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断金指文集 > 拨动情丝的故事

拨动情丝的故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是我教学生学习写诗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整个地演绎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之中。

    课堂上,我向同学们展示了题目:“当你心中有一种激情涌动。当亲人的关爱拨动你的情丝,当生活的波澜触发你的感慨,当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引发的思考,把你的所感、所思写下来,就是一首诗。请根据生活积累,拈出一朵最富激情的浪花,自拟标题,写一首小诗。”

    题目一经展示,同学们的眼神顿时光亮了许多,接着便是一阵窃窃私语,我有意让这一过程延续了一段,顺势点拨:

    “诗歌是一种以极富节奏、韵律、音乐美的语言为载体,融意象、意境、意理、情感于一体的艺术珍品。灵感的触发,基源于作者自身的生活积累和一个恰当的触发点;意理的传达、情感的抒发,基源于意象的捕捉,意境的创造。当意象历历在目,意境清晰明朗,情感的蓄势异峰突起,语言的节奏、韵律让你念念有词时,请你提起你的笔来!”在一种期待与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进入了小组探究阶段。他们或捕捉触发点,或编织意象,或酝酿情感,或思考意理,或揣摩节奏与音韵。我穿梭在小组之间,或首肯、或启发、或鼓励、或解答。在谈笑风生之中,我们正在向课堂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提出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疑问是对意象和意境的认识问题。对此,我作了简短的集中讲解。我以课文乡愁为例,告诉他们诗中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已经不只是我们视觉中的物体了,在它们身上都附着作者深邃的思考和绵绵的乡愁。它们都由原来平面的、静止的事物变成了立体的、鲜活的诗人意中之象。

    为了引导同学捕捉意象,我为他们拟了一个标题:“温馨”作了如下开场白:“家庭是人生旅途的驿站,亲情是人生航程的港湾,在这里,温馨无所不在。根据切身感受,你能捕捉到其中的点点滴滴吗?”语文科代表第一个站起来:“温馨是饭桌上的菜,它是母亲亲手所做。”号称“大诗人”的“小不点”说:“温馨是床上的被,它是奶奶亲手所缝。”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位同学的抛砖让大家很快进入到自主的探究之中,于是同学们的捕捉就像开闸的河水一泻而出:“温馨是爷爷的胡茬,我曾在他的怀抱里,被他的胡子砸着,听他讲天上的故事。”“温馨是爸爸的汗,我曾在他背上翻了一座山,又趟了一条河。”“温馨是姐姐的笑,我曾和她一起‘过家家’,在朦胧中憧憬着未来。”“温馨是哥哥的罚,我曾和他游戏,因输了而被他刮过鼻梁。”“温馨是一家人共进晚餐。”“温馨是一家子一道唠嗑。”“温馨是我的成功与失败之后,家人的赞赏与鼓励。”同学们的一阵连珠炮过后,我由衷地为同学们的探究与发现感到欣慰不已,脱口点拨道:“总之,温馨是发生在这个港湾的点点滴滴。只要你能抓住一点或几滴,用鲜活的形象,展示出清新隽永的意境,以一斑窥全豹,你抒写的温馨一定叫人百读不厌!”

    为了把同学们对意象的捕捉引导到对意象的思考,我又为同学们拟了一道题:“春花”要求同学们对春花这一意象进行顺向的、侧向的、逆向的思考。由于我给了同学们杠杆的支点,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同学们便顺理成章地把自己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哗哗”地抖落了出来。甲说“春花是时令的宠儿,是天地的精华”乙说“春花是五彩斑斓的,是它装点了世界,它使世界充盈着美好”丙说“春花是孕育果实的使者,是滋生希望的天神,没有它的芳姿,便没有果实与希望的香醇”顺向思考的同学们如数家珍地展示着他们的思想的结晶。侧向思考和逆向思考的也不乏其人,a说“春花的绽放是鲜艳夺目的,但不要忘记了它的艳丽是花骨朵在长时间接受春的精华之后才孕育出来的”b说“春花的绽放是华美的,但没有绿叶的陪衬,它的美是有缺憾的。”c说“春花的绽放是芳香四溢的,但它的绽放却是那样的短暂”d说“春花装扮了华贵的春天,却没有果实点缀的秋天那样实在”面对着同学们闪烁着睿智光芒的思考,我禁不住连声赞赏,既而水到渠成地点拨道:“哪一种思路让你感触最深呢?调动你的生活积累,顺着其中某种思路,以春花为意象,去展示你写诗的才干吧!”

