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杜霞文集 > 九十年代女主义写作的再审视

九十年代女主义写作的再审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  她闭上眼睛,泪水在她的脸上流淌,在乐句的停顿中,在整个音乐厅如凝固的冰河中,她突然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尖锐的嚎叫。1

    这是上海女作家唐颖发表于1990年的小说不要作声——困厄中迷失的女性在城市的喧嚣与骚动中游走、奔突,而这一声来自“她”心魂深处的“长长的、尖锐的嚎叫”几乎可以看作是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一种隐喻。

    “发出一种声音意味着是人类。有什么东西要说意味着是一个人。”2沉默太久的女性记忆在“浮出历史地表”之后,渴望着更真切,更自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女性摆脱与自身分离的压抑状态,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途径。无论是埃莲娜西苏的追问:“为什么如此看重与声音的联系?”还是露丝伊里格蕾的断言:“有了声音便有路可走。”3——都不约而同地将“声音”作为表达女性权力的能指。而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也正是在对女性本体经验的表达中,试图建立起与“女性自我”最内在的联系。陈染、林白、海南、徐小斌、徐坤、蒋子丹以鲜明的女性立场的写作完成了从普泛的女性意识向“主义”层面的进入,通过对女性体验的诉说和对男权话语的质询,让我们听到了属于“她们”的尖锐而富有挑战性的声音。

    一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女性因丧失表达的权力而渐渐失去了表达的能力。她们“还通过限制自己的声音,有意和无意地使一种男人声音的文明永久化,使一种基于同妇女分离的生活秩序永久化。”4就这样,在性别关系的认知上,男女走进了不同的误区:“男人们认为,如果他们遵循苏格拉底的箴言认识了自己,他们也将认识妇女;妇女则认为,只有在认识他人的情况下,她们才能逐渐地认识自己。因此,男女在策略上的不谋而合不仅失去了妇女关系体验方面的声音,也围绕着一方的沉默建立起了关系——男人不知道自己已同妇女失去联系,妇女也不知道已同自身失去联系。”5

    因此,时至90年代,随着对女性文化性别存在的愈加深刻的体认,特别是对女性主体性建构的深入思考,关于女性解放的探求,也就获得了远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的观照纬度。发出自己的声音,恢复与自身的联系——成为90年代本土女性主义写作的自觉追求。

    在一个由男性意识所维系的世界里,当女性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她必然要经历一番艰难的自我辨认——在体验与现实,认同与怀疑,冲动与禁忌,在自己的声音和经由社会文化所塑造所架构的女性声音之间,做出痛苦的抉择,而这抉择往往意味着内在的分裂:“一个女人说出自己生活的隐秘会怎样呢?世界将被撕裂开。”6但真实的声音,也正是在对肉身与心魂深切地凝视与谛听中,在“自我”撕裂的痛楚中,获得了喷薄而出的力量。在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中“声音”从女性的身体和欲望出发,以一种犯禁式的冲动开辟着自己的话语空间。

    如果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本土推介的高峰态势还存有记忆的话,那么也就不难为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和批评的精神向度寻找到一些内在的逻辑。以1988年李小江主编的“妇女研究丛书”和1989年上海文学的“女权主义批评专辑”为标志,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开拓出了自己的一方话语场。考察一下那个时期的理论译介,会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影响的错接,就像80年代初期中国思想界所依凭的“现代化”理论是1950年代的“美国版”一样,我们的女性思潮的接受则主要是对西方60、70年代以来第二阶段女性主义运动的呼应。如果说19世纪以来第一阶段的西方女性运动是把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自己的目标,那么第二阶段则是在大力声讨男权中心意识的同时谋求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围绕着“性属”(genderidentity)问题,女性主义前辈波伏娃的名言再次显示出它振聋发聩的效果: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这一阶段,性别差异被归结为女性受压迫的总根源,从强调女性生理体验以及想象力、感受力的特异性出发,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宣扬女性文化的独立性,倡导建立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

