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山海关,四座庞大的棱堡,已经竖立起来了,前面的两个稍稍小一点的,只有20米左右的棱堡,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完工了,而现在,最后的两个,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跟前方的两个不同的是,后面的这两个,是完整版的棱堡,整个的高度在39米左右,不但高度上面增加了接近一倍,就连整个面积,也大了许多。
这是为了压力而兴建的,目前,基本上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一些附属的设备,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因为外围的主体已经完成,又是在战区,不可能开放式的施工,哪怕是这样完整版的棱堡,也会考虑,先把外围的防御设施给弄好了之后,再进行加强。
所以,此时此刻,根本就看不到的施工人员,差不多1200位工人,正在内部紧张施工,而所有的材料和原料,都已经运送进来了,只要再过7天的时间,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
昨天,来自丁海军的商船,带来了最后一批的补给,也带来了一些绝密的消息,北伐即将开始,他们必须做好拦截的准备。
从昨天接到了这个信息开始,整个棱堡上面,就紧张了起来,最少有8组人,分别的在棱堡的巅峰,还有周围的高地,观察周围的一切,防止被偷袭。
这样长时间的监控,是非常枯燥的,可是对于一个侦查人员来说,比起之前好了很多,超高倍数的望远镜,可以让空间缩短,放大10倍,甚至是20倍的影像,可以清晰的看到20,甚至是40里之外,除非到了必须探查的时候,不会随便的派出探马。
本以为,今天,又是一个平静的一天,在山海关一处合适的高地上面观察的侦察兵,突然的看到远方,官道之上,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似乎是七八个快马在奔驰。
在望远镜的帮助下,在没有遮挡的平原上面,高度几乎代表着观测范围的提升,这个只有300多米高的小山,位置非常好,特别是对于官道这里,几乎一览无遗,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最少50里之外。
这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了,在战争时候,一些精确控制的夜不收,他们控制的范围,也是在这个区域之中,现在,只要一个高倍度的望远镜的。
用望远镜再三的确认,特别是从上面,辨别出了属于辽军明显的服饰特点之后,侦察兵迅速的汇报。
在没有无线电,没有远距离对讲设施的时候,能够做到的,也就是信号。
类似的信号,曾经在长城上面使用过,也在庞大的帝国之中使用,白天用狼烟,夜晚用烽火台,借助着视力,可以在短时间,传送几十里之外,只要有固定的一些信号,可以传递一些的简单的东西,这也就是古代,最为快捷的报讯方式。
比如说发现游牧民族的攻击,一根狼烟是1万人,三根狼烟就是3万人,等等简单的讯息,可以让中枢尽可能早的掌握这些情况。
没有望远镜的时候,这样的远距离传送,只能够传送简单的消息,必须是烽火,狼烟这种,在远距离就能够辨别的清楚的。
可是有了望远镜之后,只要是在白天,就可以远距离的传送,并且相当的清楚。
比如现在,当侦查员发现有辽骑到达,在认真的观察清楚之后,就可以告知身后的信息员,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信息员会用旗语告知总部,到底发现了什么。
旗子挥动的不同方位,动作,可以代表了大量的信息,最终,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话。
当旗子连续的挥动了两三次,并且得到了对面的回应之后,信息员这才停下来,此时,快马奔腾的辽骑不过是走了几百米。
50里的范围,就算是对快马奔腾来说,也需要一两刻钟的时间,这对于早已经准备完毕的山海关部队,这个时间足够了。
1000多位长弓手,迅速的到达了棱堡的上方,他们是目前棱堡全部的长弓手的,而仅有的一些马和侦查力量,也同时做好了准备。
长弓的长处是防御作战,他可以在敌人攻击棱堡的时候,起到很强的防御作用,可是追击就不太擅长了,真的当辽骑逃出了射程,他们就只能够干看着。
在整个计划之中,山海关还有其他的几个关卡,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挡在关口,两侧都是如此,这些辽骑不知道是干什么,可是只有杀掉才能够延缓被发现。
