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亲临琉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江口,最少有三十艘大型渔船在这里作业,从最初的三艘,到现在的30艘,出产量高出了10倍,庞大的长江口渔场,也可以支撑30艘渔船的不断捕捞。
从最开始,船多人少,到现在,经过了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已经拥有最少3组的人员。
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之后,除非是大风天气,或者不适合在海上进行捕捞的天气,其他的时间,渔船一直都不停歇的捕捞。
原来,渔船在装满的鱼获之后,会选择回到丁海军,可是现在,伴随着长江口海门的开发,大型的加工企业,可以制造腌鱼,鱼罐头等一系列的产品。
单纯的鱼,要运输起来,并不容易,就算是吨位较大,也不可能全部的利用,加上渔网,机械,还有人员,大部分的空间是没办法运的。
可是货船不一样,把腌鱼腌制完成,然后晒成干,可以减少大量的重量和体积,加工的产品和罐头,更是可以的完美的利用的整个船的空间,特别在大量的运输船的出现之后,更加的不成问题。
30艘支援北伐的船只,在3次运输之后,实际上是在机动之中,可是当时丁海军已经有了30艘船。
一艘1.2万料的渔船,最多就是容纳几百吨的鱼获,可是一艘1.2万料的运输船,可以运输的东西,是渔船的数倍,甚至是十倍,在权衡了效率之下的,大概是20艘运输船,已经能够保障,所有运回到丁海军的鱼获,顺利运回去的。
赵信在完成了汴梁之行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归丁海军的,到现在丁海军的发展,已经处于了一个瓶颈的状态,土地和人口,是制约丁海军发展的最大问题,这一点,就算是有卡牌系统这样可怕的金手指,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赵信只要偶尔关注一下,不让一些重点项目跑偏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让赵信自己来处理的事情,并不多。
赵信这才有功夫,从繁重的政务之中脱身出来,去看一下关于丁海军未来发展的事情。
人口,地盘,这是关系到丁海军未来发展的关键,目前,丁海军借助着各地的商队,把触角深入到了整个北宋,在潜移默化之中移民,目前效果非常好,从这一年开始,几乎每个月的移民人口,都上了一个台阶,预计到了年末,可能总人口会突破500万,过完年之后,在现实作为例子之下,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同样的,赵信也把目标打在了北地的汉人身上,这些北地汉人,受到了辽国多年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习惯,未必会很快的归附到北宋的怀抱,就算是北宋拿下了幽云十六州。
与其还要分功夫去管理,去镇压,倒不如把这些不愿意依附的人,还有俘虏,交给赵信来管理,这样,也是人口的新的增长点。
无论是自然增长,还是从外界的移民,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除非如同元昊那样,直接逼迫和掳掠,那样会造成后遗症。
目前,对于北宋而言,最大的事情是北伐,赵信只要做好后勤,做好支持就好了,而在这样前提下,增加人口,才是最佳的选择。
人口短时间之中,不会产生巨大的变化的,最多是把工作作细,对于一些受到压迫,甚至是穷困潦倒,几乎过不下去的,提供足够多的支持,让他们快点到丁海军来,却不能够大规模的,集中化的,丁海军的发展还很稚嫩,还没有这个能力,真正跟北宋正面对抗。
人口没办法了,土地就是一个的关键性的地方。
丁海军的土地,也就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连百里候都不如的,可是北宋,甚至是过去中国,对于岛屿的不重视,让赵信找到了机会。
登陆琉球,拿下了一片基地之后的,等于说是领土的扩张。
从占据琉球到现在,已经有了几个月的时间了,从第一批的上岛,再到战争,到现在,第二批的人员和支持,源源不断的上去,等于说已经开疆裂土了。
船只安全上面的问题,如果是乘坐着以前的中国式帆船,赵信绝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前往琉球,可是现在,大量西式帆船的完成,在高海清的条件下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这样提供了足够的安全。
