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可以,赵信当然愿意建设一个北宋最大,最强的战舰,可惜空有无数的图纸,无数的设想,没有一个根基,就没办法实现。
就比如说,赵信如果不是拥有卡牌系统的具现,就无法轻而易举的制造出棱堡,就算是炼铁,也是从改变这个时代的铁匠开始的。
造船也是这样,这些在整个北宋造船上面,几乎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工匠,能够开启800料,已经是赵信不断的拔高的结果了。
造船业,发展到了北宋时代,已经从整体变得专一,河船和海船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方向。
800料,在河船上面,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是在海船上面,却真的不是一个很大的,别说是跟西班牙战舰相比,就算是北宋的最巅峰海船,都有一个不小的差别,4000料是北宋能够建造最大规模的海船,换算成吨位,也不过是1400吨。
800料的海船,不过是240吨左右,跟最小的西班牙帆船相比,还有一两倍的差别。
现在,定海军的造船厂,一切还方兴未艾,能够跌跌撞撞造一个800料的海船,已经够不错了,还是使用的铁龙骨,距离摸索出西班牙帆船的所有子系统,需要的时间更长。
西班牙帆船,是风帆战舰最大成的结果,巨大的桅杆,多层甲板,最多可以容纳80个以上炮门,拥有接近100门的大炮的。
在火炮已经成为海战的主体,更多的火炮代表着更大的攻击力,当100门巨大的火炮,口径大部分都是在10寸左右的时候,百炮齐发,单纯每一个炮弹的重量高达64磅,一次性投射弹药高达6400磅,这几乎是数吨的炮火。
这样的战舰,出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海战来说,将会是决定性的,海边没有任何的建筑物能够抵挡住这样的攻击,这将会是划时代。
可惜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座百米的,甚至是数百米的建筑物,也要从根基,一点点的建设起来。
800料的船只,就是一个起点,赵信心中有众多的想法,可是在这个实验性质的船上面,应用的新技术并不算多。
最先建造的这艘船,整体的形状,是以中国帆船的底子,整个船体没有使用代表着远洋的尖型船底,而是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方形船底。
方形船底,在这个时代来说,具有着一定的先进性,首先同样的体积和材料的前提下,方形船底的载货量更高,在平静湖面或者海面上面,他们相当的平稳。
这个平稳在平静的海面之上,是比较适合的,可是一旦出现风浪的,平行船底因为持水量不深,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在远洋或者是高海情的区域,适合性不好。
历史的发展,总是受到了周围的环境的影响,欧洲的最重要的海洋是的大西洋的,跟绝大部分都是风平浪静的太平洋不同,大西洋常年都有巨大的风浪,要进入到海上航行,必须要足够的适应能力。
尖型和方形,就是两个世界船舶的发展方向,一方更加的适合于载货,而另外一方,则更加适应于海上航行和战舰。
赵信也坚持过,让工匠使用尖型船底,可是工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他甚至不知道尖型船底要怎么做,有什么的效果,如果改用这个,他甚至都无法让的船只成型的。
经过了比较激烈的交锋,最终,赵信妥协了,发展远洋船舶,尖型船底是必须的,欧洲的舰船,已经用世纪历史,证明了他的优越性,后世的无数轮船,同样没有使用方形船底,方形船底只是在湖面和水上公园的普通游览船上使用。
尖型船底,这种改变整个船体形态的做法,没有得到实现,可不代表赵信对于这个实验船没有改变,实际上,在上面,集中的改变非常的多。
比如说,铁制作的龙骨,用于替代木质龙骨,这样可以增加整体的强度,这个工匠没有拒绝的,他本身对于组合龙骨知道的就不多,只能够按照传统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使用的是一个完整木材,然后粘合其他的部分,这种情况下,木质和铁质,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水密舱这种东西,这个工匠也是一知半解,建设起来,只不过是增加工时,定海军对于造船相当的看重,除了他们这些工匠还有帮工之外,还有大量的劳力,增加一些水密舱这不成问题。
实际上,最大的,也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却是帆。