这些辽骑,是折津府派出来的信使,他们的马更快,也更加加紧,所以跑的比较快,可是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山海关这里有敌人。
因为角度的关系,他们要到15里左右,才会看到山海关前面竖起的高大建筑,可是就算是看到了,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是敌人。
开玩笑的,敌后作战,还是跑到敌后建设固定的防御工事,这就算是在几百年后的,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都很少,更别说北宋这个时代的,连上层指挥作战的将军,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别说这些底层传讯的信使,他们之中,有一部分,连字都不认识。
宋军严格的按照纪律,全部都躲在了视线之外,棱堡独特的造型,让他们稍稍的趴下,就可以遮挡住自身,棱堡直上直下的结构,再加上内敛,一丝一毫的杀机都没有显现,辽骑居然没有停留,直接的冲过去。
在辽骑看来,这个似乎是四个建筑物,而在中间,没有什么遮挡,他们可以快速的通过。
实际上,就算是没有遮挡,四个棱堡也巧妙的布局的,要想通过这里,不是直接冲出去,而是需要绕行,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暴露在棱堡的攻击前面,更长的时间。
一方有心,一方无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必然的,甚至连有限的骑兵都没有动用,制动用了4个百人方阵,不足半盏茶的时间,一共9个信使,就被射杀在了棱堡之下。
清理战场,打扫痕迹,因为有侦查力量的存在,他们不担心,有辽骑跑到近处,只要把这里给清理一番,就又可以充当陷阱。
开张了之后,之后,陆陆续续的有辽骑过来,从下午到晚上,差不多干掉了四五十位,到了夜间,因为没有夜间成像和夜视镜,没办法看远,而且禁军他们也不是丁海军,他们夜盲症的比例还是有的,还不少,所以,就没有再动手。
不过,在关卡之间的通道上面,他们还是布置了一些陷阱,铁丝网之类,还真别说,真的起到了作用,第二天,他们在陷阱和铁丝网上,找到了8具尸体,活捉了4个。
山海关,这是从折津府到中京最近的路之一,所以派出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从这里经过,也有从另外的两个地方经过的,可是无一例外,全部都被干掉,派出去的100个信使,没有一个通过了关卡,几乎都被干掉了,只剩下几个漏网之鱼。
他们是幸运的看到了,那些通过的人,最终的惨状,犹豫之后,就退了回来,不选择关卡通过,而是选择了翻山。
山海关这里,在明朝时期,是最重要的关口,满清何等的强悍,在明朝九边颓废的时候,都只能够绕道关口,从山西入关,可想而知这里的防御强度。
再放弃了关口,选择爬山之后,他们也就没有了威胁了,单凭脚的话,绵绵的山脉,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最终100位信使,抵达中京的,一共有5个人,可是最早的一个人,是在30天之后抵达中京的,他是很幸运,碰到了在部队服役的同乡,这才通过部队的渠道,逐级上报,并且获得了一匹马,其他的几个,倒霉一点的,被当做逃兵,被干掉了,还有一个,在三个月之后,这才抵达。
阻截了信息,代表着对于折津府的围困的实际上进行的,此时此刻,守卫在折津府的契丹贵族,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为了保险,派出的100多位信使,在山海关的附近,就被阻挡了,几乎没有越过的,他所希望的援军,最少在一个月之内,是不可能的。
折津府城下,守将远远看着,在距离折津府差不多3里的地方北宋兴建的大营,因为有了各种工具,还有水泥这样的存在,构筑大营的速度非常快,在基本的钢铁构成了大营的骨干之后,剩下的就是简单的填充。
而在下面,一条长长的地道也开始挖掘,3里虽然有些远,却比较的安全,最少说最初的时候,不必会被辽军发现。
此时此刻,还没有彻底的控制折津府,后续的兵力没有抵达,营垒也没有修建完成,一旦被发现,辽军甚至可以通过其他的城门,调动的骑兵过来进行破坏,那样会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守将也非常郁闷,底下的宋军明显是准备扎长庄,跟他打消耗战的,到底是什么,给宋军如此大的底气,为什么敢于在辽国腹地这么久,他们发疯了么?