    但实际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已开始由对抗冲突逐渐转向对话互补,由绝对孤立的女性或男性的单一中心化语言,形成一种多元的性别话语场。她们越来越意识到:和谐的生存需要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决绝而激烈的否定与排斥往往会陷入到新一轮的“性别怪圈”中去——这一性别话语的转向显示了西方女性主义对自身理论体系的反思与扬弃。但值得深思的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本土理论界并没有与这一更富有理性和均衡感的性别构想发生感应,而是选择了更具有革命性和激进色彩的“性属”观和“差异”论,除了理论引进的滞后外,也许更深层的原因,还要到现代中国女性谋求自身解放的“问题意识”中去寻找。

    无庸质疑,1949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为灾难深重的中国妇女带来了解放和新生,在政治和制度层面赋予了妇女诸多权利,促使并保障妇女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也正是在这种“大一统”的革命话语的背景下,支配一切的政治权力重构了象征秩序,缓释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冲突,而种种复杂而独特的女性问题也被遮蔽住了“妇女解放”在政治化的推进中渐渐陷于概念的空洞化。在由“平等”、“解放”所支持的无差异的性别论中,我们听不到女性的声音,而女性,同样也无法分辨自己真实的声音。

    新时期社会文化的全面反思与重建也促发了女性意识的萌动。在走过蒙昧疯狂的岁月之后,女性和男性一起体验着“人之觉醒”的阵痛和欢欣,她们竭力挣脱不理想的生活状态,寻找现代女性的真实意义和价值,宣布要“以树的姿态”与男性站在“同一地平线上”但是,在爱情乌托邦与事业的竞技场之间,她们往往又徘徊往复,迷惘失落,无法确定自己“最后的停泊地”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中,对完满爱情的祈盼和对事业发展及平等人格的追求成为了女性表达的着力点,而女性内部世界更为幽深复杂的领域还未得到有力的开掘。

    那么,何为女性?女性何为?“女性”是否为女性自身所感知?——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之后,中国女界探寻渴望着一番突围,一轮冲刺,一次火山爆发式的大揭密。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也为女性自我的重新发现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提供了契机。这一时期,话语中心价值解体,文化丧失了整合功能,相对主义、怀疑主义悄然弥漫。在经济的市场化过程中,商业主义、消费主义甚嚣尘上,膨胀的物欲消泯着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大众传媒在解构神圣与禁忌的同时,也在缔造着新的神话。感应着特定的时代风气“个人”跨入了历史的前台,成为新的话语空间中最闪亮的符码。“个人”体现着现世生活的某种自由度,意味着对意识形态虚伪性的嘲弄,对旧的道德规范的蔑视,对公共生活的疏离和对私人领域的捍卫;也意味着对信仰、理想、责任的丢弃,对肉体化生存的迷恋和对精神深度、终极价值的回避。

    正是在与当下社会精神生活的同构性感应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选择性回应中,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坐标系日趋显豁——个人的和女性的。

    二

    时光匆促,当“90年代”已成为一个“过去时”而被言说被回溯时,我们也得以在一种有距离的观照中重新思考那一个时期的女性主义写作。尽管尘埃落定,曾经激昂亢奋的种种已归于平淡,但“自己的声音”依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那是来自“异端”的声音,无论是私语还是直白,无论是低回婉转还是执拗孤独,亦或叛逆无羁、狂放戏谑,都无疑是对既定性别世界的一次尖锐的撕裂。

