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死生之道两相依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道!区区两字写来容易,却道尽无数辛酸,多少英雄豪杰,一生上下求索,只为捕捉那一线机缘,终究折戟沉沙,不得其门而入。
重光神情凝重地坐在谢晓峰面前,听着这位有如饱学大儒的绝代剑客侃侃而谈。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荒谬的感觉,自己是一个修士,对面是一个武者,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如今却在一起坐而论道。
两人过往从无交集,为何初次见面,谢晓峰就对他如此推心置腹?重光的疑惑浮上心头,对面的剑客就给出了答案:“当年我与欧先生有过约定,二十年后,他会再来蜀中,与我试论天道,若我真能别开蹊径,他就把天地的真相,告知于我。算算日子,也就在最近,所以我一直在等待,想不到欧先生自己不肯来,却让你带着他的信物见我。他是当世高人,不会这么小家子气,不肯愿赌服输吧。”
误会,真的是误会吗?重光的疑惑并没有解除,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巧合,可他总觉得冥冥中似乎早已注定。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这一切发生。
“谢先生,你误会了,我不是欧先生的信使。”面对谢晓峰期待的眼神,重光终于开口,解释了自己的来历。他的叙述长而经历,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一笔带过,即使如此,还是讲了很久。对这位由武入道的剑神,他有一种没来由的信任,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哈,哈,原来如此。”谢晓峰听罢重光的讲述,没有丝毫失望的神情,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想不到,欧冶子千年道行,终究是抵不过天命。如此也好,尘归尘土归土,我也放下一件心事。”
“欧先生走后,我闭关三月,反思自身所学。我神剑山庄藏书无数,天下武学典籍,已经搜罗了七八成。我十二岁成名以后,游历天下,四处与人切磋交流,用八年时间,尽收天下武学典藏。那时候我精通的上乘剑术,不下万种。”
“仙道之事虽然渺茫,可是我神剑山庄地位超然,也素来有所耳闻,与在蜀中开宗立派的青城、峨眉,也是世代交往。那些修行宗派门户森严,普通百姓想要进入,难比登天。可是我身为神剑山庄继承人,想得到一些传承口诀,却并非难事。修行之人虽然神通广大,终究不是神仙,在世俗之中,需要借重世俗力量甚多,所以无论大周朝廷、各路诸侯,还是我们这些武林门户,都与修行门派素有来往,修仙之路虽然渺茫,对我辈中人却终究有门径可循。”
“与欧先生见面之前,我就已经读过不少道门典藏,甚至拜入峨眉门下,成为记名弟子。可是与欧先生一席长谈,改变了我的想法。”
“为什么通天之路,要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些仙道人士,依仗千年传承,绝了世俗人修行的门路,以功法道术为诱饵,宰割天下,钳制世人。我若未自己计,拜入欧先生门下,自然是一片坦途。但是一入修道宗门,就要守他们的门规,遵他们的戒律,最终被这死水般的道门同化。唯有另起炉灶,别开蹊径,才能跳出这无限循环的怪圈,打破自古以来,修行门派对通天路径的独断。”
“所以我出关以后,尽弃平生所学,研读连山、归藏、周易等命理术数,又游历世间山水风土,遍寻名师大儒问道求学。四十岁以后,我把毕生所学武功剑术,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如是者十年,终于在知天命之年,感悟天理循环,开辟出一条从所未有的道路。”
重光好奇地追问:“你的道,又是什么?”
谢晓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可知我四十岁前,学过多少剑?”不等重光回答,他自己给出了答案:“四万八千余种,几乎将古来剑术一网打尽。而经历十年闭关潜修,将剑术化为剑意,当我出关之时,你可知道,我还有几种剑意?”
重光没有接话,谢晓峰也没有指望他回答,而是自己揭开谜底:“只有两种,一曰死,一曰生!”重光长吸一口气,出声赞道:“好剑术,好剑意!”
的确是好剑意,谢晓峰闭关十年,以个人绝代天资,御门户千年积累,竟然打破无数武者毕生苦修而不得的界限,开辟了一条前人未曾想到的,通往天道的路径。将世间武学,与道相合,穷尽武功杀人败敌的终极奥义,谓之死。而以此剑意纵横天下,何处不可去得,又何人堪与对手?