以辽国对北宋的优势,哪怕对方宋军明显人多的前提下,守将都没有想过要走,折津府的城墙,还有辽军的战斗力,给了他底气。
只要守住了折津府,这一批宋军,就会成为他的战利品,守将如是的想。
一共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各种的机械的帮助下,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狄青完成了营垒的修筑,这完全是最高标准的营垒,或许唯一比不过的,就是棱堡了,甚至以前,北宋的府一级的城墙,都未必有这个营垒坚固。
派遣了1000左右的守军,守住了营垒,然后,狄青再一次的分成两个部分,继续构筑营垒。
狄青的所有动作,都是摆在当面的,除了挖掘地道,剩下的,就没有掩饰,守将更加郁闷了,摆明了,宋军是为了打持久战,争取把折津府的围住,可是他为什么这么自信,以辽国骑兵的速度,只要中京得到报讯,肯定会有大军过来,这批宋军再怎么的强悍,也会被围歼在这里。
又过了几天,4个营垒完成了,几乎把折津府围住了一半,接下来,又是新的营垒完成,不过当天的下午,又出现了一点的变化,又是大批的宋军到来。
这部分的宋军,是被狄青放在后面的后续部队,前面的5万人是精锐,是主战部队,他们的马的普及率相当的高,几乎人均一马,有些部分,还有两马或者三马,可是后勤部队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有不到1.5万匹马,这样的比例,在北宋军队之中,已经算高的了,所以这部分的部队,他们的行进速度,也超过了普通的禁军,可是200多里的距离,依然是落后了3天多才抵达。
10万大军云集在折津府的城下,还修筑了4个营地,这就让狄青放心,索性分成了4个部分,一起修筑营垒,把整个折津府的8个城门,8个方向,全部都堵起来。
辽军眼睁睁的看着,4个部分同时开工,却没有什么办法,就目前远远观察的结果,每一个部分都有2万人以上,还有其他部分的呼应。
折津府有1.5万军队,目前征发了接近2万壮丁,可惜这部分的壮丁,守城还是可以的,出战是不可能的。
满打满算,手中能够动用的兵力,超过5000,却不到1万,或许之前,在狄青立足未稳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进行攻击,可是现在,10万大军盘踞在折津府,他这个时候,任何的举动,都必须要谨慎,一旦出击失败,被对方消耗,哪怕是5000干掉对方一万,对于折津府来说,而言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出兵的念头被打消了,可是心中憋着那股气,却喷不出去的,最关键的是,这都多长时间了,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难道,中京和辽庭真的不知道,宋军都威逼到这个程度了。
狄青当然不会大大咧咧的分成4个部分,建立营垒,其实,在分成4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大概有5000精锐,一直都在等待着,一旦辽军出城,他们会上前进行阻挡,并且拖住辽军,在周围的支援之下,围歼他。
可惜辽将太稳重了,并没有上当,这就丧失了削弱对方的机会,不过无所谓,当8个营垒建成,最少4条地道开始挖掘之后,折津府的命运,是已经注定的了。
山海关,四座庞大的棱堡,已经竖立起来了,前面的两个稍稍小一点的,只有20米左右的棱堡,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完工了,而现在,最后的两个,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跟前方的两个不同的是,后面的这两个,是完整版的棱堡,整个的高度在39米左右,不但高度上面增加了接近一倍,就连整个面积,也大了许多。
这是为了压力而兴建的,目前,基本上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一些附属的设备,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因为外围的主体已经完成,又是在战区,不可能开放式的施工,哪怕是这样完整版的棱堡,也会考虑,先把外围的防御设施给弄好了之后,再进行加强。
所以,此时此刻,根本就看不到的施工人员,差不多1200位工人,正在内部紧张施工,而所有的材料和原料,都已经运送进来了,只要再过7天的时间,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
昨天,来自丁海军的商船,带来了最后一批的补给,也带来了一些绝密的消息,北伐即将开始,他们必须做好拦截的准备。
从昨天接到了这个信息开始,整个棱堡上面,就紧张了起来,最少有8组人,分别的在棱堡的巅峰,还有周围的高地,观察周围的一切,防止被偷袭。
这样长时间的监控,是非常枯燥的,可是对于一个侦查人员来说,比起之前好了很多,超高倍数的望远镜,可以让空间缩短,放大10倍,甚至是20倍的影像,可以清晰的看到20,甚至是40里之外,除非到了必须探查的时候,不会随便的派出探马。
本以为,今天,又是一个平静的一天,在山海关一处合适的高地上面观察的侦察兵,突然的看到远方,官道之上,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似乎是七八个快马在奔驰。