    尽管已有研究者指出: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个人化”倾向背后,其实潜藏着的是女性文学的“贵族化”她们表达的是城市知识女性的生存经验与生存选择,而广大亟须关怀的农村及劳工妇女的生存状态没有得到女性知识界应有的重视。7而且“从一些被人们称之为‘女性主义小说家’的作品中读到的,并不是被认定为所谓‘女性’的经验,而是一个女性写作者的经验实际上,所谓‘女性主义’在目前中国,主要是由写作的女性所倡导和代表,而她们涉及的主要是自身作为写作的女人的经验。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写作的女人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的经验,她还仍然有兴趣去观察那些不写作的同胞,那她就会发现这之间的差别非常大,比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别还要大。”8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所暴露出的内在矛盾是毋庸回避的,但问题的症结似乎还不在于是否表达了更广大妇女经验的问题。作为90年代特定精神生活的表征,女性主义写作的“个人化”选择有其合理性的存在基础,简单地用“题材论”加以匡囿难免偏颇。应该认识到,正是在女性主义写作一次次返回自身,聆听自身、表达自身的过程中,这些写作的女性个体重新与自我发生了关联,并作为一种自觉的性别存在进入本土文化和美学的视野。尽管崔卫平区分了“写作女性”和“普通妇女”的经验视阈以警惕那种笼统空泛以偏概全的“女性主义写作”但她同时也承认“无论如何,这方面的挖掘也是非常富有意义”

    也许,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真实困境,并不在于她仅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恰恰是女性主义写作的“革命性”所在),而在于这“声音”未能在更深切的程度上与普泛的精神情感联系起来。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它是“连接内外在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通道”“讲话依赖着倾听和被倾听,它是一种强烈的关系行为”“讲述和倾听是心理呼吸的一种形式,这种在人们中间正在进行着的关系交流是以不同而多样的语言和文化为中介的。”9如果说文学在更深刻的本质上是对痛苦和孤独的沟通,那么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背离了她的初衷,拒绝“倾听和被倾听”使之不可避免地坠入了话语的“真空地带”

    由于女性自我已经长时期的迷失,所以一经发现,便引发了更为执着、更为深入地探寻。特别是女性向外部诉求的希望幻灭后,守住自我似乎成了救赎的唯一路径。通过进入女性之躯,坚守内心真实,女性主义文本在自我经验的隐秘领域构建起女性的“自我城堡”试图凭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抵御女性生存之荒谬和虚妄,抗拒男性社会的压抑和控制。当我们期待着这声音向着更加幽暗隐秘的地层穿透时,却不无遗憾地发现:“声音”在洞开了“自我”的心门之后,却封锁了朝向外界的通道。对性别体验特异性的强调和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刻意维护,导致了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与外在世界,特别是与男性世界的隔绝——在私语式的表达中“声音”无法发挥其作为一种沟通内外在世界的文化和心理通道的功能。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性别和文化立场上的孤绝姿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主义写作的深度开掘。

    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本中,弥漫着对男性世界的深深的失望,这失望甚至发展为施虐和报复。在林白的笔下,北诺(致命的飞翔)、猫(猫的激情时代)是一些从男性之镜中走出来的女人“最勇敢、最活泼、因此最美丽”她们深知“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丧失家园、肉体就是我们的家园”怀着对女性现实境遇的绝望,她们大胆出击,主动将自身欲望“物化”构成了对男性的最致命的“诱惑”但是,正如本雅明所说,女性,异己的身体,历来是男性行使幻想暴力和构思社会问题的“宝贝清单”当女性主义话语以性欲望的自虐性使用来“谋杀”男性、颠覆男权时,是不是又落入了男性的“施虐框架”和“行使幻想暴力”的话语窠臼之中呢?

    而硕果仅存的美好情爱,似乎只存在于一些成熟女性与年轻男性之间——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女性主义的情爱模式。成熟女性往往有意无意地实施了对年轻男性的诱导,她们将那些不谙世事的男孩从爱的蒙昧、羞涩状态中引领出来“在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帮助他(伊克)成长”(游行),并强烈地希望在爱的施予、引领中使自身得到完善“爱你,是为了我活下去”(翟永明绝对的爱情)。这种性别角色的位置互换无疑是对寻找“男子汉”的爱情模式的反驳,但即使这颇具女性意识的爱情设计中,女性的归宿却依然悬而未决,在一场如青春般幻美易逝的爱恋之后,成熟女性或者远走异地、或者奔向死亡——“年轻而有力”的男性之爱(私人生活)并没有真正圆满她们的梦想和渴念。在此,精神上的不对等是爱的裂隙所在,如果两性之间的意念“不能够很好地对流和沟通”“单单是肉体的交接又有什么意义呢?”(游行)。实际上,尽管年轻男性的爱恋使成熟女性们获取到更加鲜活的感性体验,但因为未能建立起一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种更深刻的内在关系,而无法使她们的精神渴求获得完满。

