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不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离开荥阳前往泰山,其实不论是走黄河还是走济水,水道都更快捷与舒适。但皇帝还是坚持沿着济水的官道陆路前进,甚至坚持一路骑马。每到一处,也并不入城休息,甚至路上经过好几处杨广修的行宫,也都没有去住。
济水做为四渎之一,发源于太行,主流都在山东,不过其流量与他四渎之名不符。好在朝廷这几年对济水很重视,特意疏通拓宽了河道,还引流增量使的济水成为了山东境内一条重要的运河道。
大一统的时候,运河便是最聚财的地方,运河两岸,遍布商埠码头,许多城池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市集经济繁荣,使的原来的城池已经无法容纳那么多百姓,原来城中坊中的市也容纳不了现在的商业发展。
于是乎,运河边上的许多城池,都在城墙外,又规划建起了许多新的房屋,容纳了更多的居民,甚至有许多作坊、仓库也跟着建起,为了保护这些城墙之外的百姓和房屋作坊等,因为发展过快,官府甚至都无力马上在这些居民区外再圈建起城墙来,只能简单的修了一圈土墙,然后建起几座城门。
沿河的城池,不论大小,几乎无一例外,如今都打破了过去坊市的格局,城里的坊墙拆了,改成了街市。连着现在外郭城的新区,也都是沿路两边设市。
甚至不少大点的城市,已经开始有了夜市,从白天到黑夜,夜不闭市,晚不关城,官府只是加强了巡守力度,却已经不再实行宵禁。
官道之上,商民络绎不绝,罗成仿佛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明上河图的感觉。
天下安定了,百姓日子也安稳了。
朝廷通过迁移百姓,和严格的限田政策,使的中原的自耕农大量增加,平均一户人家,五六口子人,差不多都有百亩田地,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是遇到灾荒,那么一年辛苦下来,日子绝对还是能够温饱甚至有些富余的。
百姓手里有了富余,便总忍不住还想生活过的更有滋味一些。
手里攒点钱,便想修修房子,或是买点大牲畜,又或逢年过节,总会想着买点布料做身新衣服,又或是打点酒买点肉改善下生活。
人们已经不仅仅是再满足于一天能有两顿饭吃,也不会有两顿饭吃就不管干稀都满足的时候了,有饭吃了,甚至能一天三顿了,那么就还想着饭桌上能有两个菜碗,甚至一旬也想着能吃两顿荤。
菜里也想添加酱醋多放点油盐。
身上的衣服也想着能够体面一些。
各地推行免费小学堂教育,虽然只是免费读三年初小,但是大家也愿意把孩子送去开开眼,虽说不收学费,可也还得给老师送点束脩,也得给孩子买些纸笔墨砚,但大家都愿意咬咬牙送儿子去开开眼。
手里有点钱,就会发现需求也增加了无数。
而另一方面,百姓自耕自种之余,因为如今役摊于田折入地税中,使的百姓不再需要承担免费劳役,固此大家也在农闲时有了不少自由的时间。大家可以接受官府的雇佣去做点土木工程,也可以到城镇去打点零工,这些都能增加不少现钱。甚至有头脑聪明的,或是有点手艺的,也会趁着这个时间做点副业。
妇人们也会在家里发展点家庭养殖,喂猪养鸡鸭又或是养点兔子什么的,平时把鸡蛋或是兔崽拿到集市上卖,也能增加点收入。
对于这些情况,其实这也一直是罗成推动和希望看到的。
不仅仅再是简单的纯农业,而是有了工商业,这会使的市场繁荣,促进消费,进而也能让朝廷增加税收。更别说工商的发展,商货的流通,还能让百姓生活更加的好。
如果天下百姓都只种地耕田,那么粮食丰收之时,这粮食其实是不值钱的。但如果部份人种地,部份人做工经商,那么粮食和商货交换,农夫的粮食价格能够稳定,保证收入,同时他们能用卖粮的钱买到自己需要的许多商货,而且价格还不会贵。
在山东济阴,这是单皇后的家乡。
皇后家乡的父老们送来了许多家乡的特产,罗成与皇后一起接待了乡亲们的代表,其中有年过七十的耄耋老人,也有地方士子举人代表,还有府兵或军属代表,同时还有不少地方商贾、工匠代表们。