赵信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还是冒险去一次,他所了解的琉球,都是后世新闻之中,后世因为历史的原因,台湾的人口极为的稠密,经济也发达,可是这个时代,哪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虽然,几乎每周,都有关于台湾的消息传来,陆陆续续,选拔上岛的人员也超过了10万了,物资更是不遗余力的,可是没有上岛亲眼看看,他还是多多少少不放心。
在没有继续扩张的前提下,目前琉球已经是丁海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更远的海南,跟琉球差不多,甚至平地更多,可是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而北方,是未来两三年之后的事情,更加需要放在一边,用5年的时间,让琉球变成一个稳定的工农业基地,以保证未来的不停扩张,这才是稳定丁海军根基的做法的。
陆上,走京杭大运河抵达长江口,用的时间并不算长,在长江口换成的大型运输船的,这一次去琉球,赵信是专门,也是顺带,他搭乘的是专门用于琉球补给的一个船队。
这个船队一共有5艘商船组成,他们专门把长江口捕捞的这些鱼获,还有从长江流域购买的物资和粮食,运输到琉球的。
同样的船队还有一个,那是直接从丁海军到琉球的,主要是人员和一些必要的设备,在北宋可以自产的物资,哪怕价格贵一点,也不通过丁海军运输,原因很简单,运力不够。
从江南运输,不但更近,也不占据人口,琉球的重要性,在目前的丁海军的发展方略上面,是第一序列,这种情况下,不太适合外来的移民前来。
必须要在丁海军工作一两年以上,从各方面评估,已经是忠于丁海军的人员之中,挑选愿意去的。
在一年之内,会逐步的增加,当总人口开始超过50万的时候,才会有选择的,让一些新加入丁海军的人员上来。
未来,丁海军本身,会从一个全面性发展的,逐步的转向研究,军事,还有航海,琉球则负责生产力方面,几乎大部分的工厂,都会逐步的转移到琉球。
相对于狭小,几乎无险可守的丁海军,琉球更具备发展的根基。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未雨绸缪的想法,实际上,在火炮已经出现了,哪怕是老式的青铜火炮,哪怕使用的是黑火药和硝化棉结合,火器的威力,已经让的丁海军形成了代差,只要不是丁海军本身的疏忽,人海战术,对于丁海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
面对着火炮,没有任何的集群冲锋,能够起到作用的,就拿这个时代,所向无敌的重骑兵来说的,面对着火炮的攻击,他们几乎就是一个靶子。
通过小船,上到了大船之上,这是从海门开出的船只,本应该在大半天之前,就扭头向下的,却不得不在这里停留。
不过,在这个船上,赵信却意外的看到了一个人,薛玉。
作为留守丁海军最高的将领,薛玉实际上相当的无聊,丁海军没有多少军事行动的,最多,就是训练,所以,在北宋北伐的时候,他请缨而出。
现在的他,本应该在北方,渤海附近的,保障山海关和辽东半岛的,他怎么到了这里。
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山海关方向,已经完成了6座棱堡的建设,已经把3个缺口堵得是相当严密了,在山海关方向,因为辽兴宗的御驾亲征,继续加强山海关,又兴建了两个棱堡。
这两个,可不是之前那样,为了紧急堵住关口,用最快速的修建的。
这种棱堡,只拥有棱堡基本的防御,就连高度也才20米左右,一些建在高山上面的堡垒,可能都接近这个。
后来修建的两个,是在前面两个的基础上,在合理的位置,修建的真正的棱堡,光是高度就是30米以上,体积和防御能力,更是大上了几倍。
一加一并不一定等于二,合理的布局,甚至会大于2,当这两个棱堡完成修建的时候,4个棱堡会把整个山海关防护的水泄不通,不但堵住了缺口,对任何方向,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为所有的行动都是秘密的行动,辽国根本没有意识到,偷袭辽东半岛的是宋人的,因为短暂的交战,并没有暴露身份的,他们也就没有意识到,北宋的攻击目标的,丝毫都没有注意到山海关这边的变化。
同样的,辽兴宗动用了25万大军,加上留在东京的军队,总计超过了40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种谔能够对付的极限了,甚至这么庞大的兵力,让辽东半岛能够回旋的余地都不大了的。
辽东半岛的面积并不大,也就是三四万的样子,也就是台湾和海南岛的面积的,比起内陆的任何一个省都要小的多的,这样的面积,对于骑兵大范围的机动来说,并不适合。