    面对两性之间沟通的艰难,陈染在她那篇著名的超性别意识中这样写道:“真正的爱超于性别之上”、“人类有权力按自身的心理倾向和构造来选择自己的爱情”“有些现代女性(或男性)不得不在同性那里寻找精神与情感的呼应和安慰”如果我们以更审慎的态度去评判观照同性恋的话,那么我们不能不承认它亦是爱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明“禁忌”下潜伏的性“话语”出于对自身性别群体内部的这种聚合力的张扬同时也是对男性“性压抑”的反驳,徐小斌、陈染、林白等女作家赋予了同性爱以绝对超越异性爱的魅力,明显地带有一种性别上的自足优越感。但在90年代的女性主义话语中,与外部关系的紧张和脆弱同样投射在“同性之爱”中。“姊妹方舟”令人心仪却又危机四伏“与同性朋友的情感是一种极端危险的力量”(陈染无处告别),为了不使这种情感向禁忌滑落,她被小心翼翼地控制在“精神之爱”的限度内(那种诉求于身体的同性恋或者为一方所拒绝,或者只能是梦中的情境),但往往还是因为敏感、猜疑、背叛,因为同性间的既投合又对抗,既相互吸引又相互逃离的矛盾力量而终至破裂。

    与外部精神联系的断裂迫使女性更决然地返回到内心。在“自我城堡”中,与肉体的自我开敞相对的,则是精神的极度内敛。沉溺于冥想、幽闭于一室、拉上窗帘,几乎成了城堡中女性的习惯动作。她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紧张对立的,个体无法或不愿进入社会和他者,而社会和他人也无法进入个体的生活和内在生存。亲情、爱情、友情都不足以成为她们灵魂的栖息之所,于是“孤独”便被体认为女性生存的绝对状态。她们固执地认为:真正的心灵自由,必然要通过与外界的完全隔绝来获得。“我开始意识到我要维护我的孤独了,这意味着自由。和不相干的人过分亲密,只能使我感到和自己灵魂的疏远。无论在哪儿,孤独总令我感到充实”(陈染角色累赘)。多米自我禁闭,半裸着身体进入写作状态——这一极端女性化和个人化的写作场景暗喻了女性对自我精神世界之完整性的刻意维护。

    陈染曾几次提到克尔凯郭尔的“个人”理论,并表现出欣赏与认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陈染的思想渊源。克氏反对黑格尔的个体相对整体而存在的观点,强调只有个人的孤独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他所认可的人的存在是指精神个体直接体验和感受着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个体是孤独的,只能自己领会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而真实存在着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陈染笔下的女性越是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越是关注于自我内心,就越是把自己从琐碎、平庸的现实空间中抽离出来“关在以往的房间里,关在对往昔的追忆与未来的幻想的惯性中”“她知道自己与世界告别的时候,世界其实才真正诞生”(无处告别)。18、19世纪西方思想在对“自我”之主体性和内向性肯定张扬的同时,宣布了社会并不是“自我”的故乡。接受西方思想浸染的女作家主张个体与社会、与群体的疏离,正是有感于中国“自我”的独立人格的缺失,试图在话语中建构起真正的“自我”但在现实中失去了心理依托的女性甚至不知自己“跟谁别,别什么”“无处告别”写出了现代女性陷入“无物之阵”的恐慌,而恐慌则导致了她们更决然地逃向内心,沉溺于追忆与“幻想”中,将“现在”悬置一边。陈染的空心人诞生和林白的守望空心岁月都不约而同地撷取了“空心”这一象喻话语“空心”在后现代话语体系中是一种非我的“耗尽”状态,意指着现在时中的个体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的切实联系,失去了时空上实在的延展性而成为空洞的单个物。“空心岁月”是对女性生存孤立、无根状态的表述,而“守望”者只能是超离于现实,在虚空中寻找意义的自我放逐者。