    课后,当浏览同学们的诗作时,我大有穿过花园、果林的感觉:那些散落在草丛中的小花尽管不那么夺目,但它们像智慧的眼睛,眨呀眨的,充满了灵气;那些茸毛未褪的果子虽然还有些苦涩,但它们却给人以回味与希望。毋庸讳言,这无疑是充分调动了同学们自主探究的潜能而迎来的一片盎盎生机。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调动同学们自主探究的潜能,我把一首存在缺憾的诗作评点之后印发给同学们。附下:落//落是悲伤/哪怕是雨、是雪、是霜//落是悲壮/不论是海潮、陨星、还是太阳//落是惮悟/纵然是树叶和花瓣//落是美/它让我荡气回肠//评点:作者由天地之间的“落”引发思考,认识到落是悲伤,是悲壮,是惮悟,是美,颇有诗的意理。可惜是的该作品有了诗的气质,却缺乏诗的风韵。说它有诗的气质,是从其意理和韵律而言的;说它缺乏诗的风韵,是从其意象和意境而言的。由于作者对意中之象——诸如雪、雪、霜、海潮、陨星、太阳、树叶、花瓣等,没有赋予它们特别的意蕴和作者自身的情感,因而它们都显得苍白无味,不能真正支撑作者所要表达的意理。这样,该作品就缺乏了诗的那种具有穿透力的朦胧美,而成了一种直白的说教,这是写诗的大忌。请继续对诗的意象和意境进行探究,提起你的睿智的笔来,让落具有诗的风韵吧!

    通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探究,班上部分同学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在学校草坪上组织了“拨动情丝探讨会”我列席了会议。这里不妨罗列部分探讨的记录:

    主持人:什么是意象?它和我们日常所的说的事物形象可以等同吗?

    语文科代表:所谓意象,就是诗人意中之象,它是诗人对诗中的事物赋予的形象。既然如此,它当然和我们日常所说的事物的形象大有区别。举个例子说吧,课文一片槐树叶是台湾诗人纪弦的代表作之一。单就一片槐树叶的形象而言,它应该是深绿色的,具有它特有的纹理和形状

    小不点:(在科代表提到槐树叶时,就飞快地跑到围墙边的槐树上摘下了一束槐树叶,跑回)大家看,槐树叶就是这种形象!(同学们都观赏着槐树叶)

    科代表:既然槐树叶就在我们手中,槐树叶的本来形象就不须多言了,那么纪弦在诗中赋予了它怎样的形象呢?

    甲生:它是“全世界最美丽”“最珍奇,最可宝贵的”

    乙生:它是“薄薄的,干的,浅黄色的”

    丙生:它是“最使人伤心的,最使人流泪的”

    科代表:如果说“薄”“干”“浅黄”是长期珍藏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它又是“最美”“最珍奇、最可宝贵”“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呢?

    甲生:因为它是从故乡带来的,这片槐树叶上寄托着游了绵绵的乡情。

    乙生:诗人见到它,仿佛回到了故乡,说它“最美”“最珍贵”“最可宝贵”是一种赞叹、欣喜之情;说它“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则是因长期不能回归故里而显得无限的惆怅、伤感。

    科代表:这就是诗人对一片普通的槐树赋予的特别意蕴和他自身的情感。它不再是一片普通的槐树叶,它成了为诗人抒情言志的具有特别美质的槐树叶,这就是诗的意象。

    这时,落的作者站起来:“我认真领会了老师的评点,对诗的意象或意境进行了更深的探究。我要把修改后的落奉献给大家:落是悲哀/哪怕是雨、是雪、是霜/雨声如泣/冰雪素妆/晨霜苍凉//落是悲壮/不论是太阳、海潮/陨星/夕阳无限/海浪犹存/涅槃陨星//落是禅悟/叹繁花落尽总虚华/咏落红不是无情物/吟落花流水春去也/听落叶万千敲秋韵//认识了“落”/你就是一种美//”

    听着修改后的落,我情不自禁地作了如下点评:“通过修改,诗人赋予了诗中意象特别的意蕴和作者自身的情感。如‘雨声如泣,冰雪素妆,晨霜苍凉’便具有悲哀的意蕴和情调。如‘夕阳无限’,海潮虽落,‘海浪犹存’,星汉虽陨,却超脱了生死的境界,这岂不是悲壮的意蕴和情调?再如‘禅悟’一节,或叹或咏,或吟或听,道尽了人们沧桑与人生真谛,这岂不是禅悟的真情所致?特别是末节,诗人直接与‘落’对话,激情四射“落”的意境呼之欲出。在鲜活意象的簇拥之下,诗的意理向读者扑面而来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在教学实践中,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比较难的。如果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创造力将是无穷无尽的,我的这个教育的故事,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