有几位老人罗成还认识,过去他来这边剿匪时,这些人做为地方豪强代表,还跟他一起喝过酒,罗成还向他们筹过钱粮。
“这些年大家生活如何?”罗成问。
“好,日子从没有过的好。”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单老爷子,这位是单皇后的族叔祖,辈份是单家最高的,老爷子虽说没爵没官,但在济阴郡的威望是摆在那的。“先前朝廷搞税改,改成两税,要摊丁入亩,说实话,那时小老我还很糊涂的带头到官府闹过几次,但后来雄信给我来信说这是好事,我当时还说就给雄信一个面子,可如今看来,这确实是好政策。”
两税法官绅一体纳粮,且要摊丁入亩,以田亩数量为征税基础,初一看,单老爷子每年确实多征了许多税,但这都是摆在明处的,该纳多少两税,自己也算的清楚,除此外,历年来官府并没有再有什么摊派,就连这次皇帝东巡经过,上面也没有要郡内百姓承担半分,他们这些豪强大户,更没需要摊派半分。
虽然后面朝廷对中原道郡限田,超额的得置换到边地去,开始老爷子也不太高兴,可是几年过去,单家光老爷子家里,如今在各地边疆已经置下了几万亩田地,远比过去家里的那千八百亩地多的多,边疆地是差点,但现在边疆安稳,在购买了奴隶后,采用农庄生产,其收益并不少。
边疆农庄产的粮食,直接售给军府,还能换取盐引茶引酒引等珍贵物资货引,回头就能到中原凭引认购官盐官茶等去售卖,又能赚上不少。
“大河有水小河满,如今小老也是方才明白这个道理啊。想小老我如今也是七十多岁,马上八十了,我历经魏齐周隋秦数朝,我单家过去一甲子多,家业也没什么增长,但是入秦不到十年,小老家业倒是增长了好几番。”
说到这,近八十的单老爷子满面红光,十分自豪。
罗成笑呵呵的点头,朝廷的许多政策表面损害了这些豪强地主们的利益,比如说两税法改按丁征税,为按田亩数量和家族贫富分等征税,再比如摊丁入亩啊,官绅一体纳税不能免税啊,再比如中原限田啊,甚至是对他们过去放高利贷等的限制等,表面确实是有所损失,但实际上这些年下来,他们发现,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家家产业都是增长许多。
环境好了,赚钱的机会更多了。
离开荥阳前往泰山,其实不论是走黄河还是走济水,水道都更快捷与舒适。但皇帝还是坚持沿着济水的官道陆路前进,甚至坚持一路骑马。每到一处,也并不入城休息,甚至路上经过好几处杨广修的行宫,也都没有去住。
济水做为四渎之一,发源于太行,主流都在山东,不过其流量与他四渎之名不符。好在朝廷这几年对济水很重视,特意疏通拓宽了河道,还引流增量使的济水成为了山东境内一条重要的运河道。
大一统的时候,运河便是最聚财的地方,运河两岸,遍布商埠码头,许多城池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市集经济繁荣,使的原来的城池已经无法容纳那么多百姓,原来城中坊中的市也容纳不了现在的商业发展。
于是乎,运河边上的许多城池,都在城墙外,又规划建起了许多新的房屋,容纳了更多的居民,甚至有许多作坊、仓库也跟着建起,为了保护这些城墙之外的百姓和房屋作坊等,因为发展过快,官府甚至都无力马上在这些居民区外再圈建起城墙来,只能简单的修了一圈土墙,然后建起几座城门。
沿河的城池,不论大小,几乎无一例外,如今都打破了过去坊市的格局,城里的坊墙拆了,改成了街市。连着现在外郭城的新区,也都是沿路两边设市。
甚至不少大点的城市,已经开始有了夜市,从白天到黑夜,夜不闭市,晚不关城,官府只是加强了巡守力度,却已经不再实行宵禁。
官道之上,商民络绎不绝,罗成仿佛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明上河图的感觉。
天下安定了,百姓日子也安稳了。
朝廷通过迁移百姓,和严格的限田政策,使的中原的自耕农大量增加,平均一户人家,五六口子人,差不多都有百亩田地,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是遇到灾荒,那么一年辛苦下来,日子绝对还是能够温饱甚至有些富余的。
百姓手里有了富余,便总忍不住还想生活过的更有滋味一些。