中式硬帆,受风效率高;可以绕桅杆转动,能迎风。硬帆更轻,因为有支持骨,所以帆质量要求很低,就算破了很多洞也没有关系。
软帆主要是横帆和纵帆,横帆虽然受风效率低于中式的硬帆,但是优势是面积能够做得比硬帆大得多,桅杆可以更高。横帆不能逆风行走,要用纵帆。
从同样重同样面积的帆来说硬帆优势大,成本还低很多。不过软帆的船一般帆面积做得非常大,桅杆又高,抵消了这个优势。
使用了几千年的硬帆,突然被改成软帆了,这种冲击不是一般的大,在经过了激烈的争吵,特别是帆的选择上面,简直是争吵不休。
造船这玩意,是最无法取巧的,任何的取巧,带来的都是噩梦,大自然会证明你的船到底有多少,这些是一丝一毫的取巧的余地都没有的。
哪怕是赵信,他的胸中藏着无数21世纪,最顶尖的造船技术,也只能够从最基础开始,一点一滴的灌输,比如说,这个新的船,是目前造船工匠能够制作的最大。
使用了新式的钢龙骨的取代组合龙骨,强度更高,效果更好,水密藏的布置,还有一些铆钉和螺丝的布置,极大的节约了木料的使用,使用丝绸的软帆,也是一个创举的,在帆布没有发明之前,丝绸是最为适合软帆使用。
正是因为无法说服大匠,最终,是选择了妥协,没有激进的全部使用,四座船帆,只用了两座,剩下的两个硬帆,保证软帆没有效果的时候的合理使用。
新的船,就如同融合了各种技术的一个四不像,甚至是主导工匠,都没有这个信心,让这个船能够达到设计的效果。
铁龙骨暂且不说,工匠们虽然不知道这些龙骨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方法建造,可是质量摆在哪里,铁的笑过肯定要木头强很多。
可是软帆这玩意,就不明白了,在一些熟练操纵的水手,怎么也不明白这个软帆为什么会比硬帆效果好。
在物理学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天然的认为,硬质的东西,可以拦住更多的风,而不会知道,软帆可以在同样的高度之下,获得更多的受力面积。
最终,在赵信的强硬之下,还是设立了两个软帆,可是两个硬帆和软帆的结合,让这一个船这么的不伦不类。
跟其他的东西,只要短时间制造出来,就可以判断出他的作用不同,船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出来的,甚至连做出来之后,也需要长时间的海试,找出他的有点和缺点之后的,才能够进行改进。
一个注定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发展,被赵信缩小到了现在的时间范围之中,几乎注定的,要付出很多。
一些变革太多的,不容易接受的,暂时就没有使用,比如说尖型船底,不过赵信也有准备,在最大的800料的船开工兴建了之后,他挑出了另外的两组人,开始尝试着类似的船的建造,因为技术的关系,他们不可能建造800料的,开工的都是80到120料的船,这些船,放在河船上面,还是可以的,可是在海船上面,就真的是小了,蚊子船都不为过。
技术就是这样,如果是大部分都一致看好,那很容易实行,未知的,或者是开创性的方向,这需要验证,这些小船,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
除了大规模的组织人手,进行各种分支的子系统的研究之外,就是为以后做出准备。
在第一个船还在兴建,没有下水之前,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船坞已经开始兴建了。
赵信对于未来,定位非常的准确,800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式帆船,也不是最终的结果,最适合木质帆船系统的西班牙帆船和盖伦船,这会是整个定海军船舶发展的重点,那么稳步发展技术,将一步步的到来。
第一艘是800料,只要稍稍尝试,证明了各个子系统有用之后,融合其他的小型船只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把一切的技术都给吃透之后,就会立刻加码。
第二艘就会增加到2000料,这已经是整个中国比较主流的海船了,排水量达到700吨左右,就算是在西班牙帆船之中,也算是比较主流的类型了。
不过700吨左右的大帆船,或许在航海时代初期,算是比较强大的战舰,可是伴随着海军的发展,更加庞大的战舰层出不穷,到了19世纪中叶,当英国海上主权级出现的时候,确立6级战列舰的理论。
第一级的,是排水量在1500吨以上,拥有100门火炮,其中最少有一大部分,都是10寸口径主炮,这样的战舰才是赵信的终极目标。
所以第三艘3000料,最终会达到这个时代的巅峰的4000料。
这也是正在兴建的船坞的规模,当然了,这些在定海军,在这些造船的工匠眼里,已经足够的庞大的船坞,在赵信看来,还不够大。