死之剑意已经是世间武学的尽头,堪称与天道相合。而谢晓峰在道之极致,又领悟正反两极,阴极阳生的道理,练成绝处逢生的剑意,可有利天下,造化万物,谓之生。若将死之剑意,称之为一剑破万法,那生之剑意,则堪称是一剑生万法。如此生死合一,尽在指掌。这又比单纯的杀伐之道,高出不止一筹。
重光的赞叹是发自内心,他从学道以来,也常以自己天资过人而自负。可是回首往事,自己何尝不是在前人指定的圈子里打滚,入门是昆仑道术,筑基是大雪山遗泽,结丹靠沈胜衣传承,而炼成元婴,又是依赖凤凰族秘录。自己毕生所学,都是循规蹈矩,在前人的框架下亦步亦趋,说到底,自己也只是道门传承下的囚徒。
自己当初不能感应的时候,也曾想过专修武道,可是世俗武者,即使练到先天境界,能感应天地元气,也只能抵敌筑基修士的神通。那时候自己心心念念,从未想过另辟蹊径,打破这一层约束罢?所以才会在突破感应之后,那么的欣喜若狂。
而天下万法殊途同归,本是圣人至理,所有人都把打破天道约束的希望,寄托在修行传承,其实佛道岂是一家?旁门左道,又何尝不是别有传承?只是这些都已经历经千年,成为亘古不变的至理,虽然有门户之别,却都被视为修行路数,从没人想过,当初的首创之人,是怎样的披荆斩棘。
谢晓峰别开门户,以剑意驾驭天地元气,而他本人的修行,已经勘破天道,达到传说中立地飞升的境界,只要他愿意,一步就可以迈出天人分界,成为神仙一类的存在。
“还不够,还差一点。”谢晓峰没有接他的赞叹,而是指着墙上的字画,低声追问:“你可知道,为何我这草堂之中,要悬挂这样一张字?”
他自问自答,又一次揭开谜底:“一剑定死,一剑定生,生死两道,一剑之间。可终究是分了生死。”他的语气萧索,带了三分疑惑:“这张字里的笔画,本是八卦中的阳符,谓之一元。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唯有遁去的一,才是一切变化的源头。当初天地开辟之前,鸿蒙宇宙本就是一片混沌,阴阳不分,五行未辟,又何来生死之说?”
“我本可以一步破碎虚空,从此飞升天界,可是我的道还没尽,我要将死生两剑,化而为一。一剑既出,欲其死则死,欲其生则生,生死既是一剑,阴阳再无相隔,从此万剑归一,回复鸿蒙未分时的混沌大道。”
天道!区区两字写来容易,却道尽无数辛酸,多少英雄豪杰,一生上下求索,只为捕捉那一线机缘,终究折戟沉沙,不得其门而入。
重光神情凝重地坐在谢晓峰面前,听着这位有如饱学大儒的绝代剑客侃侃而谈。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荒谬的感觉,自己是一个修士,对面是一个武者,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如今却在一起坐而论道。
两人过往从无交集,为何初次见面,谢晓峰就对他如此推心置腹?重光的疑惑浮上心头,对面的剑客就给出了答案:“当年我与欧先生有过约定,二十年后,他会再来蜀中,与我试论天道,若我真能别开蹊径,他就把天地的真相,告知于我。算算日子,也就在最近,所以我一直在等待,想不到欧先生自己不肯来,却让你带着他的信物见我。他是当世高人,不会这么小家子气,不肯愿赌服输吧。”
误会,真的是误会吗?重光的疑惑并没有解除,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巧合,可他总觉得冥冥中似乎早已注定。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这一切发生。
“谢先生,你误会了,我不是欧先生的信使。”面对谢晓峰期待的眼神,重光终于开口,解释了自己的来历。他的叙述长而经历,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一笔带过,即使如此,还是讲了很久。对这位由武入道的剑神,他有一种没来由的信任,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哈,哈,原来如此。”谢晓峰听罢重光的讲述,没有丝毫失望的神情,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想不到,欧冶子千年道行,终究是抵不过天命。如此也好,尘归尘土归土,我也放下一件心事。”
“欧先生走后,我闭关三月,反思自身所学。我神剑山庄藏书无数,天下武学典籍,已经搜罗了七八成。我十二岁成名以后,游历天下,四处与人切磋交流,用八年时间,尽收天下武学典藏。那时候我精通的上乘剑术,不下万种。”
“仙道之事虽然渺茫,可是我神剑山庄地位超然,也素来有所耳闻,与在蜀中开宗立派的青城、峨眉,也是世代交往。那些修行宗派门户森严,普通百姓想要进入,难比登天。可是我身为神剑山庄继承人,想得到一些传承口诀,却并非难事。修行之人虽然神通广大,终究不是神仙,在世俗之中,需要借重世俗力量甚多,所以无论大周朝廷、各路诸侯,还是我们这些武林门户,都与修行门派素有来往,修仙之路虽然渺茫,对我辈中人却终究有门径可循。”
“与欧先生见面之前,我就已经读过不少道门典藏,甚至拜入峨眉门下,成为记名弟子。可是与欧先生一席长谈,改变了我的想法。”
“为什么通天之路,要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些仙道人士,依仗千年传承,绝了世俗人修行的门路,以功法道术为诱饵,宰割天下,钳制世人。我若未自己计,拜入欧先生门下,自然是一片坦途。但是一入修道宗门,就要守他们的门规,遵他们的戒律,最终被这死水般的道门同化。唯有另起炉灶,别开蹊径,才能跳出这无限循环的怪圈,打破自古以来,修行门派对通天路径的独断。”
“所以我出关以后,尽弃平生所学,研读连山、归藏、周易等命理术数,又游历世间山水风土,遍寻名师大儒问道求学。四十岁以后,我把毕生所学武功剑术,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如是者十年,终于在知天命之年,感悟天理循环,开辟出一条从所未有的道路。”
重光好奇地追问:“你的道,又是什么?”