手里攒点钱,便想修修房子,或是买点大牲畜,又或逢年过节,总会想着买点布料做身新衣服,又或是打点酒买点肉改善下生活。
人们已经不仅仅是再满足于一天能有两顿饭吃,也不会有两顿饭吃就不管干稀都满足的时候了,有饭吃了,甚至能一天三顿了,那么就还想着饭桌上能有两个菜碗,甚至一旬也想着能吃两顿荤。
菜里也想添加酱醋多放点油盐。
身上的衣服也想着能够体面一些。
各地推行免费小学堂教育,虽然只是免费读三年初小,但是大家也愿意把孩子送去开开眼,虽说不收学费,可也还得给老师送点束脩,也得给孩子买些纸笔墨砚,但大家都愿意咬咬牙送儿子去开开眼。
手里有点钱,就会发现需求也增加了无数。
而另一方面,百姓自耕自种之余,因为如今役摊于田折入地税中,使的百姓不再需要承担免费劳役,固此大家也在农闲时有了不少自由的时间。大家可以接受官府的雇佣去做点土木工程,也可以到城镇去打点零工,这些都能增加不少现钱。甚至有头脑聪明的,或是有点手艺的,也会趁着这个时间做点副业。
妇人们也会在家里发展点家庭养殖,喂猪养鸡鸭又或是养点兔子什么的,平时把鸡蛋或是兔崽拿到集市上卖,也能增加点收入。
对于这些情况,其实这也一直是罗成推动和希望看到的。
不仅仅再是简单的纯农业,而是有了工商业,这会使的市场繁荣,促进消费,进而也能让朝廷增加税收。更别说工商的发展,商货的流通,还能让百姓生活更加的好。
如果天下百姓都只种地耕田,那么粮食丰收之时,这粮食其实是不值钱的。但如果部份人种地,部份人做工经商,那么粮食和商货交换,农夫的粮食价格能够稳定,保证收入,同时他们能用卖粮的钱买到自己需要的许多商货,而且价格还不会贵。
在山东济阴,这是单皇后的家乡。
皇后家乡的父老们送来了许多家乡的特产,罗成与皇后一起接待了乡亲们的代表,其中有年过七十的耄耋老人,也有地方士子举人代表,还有府兵或军属代表,同时还有不少地方商贾、工匠代表们。
有几位老人罗成还认识,过去他来这边剿匪时,这些人做为地方豪强代表,还跟他一起喝过酒,罗成还向他们筹过钱粮。
“这些年大家生活如何?”罗成问。
“好,日子从没有过的好。”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单老爷子,这位是单皇后的族叔祖,辈份是单家最高的,老爷子虽说没爵没官,但在济阴郡的威望是摆在那的。“先前朝廷搞税改,改成两税,要摊丁入亩,说实话,那时小老我还很糊涂的带头到官府闹过几次,但后来雄信给我来信说这是好事,我当时还说就给雄信一个面子,可如今看来,这确实是好政策。”
两税法官绅一体纳粮,且要摊丁入亩,以田亩数量为征税基础,初一看,单老爷子每年确实多征了许多税,但这都是摆在明处的,该纳多少两税,自己也算的清楚,除此外,历年来官府并没有再有什么摊派,就连这次皇帝东巡经过,上面也没有要郡内百姓承担半分,他们这些豪强大户,更没需要摊派半分。
虽然后面朝廷对中原道郡限田,超额的得置换到边地去,开始老爷子也不太高兴,可是几年过去,单家光老爷子家里,如今在各地边疆已经置下了几万亩田地,远比过去家里的那千八百亩地多的多,边疆地是差点,但现在边疆安稳,在购买了奴隶后,采用农庄生产,其收益并不少。
边疆农庄产的粮食,直接售给军府,还能换取盐引茶引酒引等珍贵物资货引,回头就能到中原凭引认购官盐官茶等去售卖,又能赚上不少。
“大河有水小河满,如今小老也是方才明白这个道理啊。想小老我如今也是七十多岁,马上八十了,我历经魏齐周隋秦数朝,我单家过去一甲子多,家业也没什么增长,但是入秦不到十年,小老家业倒是增长了好几番。”
说到这,近八十的单老爷子满面红光,十分自豪。
罗成笑呵呵的点头,朝廷的许多政策表面损害了这些豪强地主们的利益,比如说两税法改按丁征税,为按田亩数量和家族贫富分等征税,再比如摊丁入亩啊,官绅一体纳税不能免税啊,再比如中原限田啊,甚至是对他们过去放高利贷等的限制等,表面确实是有所损失,但实际上这些年下来,他们发现,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家家产业都是增长许多。
环境好了,赚钱的机会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