    孤独使自我获得了生长的力量,但孤独也会带来不可遏制的空虚。绝对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如果将自我隔离在社会、历史之外,完全幽闭于内心世界,那么内在自我就会迅速的客体化,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奴役力量“自我城堡”又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牢笼,而女性的反抗与挣扎,也会在“自我”的世界中慢慢退化、萎缩,成为个体的幻梦。陈染对此并非毫无疑虑,在私人生活的结尾处,那段关于移植绿色植物的思考中,正隐含着“自我”是否需要“更深厚的土壤来喂养”的问题。“自我城堡”还未巩固,便已出现了裂隙,对非个体性存在的哲学反思,终于在“自我城堡”中迷失了方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任何封闭都是相对的,也是停滞的,深入到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反观世界,一方面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高扬,同时造成了女性自我人格的分裂。女性之躯的感性解放作为女性“真实的自我”的呈现,与绝对孤立的精神实体这一“理想自我”的设计之间的巨大分裂,必然导致肉身与灵魂的相互背叛。而且,自我的救赎、自我的超越需要在自我的外部谋求,彻底的自我往往会导致自我的泯灭。在女性主体并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自我的孤立探索,并走向极端,则会将女性解放引入另一个误区。“自我城堡”的虚幻使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中国告别了集体主义的年代之后,女性确定自我,把握自我的艰难。

    三

    对于“女性写作”——这一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已有学者作出了富有价值的辨析。作为这一概念的创作者,当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埃莲娜西苏(helenecixous)的名字通过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书而为本土理论界所熟悉时,立即就引起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西苏关于“妇女身体”的论述,几乎成了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经典引用,而恰逢其时的“身体写作”也从西苏那里找到了理论渊薮,一时间“女性本质论”者都纷纷把西苏引为同道。但其实关于性别差异和性别本质的问题,西苏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男性和女性都处于复杂得难分辩的古老文化规定的网络之中,孤立地谈论女性,正如谈论男性一样,无法不陷入意识形态的场所中,在这场所中,表现、表象、映象等的增殖预先消解了任何概念化的企图。”10

    关于“女性写作”的辨析自然会引出对另一个问题的探究:所谓“女性本质”或“女性性征”是不是一种绝对的存在?

    应该说,作为对既定文明成规的反拨和男性中心话语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的抗拒,女性“性别”的强调,有其文化构设的特殊策略意义。但任何事物一旦矫枉过正,就往往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如果一味张扬女性性别的特异性,把两性之间的冲突理解为人类根本性的冲突并藉此与男性决然划清界限,那么女性解放也就必然要陷入对自身目的和意义的消解(因为“解放”不等于“建立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而关涉到女性生存的诸如种族、制度、阶级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也会在“性别压抑”这一绝对而抽象的矛盾之下被轻易地略过。

    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肯定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同时也要警惕这“声音”陷入“自说自话”的“话语真空”要知道,在真空中“声音”是无法传播的。在人类共通的生存背景上,我们需要感知到彼此的欢欣与痛苦,呼吸与热力,需要血脉的联结和精神的援助。事实上,成熟而理想的女性主义写作,不只是一种男性文化的解构活动,也不是以决绝男性的立场宣扬绝对自我、纯粹的女性,而是超越性别对抗,与外部世界,与不同的性别和精神群体建立起更深切的联系,以自由而独立的方式表达她们对两性共有的世界的看法,探求女性生存的新的可能性。

