的要求太高,也就德国和日本这样在精密工程方面有底蕴的国家做过尝试。
但现在,离子引擎的智能磁场控制阵列为仿星器路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大幅提升的超算和智能技术,可控核聚变终于在2022年的11月17日奏响了实用化的乐章。
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主持人东方胜,和他的团队一同获得了第二个星门奖,第一个正是离子引擎的改进。
星门奖是星门联盟成立后,为推动gei在科研上的应用,专门设置的“人机协作”奖项。只要是gei参与的技术进步,都能够参选。每年评选十项,不分科学领域。这个奖项推出后,诺贝尔奖开始式微,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可控核聚变对人类的影响无疑最为重大,但并不是一成功就让世界翻天覆地,也不意味着能源就是零成本了。科学家还在研究怎么更安全和高效的引出反应炉里等离子体放出的电,氘和氚的制备储存工艺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星联也没有对外大肆报道。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核聚变还是第一代,是氘和氚的反应,中子辐射还需要有严密的防护措施。要到第二代核聚变,也即氘和氦3反应,中子辐射才会减弱到比较安全的水平。再到第三代核聚变,氦3和氦3反应,那才是真正理想的无污染核聚变。
现在人类才刚刚跨入第一代核聚变的门槛,要发展到第三代,又将是一个理论上的五十年。
“等我们完成了训练,会从这座通天塔发射上天?”
“乖乖,那得扛住多少倍g力啊,我怎么觉得一点也不靠谱呢?”
“想到坐火箭上天,我的腿就软了,更别提被这个电磁大弹弓直接弹上天。”
“懂点技术好么?这跟航空母舰上弹射飞机有什么区别?”
五个人的注意力很快从可控核聚变转到眼前这座“通天塔”,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属于星联旗下新成立的星核能源公司,这座通天塔则是鲲鹏公司的资产。
对夏鸣的星门联盟,以及眼下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说,最迫切的课题并不是可控核聚变,而是经济可靠的“太空跳板”。
如果还是用火箭发射飞船或者货物,还等不到智神星的星门崩塌,各国政府就已经破产了。
火箭的发射费用,现在仍然保持在每公斤1万美元。就算依靠智能控制和离子引擎,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成熟,成本也最多降一半。其他成本,比如火箭难以批量制造,发射窗口受天气限制等等,是怎么也降不下来的。
楼星海主持的鲲鹏公司,将电磁轨道发射作为新一代发射技术,虽然美国通用集团依靠长钉电磁轨道炮的技术积累,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进展,但还是比不上鲲鹏公司的进度。毕竟有千颜鼎力协助,有来自离子引擎、可控核聚变、光脑技术以及新一代半导体的支持。
从原理上说,电磁轨道发射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了,长钉轨道炮可以将500公斤的钨棒加速到30倍音速以上,换算下来每秒接近10公里,已经能克服地心引力。
阻碍电磁轨道发射的大问题主要还是电路和材料,电磁轨道发射时的加速度高达数万g,别说一般的硅基半导体,就算是氮化镓或者碳化硅都扛不住。而精密部件在这么高的g力下,部件会碎裂,腔室会扭曲,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没有控制电路,没有用于姿态调整的引擎,射到太空里的只能是炮弹,管不住它往哪里飞,这就没有意义了。
在半导体和电路方面,石墨烯是一个方向,不过这个方向也才刚刚冒头。在材料和部件方面,更是全新的课题。总之,要用电磁轨道发射卫星或者飞船这种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眼下星联,乃至人类,都等不起了。
楼星海想出了两个点子,一个是借鉴夏鸣用清道夫号控制地球轨道的壮举,在地球某层轨道部署若干“货物对接系统”,其实就是智能控制的太空拖车。通过准确的计算,电磁轨道直接将无控制无动力的货物发射到某层近地轨道,然后由就近的太空拖车去接货物。
这个构想的可行性很高,unoc(太空理事会)很快就批准了将相应地球轨道开辟为“接驳区”的决议。等这项技术成熟后,发射费用会降低到每公斤不到10美元的水平,这就解下了勒在各国政府脖子上的绳圈。
楼星海的另一个主意就让人有些发毛了,他提出,现有宇航电路和材料只需要做一定的强化改进,并且离子引擎的推力能够再一步提升的话,电磁轨道完全可以用来发射载人飞船。
楼星海说:“把这事当作航空母舰上飞机弹射起飞就好了,离子引擎的推力,加上电磁轨道的弹射,可以在人体和精密部件容许的过载范围内,让飞船进入地球轨道。”
这个方案的成本比用电磁轨道直接发射货物到太空贵得多,大概在每公斤50到100美元,但又比用火箭发射载人飞船便宜得多。对计划要运送更多人到太空的unoc来说,应该很有诱惑力。
如果不考虑安全性的话……
unoc的答复是等待鲲鹏公司的进一步技术验证,马斯克和贝索斯倒是很积极,他们的公司先拿着这套构想开干了。最初的生物实验当然很不理想,可怜若干猩猩成了人类开拓宇航新时代的牺牲者,惹得动保分子高喊为什么不先用人做实验……
王澹说:“我们还有一个月就上天了,那时候电磁弹射载人飞船应该还没成熟。”
“时间过得真快啊,咱们到这已经三个月了”,吴康感慨道,转身回望,安塔尼亚已经不再是他们刚来那会的大工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纵横交错的道路上,轨道车与电车穿梭不息。
安道远催促道:“走吧,家里都安顿好了,咱们得全力以赴,在结业考试上考出好成绩!”