种谔在得到了枢密院的提醒之后,思考再三,决定继续向北,顺着白山黑水,一路的向北,去体味一下东北的风光,等到把辽兴宗的主力,调动的团团转之后,再回来。
对于此,薛玉除了佩服之外,就没有别的可以做的,这样的一个调动,最起码,要1个月,两个方面,都不需要的他,听说了的赵信要前往琉球,这就调动了一艘快船过来。
因为北伐的关系,丁海军专门派遣了2艘快船,用于北方的情报和信息传递,这些船多是传递信息,可是只要是船,就能够载人,关键是人多人少,舒服不舒服的问题。
为了最快的时间过来,再加上海船不可能调动,必须要留在渤海,应对变数,只能够少数人过来,选择这些快船是最好。
对于薛玉的解释,赵信也有些无奈,好在,薛玉也不是被任命负责运输的,他只是静极思动,想过去看看,整个船队另外有人负责,再加上薛玉跟孙吉之间的关系,过去看看也可以。
多了薛玉这个意外,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一队五艘船,开始向深海航行。
琉球,毕竟有些遥远,哪怕是从长江口出发,也最少有900公里以上的海上距离,换算成海里的话,是500海里。
季风也算照顾,不是直接的风向,却也给与了不低的船速,平均时速超过了9节,也就是说,一天可以航行一百海里以上。
因为赵信的关系,只是在深海航行,到了夜间的时候,不会继续航行,而是选择在岸边停靠,这样安全有保证,花费了6天的时间,抵达了福州,在福州新开辟的港口,修整了两天,跟随着另外两只船队,一共组成了20艘大船,300艘小船的巨大船队,开始前往琉球。
到了福州之后,就简单很多,这个海峡相对比较的平稳,比起其他的外海,要好很多,又是经过了测算,不会有大规模的风暴出现,同样的庞大的船队也是如此。
海水逐步的变深,然后又渐渐的变浅,因为没有走澎湖线,是直达的,中间没有经过几个岛屿,差不多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早晨出发,接近傍晚的时候,才看到了庞大的陆地。
在一览无遗的海面之上,看到陆地,这种感觉的不同,相对于赵信的平静,其他的船长和船夫们,可是紧张的要命。
能够执行这一条航线的,都是丁海军最值得信任的,他们对于丁海军的情况,也了解的最多,整个丁海军,几乎都是赵信一手缔造的,几百万人,加上可怕的财富,赵信要是出点什么问题,那么乱子可就大了。
台北港在望,几个月的发展,在清理掉了土著们的威胁之后,第一个的修筑和扩建的就是台北港,万料大船,可以直接的停靠,同样增加了效率,各种运来的物资,也可以迅速的装卸,投入到了琉球的建设之中的。
长江口,最少有三十艘大型渔船在这里作业,从最初的三艘,到现在的30艘,出产量高出了10倍,庞大的长江口渔场,也可以支撑30艘渔船的不断捕捞。
从最开始,船多人少,到现在,经过了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已经拥有最少3组的人员。
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之后,除非是大风天气,或者不适合在海上进行捕捞的天气,其他的时间,渔船一直都不停歇的捕捞。
原来,渔船在装满的鱼获之后,会选择回到丁海军,可是现在,伴随着长江口海门的开发,大型的加工企业,可以制造腌鱼,鱼罐头等一系列的产品。
单纯的鱼,要运输起来,并不容易,就算是吨位较大,也不可能全部的利用,加上渔网,机械,还有人员,大部分的空间是没办法运的。
可是货船不一样,把腌鱼腌制完成,然后晒成干,可以减少大量的重量和体积,加工的产品和罐头,更是可以的完美的利用的整个船的空间,特别在大量的运输船的出现之后,更加的不成问题。
30艘支援北伐的船只,在3次运输之后,实际上是在机动之中,可是当时丁海军已经有了30艘船。
一艘1.2万料的渔船,最多就是容纳几百吨的鱼获,可是一艘1.2万料的运输船,可以运输的东西,是渔船的数倍,甚至是十倍,在权衡了效率之下的,大概是20艘运输船,已经能够保障,所有运回到丁海军的鱼获,顺利运回去的。
赵信在完成了汴梁之行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归丁海军的,到现在丁海军的发展,已经处于了一个瓶颈的状态,土地和人口,是制约丁海军发展的最大问题,这一点,就算是有卡牌系统这样可怕的金手指,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赵信只要偶尔关注一下,不让一些重点项目跑偏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让赵信自己来处理的事情,并不多。
赵信这才有功夫,从繁重的政务之中脱身出来,去看一下关于丁海军未来发展的事情。
