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淡云阁雨1997文集 > 我那精神矍铄的外曾祖父

我那精神矍铄的外曾祖父

作者:淡云阁雨1997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外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曾祖父,他今年已经83岁高龄,然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走起路来健步生风。

    他是一位历经人间风云变幻,饱尝人间坎坷沧桑,从旧社会的烂泥潭中苦熬出来的,老实巴交淳朴的庄稼汉。但他的一言一行,从不使人感到庄稼人固有的愚昧和落后,反而更增添了我们全家人以致邻人的尊敬和好感。

    曾祖父虽没念过几天书,但却懂得天文地理、水土人情以及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尧舜禹、夏商周等等迄今,他都可娓娓道来,使人百听不厌,可以说我对文学之所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历史故事的喜爱欣赏,都包含着曾祖的启蒙和熏陶,我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镌刻着曾祖语重心长的教诲和告诫。

    岁月的风霜已经濡湿了许许多多的记忆,但不曾抹去曾祖那炯炯有神的眸子里骤然闪亮的火花对我的撞击。

    在我懂事的时候,曾祖父总喜欢带我们姐弟去他侍弄的西瓜园和菜园里玩,他一边给瓜打枝整蔓,培土,捉虫,一边给我讲“百家姓”教我读“人之初,性本善”“锄禾日当午”等等诗句。还告诉我好多好多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转,以及天文地理,甚至我很难听懂的易经八卦也顺口说出,使我对文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曾祖父不但知识懂的多,而且种庄稼、种瓜、做生意,过日子都是一个“好能手”曾祖用细沙烘焙出的落花生,年根拿去集市兜售,总是很抢手,我们一河川的人都曾品尝过,那个香味真是特别的地道纯正。

    在前多年,曾祖父还曾给生产队种瓜。在他的静心培育下,瓜长的又大又甜,产量很高,远近的人都知道他是种瓜的能手。在“低标准”的年月里,人们成天连肚皮都混不饱,曾祖便外出做工,修过铁路,做过小贩,其实他年轻的时候就在人家店里做过“伙计”什么的,看过掌柜的不少脸色,但也得到了许多的人生历练。

    记得曾祖说过,那时,他一天挑两担玉米之类的步行去北山(黄龙)卖掉,回来便换点粮油之类的东西,每次回来都不会揣几个白面蒸馍给妈妈舅舅吃。那时候一家人的日子还凑合着能过。听外婆讲,自打她进门,曾祖家就不曾缺过零花钱,这在我小时候也是很能感受到的,曾祖家有小卖部,外婆没进门的时候就有的。瓜果花生什么的,我有时候可是吃的很多很美的,难怪我皮肤这么好呢!

    曾祖常常告诫我们,你们这些娃娃有福气,没尝过旧社会的苦日子,可一定要珍惜粮食啊!好好琢磨琢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然后,会叹口气,说声不容易!听着曾祖的话,我们姐妹只是深深的点点自己的小脑袋。

    曾祖虽年过八旬,但身体很硬朗,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喂牲口,准备下地的农具忙的不亦乐乎。他不喜欢小孩子、年轻人睡懒觉,在外婆家住的假日里,我每天总是很早起床,打扫庭院,做功课,干家务。曾祖更是天不亮就起床,曾祖有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对待早餐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会给自己冲一大碗奶粉,或者打两个鸡蛋,瓜园里常常会看见用两快砖围起的灶火,和一个很小的破旧的铝锅,但可以烧一大缸子开水的。外婆妗子不在家时,曾祖便会担当起做饭的职务,其实,他以前就是个大厨子,做得羊肉,炸得油糕,还会做一手拿手的家常饭菜,我学做擀面条还是曾祖手把手教的呢!有时候村中邻里有事,还会请他去做大厨,印象里他总是如电视剧里的人,肩上搭一个白毛巾,又因为留着剪去辫子的齐耳短发,让我就感觉他是个比较特别的人。

    也许,曾祖天生就闲不住,他每天总是做很多的事情,在炎热的夏天,吃过午饭,人们总是习惯午睡的,而他却与众不同,一吃饭便到菜园瓜园去拔草,绑菜架一个闷热的中午,妈妈见曾祖已经去地里几小时了,便让我前去看看,叫他回家,我骑着车子去了菜园,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蝉在树上发出吵人的阵阵鸣声“热呀热呀”路上一个行人的影子也没有,我加速去了菜地,只见菜园葱绿一片,却不见了曾祖的身影,心里“咯噔”一下。忽然从辣椒地里传来了曾祖秦腔唱段的声音,我循着声音,看见了穿白粗布衬衫的他,原来他正在扶培雨水打倒的辣椒树。

    我走近他说:“老爷,(我们一直这么称呼他),你怎么就不嫌热啊!这么大年纪了不呆在家里,干嘛老是喜欢干活啊,看村里那个老人象你,人家都圪蹴在门口歇凉呢!你整天都是跑地里”曾祖笑着说:“干活也是一种享受,再说庄稼人不干活做什么,地就是庄户人的命根子。干活呀,也是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样,我就可以返老还童啊”然后哈哈大笑,连带着的两排假牙也乐的上下活动了起来。我哑口无言,心里对曾祖更加充满了敬佩看看,多么乐观,多么幽默的老人,我一边想一边蹲下身和帮他一起干活了,接着曾祖就又情不自禁的给我讲起了什么所谓的“三腥五素,字谜笑话,民间故事,千金一笑,东施效颦”之类的故事和知识来。

    农活闲了的时候,曾祖喜欢戴起他漂亮的镶着花边的石头镜,看他那本旧的象被茶叶水泡过的的竖条书,尽是些我不认识的老字迹,还看一些手相,年历之类的书。曾祖通晓易经,能掐会算,人称“西半仙”村中谁家的孩子结婚,谁家屋里上梁盖房,开土动工的,总会找曾祖给合个好日子,谁家的猫狗牲口之类的东西丢失,也总会找曾祖给掐算一番,看是否走远。曾祖一再告诉我,那些东东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见得都是迷信。曾祖虽年事已高,但记忆力却很好,看书学习几乎是过目不忘,也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他的人生状态令我很是羡慕!

    曾祖父,一个勤劳朴实的农家汉,却在我心里占据了重要的一隅,他浑厚的话语,总响在我的耳边,慈祥的面容,总出现在我的眼前,他对我的启蒙教育和关心,我会终生难忘,无论我走到那儿,也不管白天黑夜,都给我以力量和勇气。

    半月未回家了,也不知他老人家近日可好,此刻,他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饱经岁月沧桑的古铜色的脸,还有那炯炯有神的眼,农家粗布白衬衫,黑色浆洗大腰裤,白色粗布宽腰带,旁边别着的旱烟袋,承载生活重担的宽阔的双肩上,那浸满汗渍的白毛巾,印证岁月风霜的光光的额头上,那齐耳整齐的清朝短银发

    我仿佛清晰的看见曾祖父正背着那荆条大笼,在那一捆葱绿的青草掩盖中,弓着腰,缓缓的朝我微笑着健步走来

    1992年2月随笔于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