在望远镜的帮助下,在没有遮挡的平原上面,高度几乎代表着观测范围的提升,这个只有300多米高的小山,位置非常好,特别是对于官道这里,几乎一览无遗,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最少50里之外。
这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了,在战争时候,一些精确控制的夜不收,他们控制的范围,也是在这个区域之中,现在,只要一个高倍度的望远镜的。
用望远镜再三的确认,特别是从上面,辨别出了属于辽军明显的服饰特点之后,侦察兵迅速的汇报。
在没有无线电,没有远距离对讲设施的时候,能够做到的,也就是信号。
类似的信号,曾经在长城上面使用过,也在庞大的帝国之中使用,白天用狼烟,夜晚用烽火台,借助着视力,可以在短时间,传送几十里之外,只要有固定的一些信号,可以传递一些的简单的东西,这也就是古代,最为快捷的报讯方式。
比如说发现游牧民族的攻击,一根狼烟是1万人,三根狼烟就是3万人,等等简单的讯息,可以让中枢尽可能早的掌握这些情况。
没有望远镜的时候,这样的远距离传送,只能够传送简单的消息,必须是烽火,狼烟这种,在远距离就能够辨别的清楚的。
可是有了望远镜之后,只要是在白天,就可以远距离的传送,并且相当的清楚。
比如现在,当侦查员发现有辽骑到达,在认真的观察清楚之后,就可以告知身后的信息员,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信息员会用旗语告知总部,到底发现了什么。
旗子挥动的不同方位,动作,可以代表了大量的信息,最终,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话。
当旗子连续的挥动了两三次,并且得到了对面的回应之后,信息员这才停下来,此时,快马奔腾的辽骑不过是走了几百米。
50里的范围,就算是对快马奔腾来说,也需要一两刻钟的时间,这对于早已经准备完毕的山海关部队,这个时间足够了。
1000多位长弓手,迅速的到达了棱堡的上方,他们是目前棱堡全部的长弓手的,而仅有的一些马和侦查力量,也同时做好了准备。
长弓的长处是防御作战,他可以在敌人攻击棱堡的时候,起到很强的防御作用,可是追击就不太擅长了,真的当辽骑逃出了射程,他们就只能够干看着。
在整个计划之中,山海关还有其他的几个关卡,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挡在关口,两侧都是如此,这些辽骑不知道是干什么,可是只有杀掉才能够延缓被发现。
这些辽骑,是折津府派出来的信使,他们的马更快,也更加加紧,所以跑的比较快,可是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山海关这里有敌人。
因为角度的关系,他们要到15里左右,才会看到山海关前面竖起的高大建筑,可是就算是看到了,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是敌人。
开玩笑的,敌后作战,还是跑到敌后建设固定的防御工事,这就算是在几百年后的,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都很少,更别说北宋这个时代的,连上层指挥作战的将军,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别说这些底层传讯的信使,他们之中,有一部分,连字都不认识。
宋军严格的按照纪律,全部都躲在了视线之外,棱堡独特的造型,让他们稍稍的趴下,就可以遮挡住自身,棱堡直上直下的结构,再加上内敛,一丝一毫的杀机都没有显现,辽骑居然没有停留,直接的冲过去。
在辽骑看来,这个似乎是四个建筑物,而在中间,没有什么遮挡,他们可以快速的通过。
实际上,就算是没有遮挡,四个棱堡也巧妙的布局的,要想通过这里,不是直接冲出去,而是需要绕行,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暴露在棱堡的攻击前面,更长的时间。
一方有心,一方无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必然的,甚至连有限的骑兵都没有动用,制动用了4个百人方阵,不足半盏茶的时间,一共9个信使,就被射杀在了棱堡之下。
清理战场,打扫痕迹,因为有侦查力量的存在,他们不担心,有辽骑跑到近处,只要把这里给清理一番,就又可以充当陷阱。
开张了之后,之后,陆陆续续的有辽骑过来,从下午到晚上,差不多干掉了四五十位,到了夜间,因为没有夜间成像和夜视镜,没办法看远,而且禁军他们也不是丁海军,他们夜盲症的比例还是有的,还不少,所以,就没有再动手。
不过,在关卡之间的通道上面,他们还是布置了一些陷阱,铁丝网之类,还真别说,真的起到了作用,第二天,他们在陷阱和铁丝网上,找到了8具尸体,活捉了4个。
山海关,这是从折津府到中京最近的路之一,所以派出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从这里经过,也有从另外的两个地方经过的,可是无一例外,全部都被干掉,派出去的100个信使,没有一个通过了关卡,几乎都被干掉了,只剩下几个漏网之鱼。