在风帆战舰时代,最为巅峰的,以炮的门数为定位的一等战列舰,英国的海上主权级,甚至拥有1500吨的排水量,拥有104门火炮,当百炮齐发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或许,在后世,钢铁战舰的出现,让风帆战舰逐步的落伍,可是在11世纪,甚至未来的几百年之中,这个将会成为重要的所在。
当然了,赵信不但会利用先进的,比如说盖伦船,西班牙帆船这样成熟的风帆战舰的造型,同样的也会利用优点。
哪怕是跟19世纪相比,定海军的冶铁业,无论是钢铁的种类质量,还是产量,都已经完爆了整个19世纪的世界强国,那么钢铁战舰,也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只不过,这需要在风帆战舰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
火炮是天然应该放在战舰上面,相对于移动不便的陆地,超过500公斤的火炮,已经在陆地上难以移动,可是在海上,别说是500公斤,10倍的火炮,同样可以快速的移动,火炮跟战舰富,才是真正珠联璧合的两个方面。
10寸的舰炮,一般炮弹的重量是64磅,按照常用的加农炮150倍到200倍的重量,这样火炮的整体重量大概是5吨。
在坦克没有出现,动力牵引没有出现的时候,别说是5吨这样的庞然大物的,就算是普通的12磅炮,1300磅左右的重量,也是不容易前进的。
除非是提前修好的道路,否则的话,野外的环境下,4匹以上的马,加上十几个人,都不容易移动的。
可是放在船上,不说1等战列舰这样1500吨的大家伙,就算是普通的六等战列舰的,也可以轻松运载着它,快速的移动的。
这个理论,不但在风帆战舰时代,是至理,就算到了钢铁战舰时代,甚至是超级战列舰的时代,也是如此。
当陆军还在180毫米这样口径的火炮之下的时候,战列舰的口径,早已经超过了400毫米,甚至最可怕的,700毫米的舰炮都在研究之中。
只不过,到二战之后,伴随着材料,微电子和制导武器的发展的,火炮开始退出了第一线的战争舞台的,哪怕是材料足以支撑超过1000毫米的大炮,可是跟导弹比起来,这种火炮的效果不高,也就没有研究下去的必要了。
定海军必然要走海洋的这一条路,也必然要发展热武器,那么战舰的发展,将会成为重点,而现在,谁也没有意识到,未来纵横七海的北宋战舰,就在这个被成为简陋的造船厂,开始的发展,并且绽放光芒。
如果可以,赵信当然愿意建设一个北宋最大,最强的战舰,可惜空有无数的图纸,无数的设想,没有一个根基,就没办法实现。
就比如说,赵信如果不是拥有卡牌系统的具现,就无法轻而易举的制造出棱堡,就算是炼铁,也是从改变这个时代的铁匠开始的。
造船也是这样,这些在整个北宋造船上面,几乎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工匠,能够开启800料,已经是赵信不断的拔高的结果了。
造船业,发展到了北宋时代,已经从整体变得专一,河船和海船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方向。
800料,在河船上面,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是在海船上面,却真的不是一个很大的,别说是跟西班牙战舰相比,就算是北宋的最巅峰海船,都有一个不小的差别,4000料是北宋能够建造最大规模的海船,换算成吨位,也不过是1400吨。
800料的海船,不过是240吨左右,跟最小的西班牙帆船相比,还有一两倍的差别。
现在,定海军的造船厂,一切还方兴未艾,能够跌跌撞撞造一个800料的海船,已经够不错了,还是使用的铁龙骨,距离摸索出西班牙帆船的所有子系统,需要的时间更长。
西班牙帆船,是风帆战舰最大成的结果,巨大的桅杆,多层甲板,最多可以容纳80个以上炮门,拥有接近100门的大炮的。
在火炮已经成为海战的主体,更多的火炮代表着更大的攻击力,当100门巨大的火炮,口径大部分都是在10寸左右的时候,百炮齐发,单纯每一个炮弹的重量高达64磅,一次性投射弹药高达6400磅,这几乎是数吨的炮火。
这样的战舰,出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海战来说,将会是决定性的,海边没有任何的建筑物能够抵挡住这样的攻击,这将会是划时代。
可惜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座百米的,甚至是数百米的建筑物,也要从根基,一点点的建设起来。
800料的船只,就是一个起点,赵信心中有众多的想法,可是在这个实验性质的船上面,应用的新技术并不算多。
最先建造的这艘船,整体的形状,是以中国帆船的底子,整个船体没有使用代表着远洋的尖型船底,而是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方形船底。
