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姬姓宁氏根系中原,源于周族。远祖康叔,为周武王同母弟,先封于畿内康地。武王灭商建周,后封于殷墟,创立卫国,定都朝歌。传至十世卫武公,封其幼子季亹(wei)于甯邑,厥以后以邑为氏,此乃我宁姓起源也!”
郁江畔,永平郡城中,永平太守宁纯身穿绯色圆领官袍,头戴梁冠,慷慨激昂。
宁氏家族曾为中原大姓,后来在南梁武帝之时南下,被梁武帝安置到了当时还很落后蛮荒的宁越一带,当时为钦州。
最早带着宁氏族人南下的是宁逵,从他起,如今宁氏已经经过了三代。从最早宁逵下江南时只带着些族家丁奴仆来拓荒,到现在,宁氏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北部湾地区。
历经陈代梁、隋代陈,再到秦代隋。
宁氏都牢牢把握着北部湾一带的控制大权,关键就是他们在这里几代经营,不但有威望,而且还有私兵。
到隋朝时,宁逵去世后,宁猛力袭父职任安州刺史,他是个很有野心之人。继任安州刺史之后,他派自己的弟弟宁暄带兵进驻合浦大廉洞一带,开辟新县,扼住东南沿海。
在当时的北部湾,虽然版图上也设立了州县,但实际上这里主要都还是俚人、僚民,他们不服教化,不为编户。
宁暄带着部众前来开发时,这里还是无人管辖之地,尽是俚僚。宁暄到来后先是与当地溪垌首领们谈判,然后对不肯归附的溪峒用兵,又拉又打,终于威服俚僚,然后动员他们下山,开荒种地,下山建村寨,并建立新县大廉县。
后来陈朝灭亡,隋接管岭南,知道宁暄在这一带的实际统治后,便干脆授命其为合浦郡太守。
开皇十八年,宁猛力之子,宁越郡太守宁长真又以同样的方法,在宁越北部开辟南宾县、遵化县。
初时,宁逵南下时,只据有一城,后来宁逵死时,已有五县。而到宁猛力、宁暄兄弟俩时,已经又新开辟了十一县。
到宁猛力之子宁长真,宁暄接掌宁越与合浦二郡后,又各开辟了数县之地。
于是整个北部湾地区,尽纳入宁氏管辖。
宁氏与俚僚关系也十分不错,又拉又打,各溪峒臣服,朝廷甚至把宁氏直接称为俚帅。
这与岭南另一大豪帅冯氏差不多,当年冯氏也是在梁南时南下,本是北燕皇族,灭国后南投,被安置在新会一带。
最初之时,令不出城,后来冯氏与岭南俚人大族冼氏联姻,从此冯冼两家世代联姻,冯氏也从新从南移到高凉一带,取得当地俚人支持后,冯氏势力迅速扩大,统有数州郡之地。
因此在岭南东西两道之间的大山两边沿海一带,西面北部湾是宁氏地盘,东面沿海是冯氏地盘,而海南岛也是隶属于冯冼两家的。
冯家对海南岛的开拓,可以说让脱离中原王朝六百余年的海南岛重新归入华夏版图,汉初时,海南岛属于南越国,后来汉武帝灭南越,在海南岛上置县,可不久后,岛上俚人叛乱,此时汉朝干脆弃县,于是此后数百年便一直脱离中原王朝统治。
直到大业六年,隋朝才在冯氏统治海南岛的基础上,置珠崖郡,立十县,此时离汉元帝弃海南岛已经六百五十年了。
冯宁两家,宁氏向西不断开拓荒原,而冯氏则不断向南开拓,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俚人征收。
同时两家因同样的出身,因此相互结盟,也是世代联姻,共同支援,一起征讨俚僚,数代人的努力,在岭南开拓的效果极强。
可以说,在此前,朝廷对岭南之地,也就占有几个据点,其余的地方实际都是俚僚羁麼。
但经过冯宁还有陈氏等这些南下豪帅们的开拓,岭南之地新开辟了数十上百的县。
在隋朝统治岭南的那短短二十来年时间里,对于岭南的控制是进一步加强的,但依然还是主要依托这些地方俚帅豪强们,授任他们为地方太守,并给予他们自己选拔任用官吏的南选特权。
甚至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的军队。
在隋文帝和隋明帝期间,虽然岭南也有叛乱,但最后都是边打边拉,最终还是回到了旧状态,而岭南这些俚帅们对朝廷的回报,则是每年进贡,并且在隋朝需要用兵黔中或是高句丽时,也各发兵随征。