    在经过了90年代的“狂飙突进”期后,女性话语渐渐驶入了平稳舒缓的航道,而曾经为女性主义批评所倍加关注的写作者们也悄悄地调整着自身的精神向度。尽管林白对于她2003年的新作长篇小说万物花开的创作转型问题不置可否,宁愿让“类型和主义”“藏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但她还是热烈地表达着“成为万物”的渴望,她说:“写作万物花开,首先是想满足自己。到达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变成一个从未见过的人原先我小说中的某种女人消失了,她们曾经古怪、神秘、歇斯底里、自怨自艾,也性感,也优雅,也魅惑,但现在她们不见了。阴雨天的窃窃私语,窗帘掩映的故事,尖叫、呻吟、呼喊,失神的目光,留到最后又剪掉的长发,她们生活在我的纸上,到现在,有10多年了吧?但她们说不见就不见了,就像出了一场太阳,水汽立马就干了。”(万物花开后记)而陈染则将她新世纪出版的散文集定名为我们能否与生活和解,反复思虑着如何在个体存在和现实生活间谋求平衡。

    但是,从陈染发表于2003年的两篇新作梦回、离异的人中,我们依然看不到“和解”的迹象。思虑重重、郁郁寡欢的主人公,庸常阴霾的环境,莫名倏忽的记忆、幻觉和梦境——那个属于陈染的“空心人”又一次“诞生”:“我忽然觉得,时间日新月异,飞速流逝,可我们身体里的一部分却仿佛处在一个巨大的休止符中了,一个多么无奈的休止符啊!在这个休止符中,钟表的指针消失了,成了一个空洞的圆盘,仿佛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身体里的另一只表盘——心脏的怦怦声。”(梦回)在这里,对生存荒谬性的表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本所暴露出来的主体感知世界的空洞和苍白。意义是主体的建构,可一旦对当下生活失去了感知的兴趣,把“反叛”与“拒绝”抽象定格为一种绝对的生存姿态,那么,本应拥有的复杂而丰富的感悟和体验也就窒息在先验的观念里。而在万物花开中,虽然显示出了林白对乡村现实生存的热切关注,但真实的乡土困厄往往被汪洋恣肆的身体语言和欲望表达所稀释。在乡村的狂欢图景中,我们感受到了“声音”本身的快感,却无法触摸到“声音”所表达出的质感与深度。

    个体与社会,现实与写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是否就像陈染所理解的那样尖锐对峙、非此即彼,一旦“和解”则意味着放弃写作,放弃对现实的质疑和批判?也许,对陈染她们来说,紧要的问题不是能否与生活“和解”而是能否与当下生活、与现实达成“对话”建立起更内在的关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看来,如何使“声音”真正成为一种关系的建构和表达,在“人”的意义上建构更为完整的女性主体,依然是女性话语努力跻及的目标。

    注释:

    1唐颖不要作声,上海文学1990年第10期。

    2〔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1993年版致读者,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3埃莲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露丝伊里格蕾此性别非性别。转引自〔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不同的声音1993年版致读者,第13页。

    5不同的声音1993年版致读者,第23页。

    6缪里尔鲁凯泽凯特科尔维兹,转引自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第161页。

    7李小江等著身临“奇”境——性别、学问、人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8崔卫平步入写作的恐惧,青年文学2000年第5期。

    9不同的声音1993年版致读者,第19页。

    10转引自赵稀方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文艺争鸣2001年第4期。赵稀方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对于埃莲娜西苏的“本质主义”式的解读,主要是因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书所收录的埃莲娜西苏的两篇文章美杜莎的笑声和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均是埃莲娜西苏著述的片断(国内还没有埃莲娜西苏专著的译本),带有编选者鲜明的“问题意识”(这本论文集侧重于西方第二阶段女性主义批评中的前沿性成果),而这就势必造成了对埃莲娜西苏的断章取义式的理解。

    原载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编者按 这是一篇出自专家之手的文学评论,分析解读点面结合,贯通中外,真知灼见是建立在作者大量阅读和研究基础上的,是难得的佳作,故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