人口,地盘,这是关系到丁海军未来发展的关键,目前,丁海军借助着各地的商队,把触角深入到了整个北宋,在潜移默化之中移民,目前效果非常好,从这一年开始,几乎每个月的移民人口,都上了一个台阶,预计到了年末,可能总人口会突破500万,过完年之后,在现实作为例子之下,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同样的,赵信也把目标打在了北地的汉人身上,这些北地汉人,受到了辽国多年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习惯,未必会很快的归附到北宋的怀抱,就算是北宋拿下了幽云十六州。
与其还要分功夫去管理,去镇压,倒不如把这些不愿意依附的人,还有俘虏,交给赵信来管理,这样,也是人口的新的增长点。
无论是自然增长,还是从外界的移民,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除非如同元昊那样,直接逼迫和掳掠,那样会造成后遗症。
目前,对于北宋而言,最大的事情是北伐,赵信只要做好后勤,做好支持就好了,而在这样前提下,增加人口,才是最佳的选择。
人口短时间之中,不会产生巨大的变化的,最多是把工作作细,对于一些受到压迫,甚至是穷困潦倒,几乎过不下去的,提供足够多的支持,让他们快点到丁海军来,却不能够大规模的,集中化的,丁海军的发展还很稚嫩,还没有这个能力,真正跟北宋正面对抗。
人口没办法了,土地就是一个的关键性的地方。
丁海军的土地,也就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连百里候都不如的,可是北宋,甚至是过去中国,对于岛屿的不重视,让赵信找到了机会。
登陆琉球,拿下了一片基地之后的,等于说是领土的扩张。
从占据琉球到现在,已经有了几个月的时间了,从第一批的上岛,再到战争,到现在,第二批的人员和支持,源源不断的上去,等于说已经开疆裂土了。
船只安全上面的问题,如果是乘坐着以前的中国式帆船,赵信绝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前往琉球,可是现在,大量西式帆船的完成,在高海清的条件下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这样提供了足够的安全。
赵信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还是冒险去一次,他所了解的琉球,都是后世新闻之中,后世因为历史的原因,台湾的人口极为的稠密,经济也发达,可是这个时代,哪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虽然,几乎每周,都有关于台湾的消息传来,陆陆续续,选拔上岛的人员也超过了10万了,物资更是不遗余力的,可是没有上岛亲眼看看,他还是多多少少不放心。
在没有继续扩张的前提下,目前琉球已经是丁海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更远的海南,跟琉球差不多,甚至平地更多,可是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而北方,是未来两三年之后的事情,更加需要放在一边,用5年的时间,让琉球变成一个稳定的工农业基地,以保证未来的不停扩张,这才是稳定丁海军根基的做法的。
陆上,走京杭大运河抵达长江口,用的时间并不算长,在长江口换成的大型运输船的,这一次去琉球,赵信是专门,也是顺带,他搭乘的是专门用于琉球补给的一个船队。
这个船队一共有5艘商船组成,他们专门把长江口捕捞的这些鱼获,还有从长江流域购买的物资和粮食,运输到琉球的。
同样的船队还有一个,那是直接从丁海军到琉球的,主要是人员和一些必要的设备,在北宋可以自产的物资,哪怕价格贵一点,也不通过丁海军运输,原因很简单,运力不够。
从江南运输,不但更近,也不占据人口,琉球的重要性,在目前的丁海军的发展方略上面,是第一序列,这种情况下,不太适合外来的移民前来。
必须要在丁海军工作一两年以上,从各方面评估,已经是忠于丁海军的人员之中,挑选愿意去的。
在一年之内,会逐步的增加,当总人口开始超过50万的时候,才会有选择的,让一些新加入丁海军的人员上来。
未来,丁海军本身,会从一个全面性发展的,逐步的转向研究,军事,还有航海,琉球则负责生产力方面,几乎大部分的工厂,都会逐步的转移到琉球。
相对于狭小,几乎无险可守的丁海军,琉球更具备发展的根基。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未雨绸缪的想法,实际上,在火炮已经出现了,哪怕是老式的青铜火炮,哪怕使用的是黑火药和硝化棉结合,火器的威力,已经让的丁海军形成了代差,只要不是丁海军本身的疏忽,人海战术,对于丁海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