他们五个人休完一周的假,刚回到安塔尼亚,开始做最后的强化训练,为前往智神星做准备。
虽然都念叨着怕这怕那,如果结业考试成绩不好,没能选拔上天,对他们来说却是绝大的失败。
除了个人的颜面之外,最害怕的,还是没办法再跟上她的脚步吧。
此刻所有人心里,都闪过一个短发女子的身影,明丽、健康、朝气蓬勃,追赶着未来,一步也不停。
五个人上了一辆无人驾驶的电车,很快没入已经初现城市雏形的安塔尼亚。
安塔尼亚几乎是以军营般的速度建设起来,到现在,除了星联的核心徐氏人工智能研究所,已经有数十家企业的总部和研究机构搬到了这里。
业务涵盖动力装甲到机器人的夏亚重工是军事迷最熟悉的,研究神经元芯片和ei技术的iei公司,普及ei到个人的蝉动公司,负责将真实世界数据化为虚拟世界的幻象公司,还有将ar和苜宿引擎,以及各种先进技术引入游戏中的synacyber,这些公司都是夏鸣初创时期的老底子。
揭开了人类进军小行星带的帷幕,让夏鸣完成“星门归航”的鲲鹏公司当然是大名鼎鼎了,星核能源虽然很新,也因为首先完成可控核聚变实用化的研究,而被世人所铭记。安克雷奇公司虽然不为一般人所知,但这家拥有最精密人体神经数据化模型,吞并了艾利略公司,垄断了全球百分之八十神经试剂市场,并让神经医学和药物研究推进到全新时代的公司,在任何一个医药从业者的眼里,都跟微软或者谷歌一样醒目。
其他一些公司,比如引领氮化镓、碳化硅半导体技术潮流的智灵公司,专精石墨烯研究的碳细胞公司,以新一代燃料电池、光伏电池和飞轮电池领导电池技术的极限公司,以及拥有先进生化制造工艺,探索材料新方向的唐氏公司,都是在星联成立后才冒出来的,也让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夏鸣和星联到底有多么深的技术底蕴。
至于一些次要的公司,比如被夏鸣收购的飞机公司,喷气发动机公司,甚至传媒公司,在每一个领域虽然算不上领导者,也是技术上的佼佼者,但在安塔尼亚,却只是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企业之外,星联大学以及若干所专业学院也已经初见雏形。吴康安道远等人就读的特别勤务学院,就是一座军事学院。在这里,无数像吴康安道远这样的年轻人,踏上了不同于各国政府主导方向的道路,为走向大星海作着准备。
背后的恒星只是淡淡的星光,女孩闭上眼睛,依偎在夏鸣怀中,有些虚弱的说:“看到了,我把图像处理一下再发给你。”
夏鸣拍了拍小欢的头盔,向充当驾驶员的苏玉下令:“全速撤离!”