比如杨广征高句丽时,岭南就发了三万兵,其中大部份是宁冯陈各家凑起来的。
隋末,岭南八大势力割据,互相攻打,最后罗成派李靖南下,打通了交趾罗艺与桂林李袭志之间的阻隔,然后又劝降了冯盎,最后宁氏也率兵归附,岭南平定。
此后几年,大秦对于岭南可以说动作不大。
基本上还是以岭南俚帅们担任各郡太守,并以他们的子弟为县令等,以安抚为主。但近年朝廷欲废除南选之制。
所谓南选,便是岭南的官吏铨选任命不经朝廷中央吏部,而是由各地太守自己选拔任命,这是以前的惯例,但对秦朝来说,不可能一直这样南选,否则岭南永远只是那些俚帅们的地盘。
朝廷刚准备要废南选,结果岭南各家就不肯了。
隋末战乱中,各大势力都受到了不少冲击,可宁氏和冯氏却没多少减弱,相反,还因其地理位置,以及归附的早,势力反而有所增强。
比如此时,宁长真为宁越郡太守,宁长真的侄子宁道明为合浦郡太守,堂兄弟宁纯则为永平郡太守。
宁道明是宁长真之弟宁贙之子,宁贙早年也是一员猛将,曾经率冯氏兵马跟随隋军征讨过林邑,也北上苍梧讨过叛军,因功封朝散大夫,后来合浦郡太守冯暄病逝,便由他接任了合浦太守一职。
当时的宁纯还年轻,于是由堂兄接任,也是正常。
后来宁氏又向北开拓数县,大秦接掌岭南后,因宁氏有功,便干脆授宁纯为永平太守。
今年,宁贙病逝,宁氏照例请封其子宁道明为合浦太守,朝廷却并没有同意。
宁道明干脆在合浦自称太守,实际上已经逾越了,他接着又搞出朝贡合浦大珠之事,已经挑战了朝廷的底线。
而永平太守宁纯与宁长真是堂兄弟,却是宁道明的叔父。他认为这合浦太守本来在宁贙死后,当由他来继承,合浦郡可比永平郡大的多。
因此宁纯与宁道明关系紧张,宁纯也不满宁长真偏袒宁道明,跟他也几乎翻脸。
当宁长真叔侄决定联合冯暄起兵时,宁纯已经决定站到他们的对面去了。
一来他认为宁长真叔侄欺他,二来他也认为宁长真叔侄打不赢朝廷。
当然,表面上不能说是因为争合浦郡内讧,只能以大义为名,召集部下兵马以及各溪峒俚僚随他起兵。
“我姬姓宁氏根系中原,源于周族。远祖康叔,为周武王同母弟,先封于畿内康地。武王灭商建周,后封于殷墟,创立卫国,定都朝歌。传至十世卫武公,封其幼子季亹(wei)于甯邑,厥以后以邑为氏,此乃我宁姓起源也!”
郁江畔,永平郡城中,永平太守宁纯身穿绯色圆领官袍,头戴梁冠,慷慨激昂。
宁氏家族曾为中原大姓,后来在南梁武帝之时南下,被梁武帝安置到了当时还很落后蛮荒的宁越一带,当时为钦州。
最早带着宁氏族人南下的是宁逵,从他起,如今宁氏已经经过了三代。从最早宁逵下江南时只带着些族家丁奴仆来拓荒,到现在,宁氏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北部湾地区。
历经陈代梁、隋代陈,再到秦代隋。
宁氏都牢牢把握着北部湾一带的控制大权,关键就是他们在这里几代经营,不但有威望,而且还有私兵。
到隋朝时,宁逵去世后,宁猛力袭父职任安州刺史,他是个很有野心之人。继任安州刺史之后,他派自己的弟弟宁暄带兵进驻合浦大廉洞一带,开辟新县,扼住东南沿海。
在当时的北部湾,虽然版图上也设立了州县,但实际上这里主要都还是俚人、僚民,他们不服教化,不为编户。
宁暄带着部众前来开发时,这里还是无人管辖之地,尽是俚僚。宁暄到来后先是与当地溪垌首领们谈判,然后对不肯归附的溪峒用兵,又拉又打,终于威服俚僚,然后动员他们下山,开荒种地,下山建村寨,并建立新县大廉县。
后来陈朝灭亡,隋接管岭南,知道宁暄在这一带的实际统治后,便干脆授命其为合浦郡太守。
开皇十八年,宁猛力之子,宁越郡太守宁长真又以同样的方法,在宁越北部开辟南宾县、遵化县。
初时,宁逵南下时,只据有一城,后来宁逵死时,已有五县。而到宁猛力、宁暄兄弟俩时,已经又新开辟了十一县。
到宁猛力之子宁长真,宁暄接掌宁越与合浦二郡后,又各开辟了数县之地。
于是整个北部湾地区,尽纳入宁氏管辖。
宁氏与俚僚关系也十分不错,又拉又打,各溪峒臣服,朝廷甚至把宁氏直接称为俚帅。