方形船底,在这个时代来说,具有着一定的先进性,首先同样的体积和材料的前提下,方形船底的载货量更高,在平静湖面或者海面上面,他们相当的平稳。
这个平稳在平静的海面之上,是比较适合的,可是一旦出现风浪的,平行船底因为持水量不深,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在远洋或者是高海情的区域,适合性不好。
历史的发展,总是受到了周围的环境的影响,欧洲的最重要的海洋是的大西洋的,跟绝大部分都是风平浪静的太平洋不同,大西洋常年都有巨大的风浪,要进入到海上航行,必须要足够的适应能力。
尖型和方形,就是两个世界船舶的发展方向,一方更加的适合于载货,而另外一方,则更加适应于海上航行和战舰。
赵信也坚持过,让工匠使用尖型船底,可是工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他甚至不知道尖型船底要怎么做,有什么的效果,如果改用这个,他甚至都无法让的船只成型的。
经过了比较激烈的交锋,最终,赵信妥协了,发展远洋船舶,尖型船底是必须的,欧洲的舰船,已经用世纪历史,证明了他的优越性,后世的无数轮船,同样没有使用方形船底,方形船底只是在湖面和水上公园的普通游览船上使用。
尖型船底,这种改变整个船体形态的做法,没有得到实现,可不代表赵信对于这个实验船没有改变,实际上,在上面,集中的改变非常的多。
比如说,铁制作的龙骨,用于替代木质龙骨,这样可以增加整体的强度,这个工匠没有拒绝的,他本身对于组合龙骨知道的就不多,只能够按照传统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使用的是一个完整木材,然后粘合其他的部分,这种情况下,木质和铁质,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水密舱这种东西,这个工匠也是一知半解,建设起来,只不过是增加工时,定海军对于造船相当的看重,除了他们这些工匠还有帮工之外,还有大量的劳力,增加一些水密舱这不成问题。
实际上,最大的,也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却是帆。
中式硬帆,受风效率高;可以绕桅杆转动,能迎风。硬帆更轻,因为有支持骨,所以帆质量要求很低,就算破了很多洞也没有关系。
软帆主要是横帆和纵帆,横帆虽然受风效率低于中式的硬帆,但是优势是面积能够做得比硬帆大得多,桅杆可以更高。横帆不能逆风行走,要用纵帆。
从同样重同样面积的帆来说硬帆优势大,成本还低很多。不过软帆的船一般帆面积做得非常大,桅杆又高,抵消了这个优势。
使用了几千年的硬帆,突然被改成软帆了,这种冲击不是一般的大,在经过了激烈的争吵,特别是帆的选择上面,简直是争吵不休。
造船这玩意,是最无法取巧的,任何的取巧,带来的都是噩梦,大自然会证明你的船到底有多少,这些是一丝一毫的取巧的余地都没有的。
哪怕是赵信,他的胸中藏着无数21世纪,最顶尖的造船技术,也只能够从最基础开始,一点一滴的灌输,比如说,这个新的船,是目前造船工匠能够制作的最大。
使用了新式的钢龙骨的取代组合龙骨,强度更高,效果更好,水密藏的布置,还有一些铆钉和螺丝的布置,极大的节约了木料的使用,使用丝绸的软帆,也是一个创举的,在帆布没有发明之前,丝绸是最为适合软帆使用。
正是因为无法说服大匠,最终,是选择了妥协,没有激进的全部使用,四座船帆,只用了两座,剩下的两个硬帆,保证软帆没有效果的时候的合理使用。
新的船,就如同融合了各种技术的一个四不像,甚至是主导工匠,都没有这个信心,让这个船能够达到设计的效果。
铁龙骨暂且不说,工匠们虽然不知道这些龙骨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方法建造,可是质量摆在哪里,铁的笑过肯定要木头强很多。
可是软帆这玩意,就不明白了,在一些熟练操纵的水手,怎么也不明白这个软帆为什么会比硬帆效果好。
在物理学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天然的认为,硬质的东西,可以拦住更多的风,而不会知道,软帆可以在同样的高度之下,获得更多的受力面积。
最终,在赵信的强硬之下,还是设立了两个软帆,可是两个硬帆和软帆的结合,让这一个船这么的不伦不类。
跟其他的东西,只要短时间制造出来,就可以判断出他的作用不同,船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出来的,甚至连做出来之后,也需要长时间的海试,找出他的有点和缺点之后的,才能够进行改进。