接收了小欢发来的图像。看着隐藏在黑暗深处,长轴足有上百公里,横轴有二三十公里,外形规整,明显是人工造物的天体,夏鸣呲了呲牙,嘀咕道:“这可是个大家伙。”(未完待续。),。
【,
“当然啦,这座轨道叫通天塔,旁边的建筑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而且是走仿星器路线,据说上个月已经成功发电,以后不仅可以供应通天塔的用电,整个安塔尼亚的用电也都解决了。”
王澹抬着眼镜说,虽然加入星联后,他的近视已经彻底治好,但这个习惯却改不了。
其他四个人不迭的呼叫pei,调出相关资料,搞明白什么是仿星器路线。
可控核聚变的进展是大航海前夜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突破,不过严格说来,它不过是离子引擎技术进步的副产品。
依靠夏鸣穿越星门带来的宇宙常数转换方程组,人类掌握了计算等离子体运动的新维度,这让离子引擎成为人类邀游太阳系这座“内海”的普适动力,同时也跨越了可控核聚变的最大难关。
要让方程组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还需要克服另一个大课题,那就是将计算能力提升上万倍。以华夏“天河”的每秒100亿亿次为基准,得提升到100万亿亿次,就是1乘10的22次方,用旧式华夏表数法,那是100垓。
这个程度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堆叠更多芯片做并行计算能够达到的,林澄最开始是让千颜帮忙,应付过最初的测试阶段,而后用氮化镓半导体制造的初级光脑顶上。
计算问题解决了,iei又运用光脑架构,搞定了碳化硅神经元芯片,智能控制也进一步完善。到此时,可控核聚变终于向人类敞开了大门。
星联的可控核聚变没有走惯性约束和托卡马克路线,前者依旧没有解决反应容器的问题,后者因为用等离子体作为磁场另一级,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磁场一极意外终止,会发生巨大的灾难。
仿星器路线在理论上最安全可靠,它的技术原理是仿照恒星的核聚变,只不过是用磁场约束代替恒星的引力约束,只有这个路线才算是真正的“人造太阳”。它和离子引擎一样,磁场两极都是外置,不需要等离子体提供磁极。
之前华夏、美国和欧洲都没有走这个路线,是因为外置磁场的线圈设计和布置需要极为准确和精巧,对工程技术的要求太高,也就德国和日本这样在精密工程方面有底蕴的国家做过尝试。
但现在,离子引擎的智能磁场控制阵列为仿星器路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大幅提升的超算和智能技术,可控核聚变终于在2022年的11月17日奏响了实用化的乐章。
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主持人东方胜,和他的团队一同获得了第二个星门奖,第一个正是离子引擎的改进。
星门奖是星门联盟成立后,为推动gei在科研上的应用,专门设置的“人机协作”奖项。只要是gei参与的技术进步,都能够参选。每年评选十项,不分科学领域。这个奖项推出后,诺贝尔奖开始式微,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可控核聚变对人类的影响无疑最为重大,但并不是一成功就让世界翻天覆地,也不意味着能源就是零成本了。科学家还在研究怎么更安全和高效的引出反应炉里等离子体放出的电,氘和氚的制备储存工艺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星联也没有对外大肆报道。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核聚变还是第一代,是氘和氚的反应,中子辐射还需要有严密的防护措施。要到第二代核聚变,也即氘和氦3反应,中子辐射才会减弱到比较安全的水平。再到第三代核聚变,氦3和氦3反应,那才是真正理想的无污染核聚变。
现在人类才刚刚跨入第一代核聚变的门槛,要发展到第三代,又将是一个理论上的五十年。
“等我们完成了训练,会从这座通天塔发射上天?”
“乖乖,那得扛住多少倍g力啊,我怎么觉得一点也不靠谱呢?”
“想到坐火箭上天,我的腿就软了,更别提被这个电磁大弹弓直接弹上天。”
“懂点技术好么?这跟航空母舰上弹射飞机有什么区别?”
五个人的注意力很快从可控核聚变转到眼前这座“通天塔”,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属于星联旗下新成立的星核能源公司,这座通天塔则是鲲鹏公司的资产。
对夏鸣的星门联盟,以及眼下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说,最迫切的课题并不是可控核聚变,而是经济可靠的“太空跳板”。
如果还是用火箭发射飞船或者货物,还等不到智神星的星门崩塌,各国政府就已经破产了。
火箭的发射费用,现在仍然保持在每公斤1万美元。就算依靠智能控制和离子引擎,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成熟,成本也最多降一半。其他成本,比如火箭难以批量制造,发射窗口受天气限制等等,是怎么也降不下来的。
楼星海主持的鲲鹏公司,将电磁轨道发射作为新一代发射技术,虽然美国通用集团依靠长钉电磁轨道炮的技术积累,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进展,但还是比不上鲲鹏公司的进度。毕竟有千颜鼎力协助,有来自离子引擎、可控核聚变、光脑技术以及新一代半导体的支持。
