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要精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频道怎么办取决于它的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而不是取决于编导的个人口味。由于频道尝试产业化经营,要生存要盈利,所以应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在目前的状况下,收入只能通过广告,这逼迫我们必须去争取更大的观众群,而不是曲高和寡或自娱自乐。
开播在即,应放弃高端低端、媚俗媚雅的争论,多解决实际问题。何况雅俗共赏的理想永远可望不可即。诚然,节目必须要有定位,用科学的定位争取尽可能多的观众,因为力图争取所有观众最终会流失所有观众。但这种定位要落实到节目选择、节目编排、宣传策划上,而不是停留于虚无的理论探讨上。
电视“大众媒体”的身份制约了它的深度,内容上要求“去精英化”在“全球泛娱乐化”的时代,电视“不用再装”而在宣传上,则要把观众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让他们认为自己很时尚。就像商家“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你明知道多多少少有些欺骗性,可听着真是舒坦。
电视光怪陆离的画面有点像变魔术,谁都知道在逗你玩,可让受众高兴了,没人骂娘。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在有限的深度上达到无限的精彩。
不一定节目做得越好观众越爱看,可一定不是节目做得越差观众越爱看。既然观众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务必弄清观众想要什么。收视率标准很明了很客观,但具有滞后性。我想能不能把收视分析经验变成对观众收视习惯、收视规律的把握,在节目播出前就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到收视效果。
我们频道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创造性只能在频道包装、节目包装、主持人包装上,对内容至多是小修小补,更多的时候,我们决定的是节目的去留。只能做包装,就一定要把节目包装得漂亮,一定要精益求精,色调、字体、音乐等等都需慎重考虑,这些看起来很形式化的东西会影响到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吸收。
主持人是我们唯一的资源。节目是别人的,要想让观众记住频道除了让他们喜欢主持人别无它途。主持人是频道的形象代言,是观众认识频道的窗口。主持人明星化是电视发展的趋势,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主持人在内的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节目的选择。选择上要讲究层次性,避免单一;讲究统一性,避免杂乱。要把节目的效应转化为频道的效应,把节目的品质转化为频道的品质。
我们要做两个工作。一是整合。统一包装,注意节目风格的协调,让来自不同制作单位的节目放在一个频道不至于突兀;二是调和。调配文化味的浓淡是读者成功的最大因素。随着观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自然不愿意看白开水似的节目,可太厚重的节目又没人愿意坐下来品味。众口难调也得调,读者就是披着文化的外衣、打着温情牌争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电视就是要娱乐大众、放送快乐。在电视上快乐泛滥的今天,在“精品”的旗号下,快乐需要包装起来再放送出去,或曰“幸福”或曰“愉悦”尽管他们的英文都是“happiness”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快乐的尊严。快乐不是廉价的,不是肤浅的,它是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快乐低俗化是某些受众的误解,是个别媒体工作者的误导。而我们倡导的是“可持续的快乐”(周国平),深层次的快乐,不是大笑过后心灵的空虚与苍白。
频道不是一期节目转瞬即逝,它谋求长期的发展。不可能一开播就定位准确,应在播出过程中不断调整,播出与接受是动态平衡的过程,实际上也只有在运动中才容易达到平衡。与之矛盾的是,电视节目的相对稳定性,它不便播一期就撤,这样显得极不严肃,这也是我们频道与读者的区别。此种差异迫使我们选节目或换节目都要慎之又慎。
频道也不是孤立的。它是台里的一分支,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能向台里要生活费,我们是台里自谋出路的孩子;我们没有资本高处不胜寒,先生存后发展、先适应环境后改变环境是必然规律。
社会变革中的国家经历着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文化产业也是群雄逐鹿,大家都在收视率魔棒的指引下四处奔逃,最终可能逃到洪荒里去。都在抱怨客观环境的恶劣,却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环境不等于彻头彻尾的屈服,我相信会有空间留存我们心底的一份坚守,留存媒体工作者那一点点尊严。内容通俗,形式上可不可以精雕细琢?意义浅显,结构上可不可以花样翻新?没有完美,总有无奈,可不完美也要精彩,不优雅也要炫目。