一个注定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发展,被赵信缩小到了现在的时间范围之中,几乎注定的,要付出很多。
一些变革太多的,不容易接受的,暂时就没有使用,比如说尖型船底,不过赵信也有准备,在最大的800料的船开工兴建了之后,他挑出了另外的两组人,开始尝试着类似的船的建造,因为技术的关系,他们不可能建造800料的,开工的都是80到120料的船,这些船,放在河船上面,还是可以的,可是在海船上面,就真的是小了,蚊子船都不为过。
技术就是这样,如果是大部分都一致看好,那很容易实行,未知的,或者是开创性的方向,这需要验证,这些小船,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
除了大规模的组织人手,进行各种分支的子系统的研究之外,就是为以后做出准备。
在第一个船还在兴建,没有下水之前,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船坞已经开始兴建了。
赵信对于未来,定位非常的准确,800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式帆船,也不是最终的结果,最适合木质帆船系统的西班牙帆船和盖伦船,这会是整个定海军船舶发展的重点,那么稳步发展技术,将一步步的到来。
第一艘是800料,只要稍稍尝试,证明了各个子系统有用之后,融合其他的小型船只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把一切的技术都给吃透之后,就会立刻加码。
第二艘就会增加到2000料,这已经是整个中国比较主流的海船了,排水量达到700吨左右,就算是在西班牙帆船之中,也算是比较主流的类型了。
不过700吨左右的大帆船,或许在航海时代初期,算是比较强大的战舰,可是伴随着海军的发展,更加庞大的战舰层出不穷,到了19世纪中叶,当英国海上主权级出现的时候,确立6级战列舰的理论。
第一级的,是排水量在1500吨以上,拥有100门火炮,其中最少有一大部分,都是10寸口径主炮,这样的战舰才是赵信的终极目标。
所以第三艘3000料,最终会达到这个时代的巅峰的4000料。
这也是正在兴建的船坞的规模,当然了,这些在定海军,在这些造船的工匠眼里,已经足够的庞大的船坞,在赵信看来,还不够大。
在风帆战舰时代,最为巅峰的,以炮的门数为定位的一等战列舰,英国的海上主权级,甚至拥有1500吨的排水量,拥有104门火炮,当百炮齐发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或许,在后世,钢铁战舰的出现,让风帆战舰逐步的落伍,可是在11世纪,甚至未来的几百年之中,这个将会成为重要的所在。
当然了,赵信不但会利用先进的,比如说盖伦船,西班牙帆船这样成熟的风帆战舰的造型,同样的也会利用优点。
哪怕是跟19世纪相比,定海军的冶铁业,无论是钢铁的种类质量,还是产量,都已经完爆了整个19世纪的世界强国,那么钢铁战舰,也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只不过,这需要在风帆战舰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
火炮是天然应该放在战舰上面,相对于移动不便的陆地,超过500公斤的火炮,已经在陆地上难以移动,可是在海上,别说是500公斤,10倍的火炮,同样可以快速的移动,火炮跟战舰富,才是真正珠联璧合的两个方面。
10寸的舰炮,一般炮弹的重量是64磅,按照常用的加农炮150倍到200倍的重量,这样火炮的整体重量大概是5吨。
在坦克没有出现,动力牵引没有出现的时候,别说是5吨这样的庞然大物的,就算是普通的12磅炮,1300磅左右的重量,也是不容易前进的。
除非是提前修好的道路,否则的话,野外的环境下,4匹以上的马,加上十几个人,都不容易移动的。
可是放在船上,不说1等战列舰这样1500吨的大家伙,就算是普通的六等战列舰的,也可以轻松运载着它,快速的移动的。
这个理论,不但在风帆战舰时代,是至理,就算到了钢铁战舰时代,甚至是超级战列舰的时代,也是如此。
当陆军还在180毫米这样口径的火炮之下的时候,战列舰的口径,早已经超过了400毫米,甚至最可怕的,700毫米的舰炮都在研究之中。
只不过,到二战之后,伴随着材料,微电子和制导武器的发展的,火炮开始退出了第一线的战争舞台的,哪怕是材料足以支撑超过1000毫米的大炮,可是跟导弹比起来,这种火炮的效果不高,也就没有研究下去的必要了。
定海军必然要走海洋的这一条路,也必然要发展热武器,那么战舰的发展,将会成为重点,而现在,谁也没有意识到,未来纵横七海的北宋战舰,就在这个被成为简陋的造船厂,开始的发展,并且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