从原理上说,电磁轨道发射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了,长钉轨道炮可以将500公斤的钨棒加速到30倍音速以上,换算下来每秒接近10公里,已经能克服地心引力。
阻碍电磁轨道发射的大问题主要还是电路和材料,电磁轨道发射时的加速度高达数万g,别说一般的硅基半导体,就算是氮化镓或者碳化硅都扛不住。而精密部件在这么高的g力下,部件会碎裂,腔室会扭曲,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没有控制电路,没有用于姿态调整的引擎,射到太空里的只能是炮弹,管不住它往哪里飞,这就没有意义了。
在半导体和电路方面,石墨烯是一个方向,不过这个方向也才刚刚冒头。在材料和部件方面,更是全新的课题。总之,要用电磁轨道发射卫星或者飞船这种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眼下星联,乃至人类,都等不起了。
楼星海想出了两个点子,一个是借鉴夏鸣用清道夫号控制地球轨道的壮举,在地球某层轨道部署若干“货物对接系统”,其实就是智能控制的太空拖车。通过准确的计算,电磁轨道直接将无控制无动力的货物发射到某层近地轨道,然后由就近的太空拖车去接货物。
这个构想的可行性很高,unoc(太空理事会)很快就批准了将相应地球轨道开辟为“接驳区”的决议。等这项技术成熟后,发射费用会降低到每公斤不到10美元的水平,这就解下了勒在各国政府脖子上的绳圈。
楼星海的另一个主意就让人有些发毛了,他提出,现有宇航电路和材料只需要做一定的强化改进,并且离子引擎的推力能够再一步提升的话,电磁轨道完全可以用来发射载人飞船。
楼星海说:“把这事当作航空母舰上飞机弹射起飞就好了,离子引擎的推力,加上电磁轨道的弹射,可以在人体和精密部件容许的过载范围内,让飞船进入地球轨道。”
这个方案的成本比用电磁轨道直接发射货物到太空贵得多,大概在每公斤50到100美元,但又比用火箭发射载人飞船便宜得多。对计划要运送更多人到太空的unoc来说,应该很有诱惑力。
如果不考虑安全性的话……
unoc的答复是等待鲲鹏公司的进一步技术验证,马斯克和贝索斯倒是很积极,他们的公司先拿着这套构想开干了。最初的生物实验当然很不理想,可怜若干猩猩成了人类开拓宇航新时代的牺牲者,惹得动保分子高喊为什么不先用人做实验……
王澹说:“我们还有一个月就上天了,那时候电磁弹射载人飞船应该还没成熟。”
“时间过得真快啊,咱们到这已经三个月了”,吴康感慨道,转身回望,安塔尼亚已经不再是他们刚来那会的大工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纵横交错的道路上,轨道车与电车穿梭不息。
安道远催促道:“走吧,家里都安顿好了,咱们得全力以赴,在结业考试上考出好成绩!”
他们五个人休完一周的假,刚回到安塔尼亚,开始做最后的强化训练,为前往智神星做准备。
虽然都念叨着怕这怕那,如果结业考试成绩不好,没能选拔上天,对他们来说却是绝大的失败。
除了个人的颜面之外,最害怕的,还是没办法再跟上她的脚步吧。
此刻所有人心里,都闪过一个短发女子的身影,明丽、健康、朝气蓬勃,追赶着未来,一步也不停。
五个人上了一辆无人驾驶的电车,很快没入已经初现城市雏形的安塔尼亚。
安塔尼亚几乎是以军营般的速度建设起来,到现在,除了星联的核心徐氏人工智能研究所,已经有数十家企业的总部和研究机构搬到了这里。
业务涵盖动力装甲到机器人的夏亚重工是军事迷最熟悉的,研究神经元芯片和ei技术的iei公司,普及ei到个人的蝉动公司,负责将真实世界数据化为虚拟世界的幻象公司,还有将ar和苜宿引擎,以及各种先进技术引入游戏中的synacyber,这些公司都是夏鸣初创时期的老底子。
揭开了人类进军小行星带的帷幕,让夏鸣完成“星门归航”的鲲鹏公司当然是大名鼎鼎了,星核能源虽然很新,也因为首先完成可控核聚变实用化的研究,而被世人所铭记。安克雷奇公司虽然不为一般人所知,但这家拥有最精密人体神经数据化模型,吞并了艾利略公司,垄断了全球百分之八十神经试剂市场,并让神经医学和药物研究推进到全新时代的公司,在任何一个医药从业者的眼里,都跟微软或者谷歌一样醒目。
其他一些公司,比如引领氮化镓、碳化硅半导体技术潮流的智灵公司,专精石墨烯研究的碳细胞公司,以新一代燃料电池、光伏电池和飞轮电池领导电池技术的极限公司,以及拥有先进生化制造工艺,探索材料新方向的唐氏公司,都是在星联成立后才冒出来的,也让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夏鸣和星联到底有多么深的技术底蕴。
至于一些次要的公司,比如被夏鸣收购的飞机公司,喷气发动机公司,甚至传媒公司,在每一个领域虽然算不上领导者,也是技术上的佼佼者,但在安塔尼亚,却只是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企业之外,星联大学以及若干所专业学院也已经初见雏形。吴康安道远等人就读的特别勤务学院,就是一座军事学院。在这里,无数像吴康安道远这样的年轻人,踏上了不同于各国政府主导方向的道路,为走向大星海作着准备。
背后的恒星只是淡淡的星光,女孩闭上眼睛,依偎在夏鸣怀中,有些虚弱的说:“看到了,我把图像处理一下再发给你。”
夏鸣拍了拍小欢的头盔,向充当驾驶员的苏玉下令:“全速撤离!”
接收了小欢发来的图像。看着隐藏在黑暗深处,长轴足有上百公里,横轴有二三十公里,外形规整,明显是人工造物的天体,夏鸣呲了呲牙,嘀咕道:“这可是个大家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