这与岭南另一大豪帅冯氏差不多,当年冯氏也是在梁南时南下,本是北燕皇族,灭国后南投,被安置在新会一带。
最初之时,令不出城,后来冯氏与岭南俚人大族冼氏联姻,从此冯冼两家世代联姻,冯氏也从新从南移到高凉一带,取得当地俚人支持后,冯氏势力迅速扩大,统有数州郡之地。
因此在岭南东西两道之间的大山两边沿海一带,西面北部湾是宁氏地盘,东面沿海是冯氏地盘,而海南岛也是隶属于冯冼两家的。
冯家对海南岛的开拓,可以说让脱离中原王朝六百余年的海南岛重新归入华夏版图,汉初时,海南岛属于南越国,后来汉武帝灭南越,在海南岛上置县,可不久后,岛上俚人叛乱,此时汉朝干脆弃县,于是此后数百年便一直脱离中原王朝统治。
直到大业六年,隋朝才在冯氏统治海南岛的基础上,置珠崖郡,立十县,此时离汉元帝弃海南岛已经六百五十年了。
冯宁两家,宁氏向西不断开拓荒原,而冯氏则不断向南开拓,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俚人征收。
同时两家因同样的出身,因此相互结盟,也是世代联姻,共同支援,一起征讨俚僚,数代人的努力,在岭南开拓的效果极强。
可以说,在此前,朝廷对岭南之地,也就占有几个据点,其余的地方实际都是俚僚羁麼。
但经过冯宁还有陈氏等这些南下豪帅们的开拓,岭南之地新开辟了数十上百的县。
在隋朝统治岭南的那短短二十来年时间里,对于岭南的控制是进一步加强的,但依然还是主要依托这些地方俚帅豪强们,授任他们为地方太守,并给予他们自己选拔任用官吏的南选特权。
甚至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的军队。
在隋文帝和隋明帝期间,虽然岭南也有叛乱,但最后都是边打边拉,最终还是回到了旧状态,而岭南这些俚帅们对朝廷的回报,则是每年进贡,并且在隋朝需要用兵黔中或是高句丽时,也各发兵随征。
比如杨广征高句丽时,岭南就发了三万兵,其中大部份是宁冯陈各家凑起来的。
隋末,岭南八大势力割据,互相攻打,最后罗成派李靖南下,打通了交趾罗艺与桂林李袭志之间的阻隔,然后又劝降了冯盎,最后宁氏也率兵归附,岭南平定。
此后几年,大秦对于岭南可以说动作不大。
基本上还是以岭南俚帅们担任各郡太守,并以他们的子弟为县令等,以安抚为主。但近年朝廷欲废除南选之制。
所谓南选,便是岭南的官吏铨选任命不经朝廷中央吏部,而是由各地太守自己选拔任命,这是以前的惯例,但对秦朝来说,不可能一直这样南选,否则岭南永远只是那些俚帅们的地盘。
朝廷刚准备要废南选,结果岭南各家就不肯了。
隋末战乱中,各大势力都受到了不少冲击,可宁氏和冯氏却没多少减弱,相反,还因其地理位置,以及归附的早,势力反而有所增强。
比如此时,宁长真为宁越郡太守,宁长真的侄子宁道明为合浦郡太守,堂兄弟宁纯则为永平郡太守。
宁道明是宁长真之弟宁贙之子,宁贙早年也是一员猛将,曾经率冯氏兵马跟随隋军征讨过林邑,也北上苍梧讨过叛军,因功封朝散大夫,后来合浦郡太守冯暄病逝,便由他接任了合浦太守一职。
当时的宁纯还年轻,于是由堂兄接任,也是正常。
后来宁氏又向北开拓数县,大秦接掌岭南后,因宁氏有功,便干脆授宁纯为永平太守。
今年,宁贙病逝,宁氏照例请封其子宁道明为合浦太守,朝廷却并没有同意。
宁道明干脆在合浦自称太守,实际上已经逾越了,他接着又搞出朝贡合浦大珠之事,已经挑战了朝廷的底线。
而永平太守宁纯与宁长真是堂兄弟,却是宁道明的叔父。他认为这合浦太守本来在宁贙死后,当由他来继承,合浦郡可比永平郡大的多。
因此宁纯与宁道明关系紧张,宁纯也不满宁长真偏袒宁道明,跟他也几乎翻脸。
当宁长真叔侄决定联合冯暄起兵时,宁纯已经决定站到他们的对面去了。
一来他认为宁长真叔侄欺他,二来他也认为宁长真叔侄打不赢朝廷。
当然,表面上不能说是因为争合浦郡内讧,只能以大义为名,召集部下兵马以及各溪峒俚僚随他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