面对着火炮,没有任何的集群冲锋,能够起到作用的,就拿这个时代,所向无敌的重骑兵来说的,面对着火炮的攻击,他们几乎就是一个靶子。
通过小船,上到了大船之上,这是从海门开出的船只,本应该在大半天之前,就扭头向下的,却不得不在这里停留。
不过,在这个船上,赵信却意外的看到了一个人,薛玉。
作为留守丁海军最高的将领,薛玉实际上相当的无聊,丁海军没有多少军事行动的,最多,就是训练,所以,在北宋北伐的时候,他请缨而出。
现在的他,本应该在北方,渤海附近的,保障山海关和辽东半岛的,他怎么到了这里。
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山海关方向,已经完成了6座棱堡的建设,已经把3个缺口堵得是相当严密了,在山海关方向,因为辽兴宗的御驾亲征,继续加强山海关,又兴建了两个棱堡。
这两个,可不是之前那样,为了紧急堵住关口,用最快速的修建的。
这种棱堡,只拥有棱堡基本的防御,就连高度也才20米左右,一些建在高山上面的堡垒,可能都接近这个。
后来修建的两个,是在前面两个的基础上,在合理的位置,修建的真正的棱堡,光是高度就是30米以上,体积和防御能力,更是大上了几倍。
一加一并不一定等于二,合理的布局,甚至会大于2,当这两个棱堡完成修建的时候,4个棱堡会把整个山海关防护的水泄不通,不但堵住了缺口,对任何方向,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为所有的行动都是秘密的行动,辽国根本没有意识到,偷袭辽东半岛的是宋人的,因为短暂的交战,并没有暴露身份的,他们也就没有意识到,北宋的攻击目标的,丝毫都没有注意到山海关这边的变化。
同样的,辽兴宗动用了25万大军,加上留在东京的军队,总计超过了40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种谔能够对付的极限了,甚至这么庞大的兵力,让辽东半岛能够回旋的余地都不大了的。
辽东半岛的面积并不大,也就是三四万的样子,也就是台湾和海南岛的面积的,比起内陆的任何一个省都要小的多的,这样的面积,对于骑兵大范围的机动来说,并不适合。
种谔在得到了枢密院的提醒之后,思考再三,决定继续向北,顺着白山黑水,一路的向北,去体味一下东北的风光,等到把辽兴宗的主力,调动的团团转之后,再回来。
对于此,薛玉除了佩服之外,就没有别的可以做的,这样的一个调动,最起码,要1个月,两个方面,都不需要的他,听说了的赵信要前往琉球,这就调动了一艘快船过来。
因为北伐的关系,丁海军专门派遣了2艘快船,用于北方的情报和信息传递,这些船多是传递信息,可是只要是船,就能够载人,关键是人多人少,舒服不舒服的问题。
为了最快的时间过来,再加上海船不可能调动,必须要留在渤海,应对变数,只能够少数人过来,选择这些快船是最好。
对于薛玉的解释,赵信也有些无奈,好在,薛玉也不是被任命负责运输的,他只是静极思动,想过去看看,整个船队另外有人负责,再加上薛玉跟孙吉之间的关系,过去看看也可以。
多了薛玉这个意外,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一队五艘船,开始向深海航行。
琉球,毕竟有些遥远,哪怕是从长江口出发,也最少有900公里以上的海上距离,换算成海里的话,是500海里。
季风也算照顾,不是直接的风向,却也给与了不低的船速,平均时速超过了9节,也就是说,一天可以航行一百海里以上。
因为赵信的关系,只是在深海航行,到了夜间的时候,不会继续航行,而是选择在岸边停靠,这样安全有保证,花费了6天的时间,抵达了福州,在福州新开辟的港口,修整了两天,跟随着另外两只船队,一共组成了20艘大船,300艘小船的巨大船队,开始前往琉球。
到了福州之后,就简单很多,这个海峡相对比较的平稳,比起其他的外海,要好很多,又是经过了测算,不会有大规模的风暴出现,同样的庞大的船队也是如此。
海水逐步的变深,然后又渐渐的变浅,因为没有走澎湖线,是直达的,中间没有经过几个岛屿,差不多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早晨出发,接近傍晚的时候,才看到了庞大的陆地。
在一览无遗的海面之上,看到陆地,这种感觉的不同,相对于赵信的平静,其他的船长和船夫们,可是紧张的要命。
能够执行这一条航线的,都是丁海军最值得信任的,他们对于丁海军的情况,也了解的最多,整个丁海军,几乎都是赵信一手缔造的,几百万人,加上可怕的财富,赵信要是出点什么问题,那么乱子可就大了。
台北港在望,几个月的发展,在清理掉了土著们的威胁之后,第一个的修筑和扩建的就是台北港,万料大船,可以直接的停靠,同样增加了效率,各种运来的物资,也可以迅速的装卸,投入到了琉球的建设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