频道怎么办取决于它的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而不是取决于编导的个人口味。由于频道尝试产业化经营,要生存要盈利,所以应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在目前的状况下,收入只能通过广告,这逼迫我们必须去争取更大的观众群,而不是曲高和寡或自娱自乐。
开播在即,应放弃高端低端、媚俗媚雅的争论,多解决实际问题。何况雅俗共赏的理想永远可望不可即。诚然,节目必须要有定位,用科学的定位争取尽可能多的观众,因为力图争取所有观众最终会流失所有观众。但这种定位要落实到节目选择、节目编排、宣传策划上,而不是停留于虚无的理论探讨上。
电视“大众媒体”的身份制约了它的深度,内容上要求“去精英化”在“全球泛娱乐化”的时代,电视“不用再装”而在宣传上,则要把观众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让他们认为自己很时尚。就像商家“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你明知道多多少少有些欺骗性,可听着真是舒坦。
电视光怪陆离的画面有点像变魔术,谁都知道在逗你玩,可让受众高兴了,没人骂娘。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在有限的深度上达到无限的精彩。
不一定节目做得越好观众越爱看,可一定不是节目做得越差观众越爱看。既然观众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务必弄清观众想要什么。收视率标准很明了很客观,但具有滞后性。我想能不能把收视分析经验变成对观众收视习惯、收视规律的把握,在节目播出前就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到收视效果。
我们频道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创造性只能在频道包装、节目包装、主持人包装上,对内容至多是小修小补,更多的时候,我们决定的是节目的去留。只能做包装,就一定要把节目包装得漂亮,一定要精益求精,色调、字体、音乐等等都需慎重考虑,这些看起来很形式化的东西会影响到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吸收。
主持人是我们唯一的资源。节目是别人的,要想让观众记住频道除了让他们喜欢主持人别无它途。主持人是频道的形象代言,是观众认识频道的窗口。主持人明星化是电视发展的趋势,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主持人在内的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节目的选择。选择上要讲究层次性,避免单一;讲究统一性,避免杂乱。要把节目的效应转化为频道的效应,把节目的品质转化为频道的品质。
我们要做两个工作。一是整合。统一包装,注意节目风格的协调,让来自不同制作单位的节目放在一个频道不至于突兀;二是调和。调配文化味的浓淡是读者成功的最大因素。随着观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自然不愿意看白开水似的节目,可太厚重的节目又没人愿意坐下来品味。众口难调也得调,读者就是披着文化的外衣、打着温情牌争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电视就是要娱乐大众、放送快乐。在电视上快乐泛滥的今天,在“精品”的旗号下,快乐需要包装起来再放送出去,或曰“幸福”或曰“愉悦”尽管他们的英文都是“happiness”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快乐的尊严。快乐不是廉价的,不是肤浅的,它是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快乐低俗化是某些受众的误解,是个别媒体工作者的误导。而我们倡导的是“可持续的快乐”(周国平),深层次的快乐,不是大笑过后心灵的空虚与苍白。
频道不是一期节目转瞬即逝,它谋求长期的发展。不可能一开播就定位准确,应在播出过程中不断调整,播出与接受是动态平衡的过程,实际上也只有在运动中才容易达到平衡。与之矛盾的是,电视节目的相对稳定性,它不便播一期就撤,这样显得极不严肃,这也是我们频道与读者的区别。此种差异迫使我们选节目或换节目都要慎之又慎。
频道也不是孤立的。它是台里的一分支,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能向台里要生活费,我们是台里自谋出路的孩子;我们没有资本高处不胜寒,先生存后发展、先适应环境后改变环境是必然规律。
社会变革中的国家经历着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文化产业也是群雄逐鹿,大家都在收视率魔棒的指引下四处奔逃,最终可能逃到洪荒里去。都在抱怨客观环境的恶劣,却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环境不等于彻头彻尾的屈服,我相信会有空间留存我们心底的一份坚守,留存媒体工作者那一点点尊严。内容通俗,形式上可不可以精雕细琢?意义浅显,结构上可不可以花样翻新?没有完美,总有无奈,可不完美也要精彩,不优雅也要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