谢晓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可知我四十岁前,学过多少剑?”不等重光回答,他自己给出了答案:“四万八千余种,几乎将古来剑术一网打尽。而经历十年闭关潜修,将剑术化为剑意,当我出关之时,你可知道,我还有几种剑意?”
重光没有接话,谢晓峰也没有指望他回答,而是自己揭开谜底:“只有两种,一曰死,一曰生!”重光长吸一口气,出声赞道:“好剑术,好剑意!”
的确是好剑意,谢晓峰闭关十年,以个人绝代天资,御门户千年积累,竟然打破无数武者毕生苦修而不得的界限,开辟了一条前人未曾想到的,通往天道的路径。将世间武学,与道相合,穷尽武功杀人败敌的终极奥义,谓之死。而以此剑意纵横天下,何处不可去得,又何人堪与对手?
死之剑意已经是世间武学的尽头,堪称与天道相合。而谢晓峰在道之极致,又领悟正反两极,阴极阳生的道理,练成绝处逢生的剑意,可有利天下,造化万物,谓之生。若将死之剑意,称之为一剑破万法,那生之剑意,则堪称是一剑生万法。如此生死合一,尽在指掌。这又比单纯的杀伐之道,高出不止一筹。
重光的赞叹是发自内心,他从学道以来,也常以自己天资过人而自负。可是回首往事,自己何尝不是在前人指定的圈子里打滚,入门是昆仑道术,筑基是大雪山遗泽,结丹靠沈胜衣传承,而炼成元婴,又是依赖凤凰族秘录。自己毕生所学,都是循规蹈矩,在前人的框架下亦步亦趋,说到底,自己也只是道门传承下的囚徒。
自己当初不能感应的时候,也曾想过专修武道,可是世俗武者,即使练到先天境界,能感应天地元气,也只能抵敌筑基修士的神通。那时候自己心心念念,从未想过另辟蹊径,打破这一层约束罢?所以才会在突破感应之后,那么的欣喜若狂。
而天下万法殊途同归,本是圣人至理,所有人都把打破天道约束的希望,寄托在修行传承,其实佛道岂是一家?旁门左道,又何尝不是别有传承?只是这些都已经历经千年,成为亘古不变的至理,虽然有门户之别,却都被视为修行路数,从没人想过,当初的首创之人,是怎样的披荆斩棘。
谢晓峰别开门户,以剑意驾驭天地元气,而他本人的修行,已经勘破天道,达到传说中立地飞升的境界,只要他愿意,一步就可以迈出天人分界,成为神仙一类的存在。
“还不够,还差一点。”谢晓峰没有接他的赞叹,而是指着墙上的字画,低声追问:“你可知道,为何我这草堂之中,要悬挂这样一张字?”
他自问自答,又一次揭开谜底:“一剑定死,一剑定生,生死两道,一剑之间。可终究是分了生死。”他的语气萧索,带了三分疑惑:“这张字里的笔画,本是八卦中的阳符,谓之一元。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唯有遁去的一,才是一切变化的源头。当初天地开辟之前,鸿蒙宇宙本就是一片混沌,阴阳不分,五行未辟,又何来生死之说?”
“我本可以一步破碎虚空,从此飞升天界,可是我的道还没尽,我要将死生两剑,化而为一。一剑既出,欲其死则死,欲其生则生,生死既是一剑,阴阳再无相隔,从此万剑归一,回复鸿蒙未分时的混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