他们是幸运的看到了,那些通过的人,最终的惨状,犹豫之后,就退了回来,不选择关卡通过,而是选择了翻山。
山海关这里,在明朝时期,是最重要的关口,满清何等的强悍,在明朝九边颓废的时候,都只能够绕道关口,从山西入关,可想而知这里的防御强度。
再放弃了关口,选择爬山之后,他们也就没有了威胁了,单凭脚的话,绵绵的山脉,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最终100位信使,抵达中京的,一共有5个人,可是最早的一个人,是在30天之后抵达中京的,他是很幸运,碰到了在部队服役的同乡,这才通过部队的渠道,逐级上报,并且获得了一匹马,其他的几个,倒霉一点的,被当做逃兵,被干掉了,还有一个,在三个月之后,这才抵达。
阻截了信息,代表着对于折津府的围困的实际上进行的,此时此刻,守卫在折津府的契丹贵族,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为了保险,派出的100多位信使,在山海关的附近,就被阻挡了,几乎没有越过的,他所希望的援军,最少在一个月之内,是不可能的。
折津府城下,守将远远看着,在距离折津府差不多3里的地方北宋兴建的大营,因为有了各种工具,还有水泥这样的存在,构筑大营的速度非常快,在基本的钢铁构成了大营的骨干之后,剩下的就是简单的填充。
而在下面,一条长长的地道也开始挖掘,3里虽然有些远,却比较的安全,最少说最初的时候,不必会被辽军发现。
此时此刻,还没有彻底的控制折津府,后续的兵力没有抵达,营垒也没有修建完成,一旦被发现,辽军甚至可以通过其他的城门,调动的骑兵过来进行破坏,那样会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守将也非常郁闷,底下的宋军明显是准备扎长庄,跟他打消耗战的,到底是什么,给宋军如此大的底气,为什么敢于在辽国腹地这么久,他们发疯了么?
以辽国对北宋的优势,哪怕对方宋军明显人多的前提下,守将都没有想过要走,折津府的城墙,还有辽军的战斗力,给了他底气。
只要守住了折津府,这一批宋军,就会成为他的战利品,守将如是的想。
一共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各种的机械的帮助下,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狄青完成了营垒的修筑,这完全是最高标准的营垒,或许唯一比不过的,就是棱堡了,甚至以前,北宋的府一级的城墙,都未必有这个营垒坚固。
派遣了1000左右的守军,守住了营垒,然后,狄青再一次的分成两个部分,继续构筑营垒。
狄青的所有动作,都是摆在当面的,除了挖掘地道,剩下的,就没有掩饰,守将更加郁闷了,摆明了,宋军是为了打持久战,争取把折津府的围住,可是他为什么这么自信,以辽国骑兵的速度,只要中京得到报讯,肯定会有大军过来,这批宋军再怎么的强悍,也会被围歼在这里。
又过了几天,4个营垒完成了,几乎把折津府围住了一半,接下来,又是新的营垒完成,不过当天的下午,又出现了一点的变化,又是大批的宋军到来。
这部分的宋军,是被狄青放在后面的后续部队,前面的5万人是精锐,是主战部队,他们的马的普及率相当的高,几乎人均一马,有些部分,还有两马或者三马,可是后勤部队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有不到1.5万匹马,这样的比例,在北宋军队之中,已经算高的了,所以这部分的部队,他们的行进速度,也超过了普通的禁军,可是200多里的距离,依然是落后了3天多才抵达。
10万大军云集在折津府的城下,还修筑了4个营地,这就让狄青放心,索性分成了4个部分,一起修筑营垒,把整个折津府的8个城门,8个方向,全部都堵起来。
辽军眼睁睁的看着,4个部分同时开工,却没有什么办法,就目前远远观察的结果,每一个部分都有2万人以上,还有其他部分的呼应。
折津府有1.5万军队,目前征发了接近2万壮丁,可惜这部分的壮丁,守城还是可以的,出战是不可能的。
满打满算,手中能够动用的兵力,超过5000,却不到1万,或许之前,在狄青立足未稳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进行攻击,可是现在,10万大军盘踞在折津府,他这个时候,任何的举动,都必须要谨慎,一旦出击失败,被对方消耗,哪怕是5000干掉对方一万,对于折津府来说,而言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出兵的念头被打消了,可是心中憋着那股气,却喷不出去的,最关键的是,这都多长时间了,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难道,中京和辽庭真的不知道,宋军都威逼到这个程度了。
狄青当然不会大大咧咧的分成4个部分,建立营垒,其实,在分成4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大概有5000精锐,一直都在等待着,一旦辽军出城,他们会上前进行阻挡,并且拖住辽军,在周围的支援之下,围歼他。
可惜辽将太稳重了,并没有上当,这就丧失了削弱对方的机会,不过无所谓,当8个营垒建成,最少4条地道开始挖掘之后,折津府的命运,是已经注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