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收复阵地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
前往二号高地接敌的路上我就很后悔昨天的雨中奇袭,仗打的漂亮,可当时胆子还是太小了,主要是没有得到任务改变的命令,否则就直接占住三号高地了,省得现在还得全线出击再去收复。
这仗还是没什么太大的把握,虽然两个方向并肩突击,投入的兵力兵器比昨天还多,可敌情不明啊。孙子曰:“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现在就是不知彼啊,只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取胜概率。
我脑袋里牢记着孙子的话,默念着那些兵家经典的战术思想,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难上加难,想知彼并不容易,敌人也不是傻子,跟我们一样每次行动都想尽一切办法隐瞒真实企图,也能搞出一些兵力兵器佯动以及电子干扰、电子佯动等花样,这次的大规模集结就有佯动的成份,甚至有些调动了我方高级指挥员的判断。
做为一名下级指挥员只能按照命令去执行,根据当面的具体情况去判断,每次战斗必须要躬身前往靠前指挥,这跟在家时的“甩手掌柜”大不一样。我跟一排长走在一起,不断的用望远镜四处观察,二号和三号高地没有一点动静,敌人也没有实施炮火拦阻。各种迹象表明,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行动。
白天接敌,很难隐蔽企图,只能采取小群多路分组跃进的方式,尽量的利用接敌路线上的植被。雨后的褐色土地很湿很粘,走不一会儿就满脚是泥,跟腿肚子上绑了沙袋一般,越走身体越沉,越走越费力。
我们可是要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准备一个波次就拿下前沿两个高地,最怕的就是与敌人胶着一处打得难解难分,所以动作必须要迅速,眼下的行进速度显然达不到短促突击的要求。我再次想起孙子的话“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驽,节如发机。”必需象射击打短点射一般,一击致命,千万别造成恋战混战的局面。
没有火力准备,电台也不能开机,否则容易被敌人侦听,事先的计划就是不管到没到位,5时40分两个方向准时开打,基本没有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的时间,属于行进间发起攻击。
地形条件实在太可气,向敌斜面坡度极缓,敌人来袭的方向可以使用坦克、装甲车引领冲击,而我们攻击的方向却坡度较陡,那些重装备根本用不上。我心里捉摸着,如果有坦克和装甲车助战该多好啊,短促突击战术实际上就是依赖这些越野机动力极强,又具备一定火力的重装备。我们是装甲步兵团,没了坦克、装甲车相当于插翅猛虎去了翅,凶猛的公牛没了角。缺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说,脚上粘满的泥粑也让我们行动不便。
妈的,已经来了,肯定不能再撤回去,向后比向前的危险更大,而且现在可是两个方向啊,有一方进展不顺利都会导致整个行动的失利。
我不停的看着表,计算着到达攻击位置的时间。我们已经前出了半个小时,按照正常的接敌速度,不快不慢,如果中途没有敌情,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估计准时到达指定位置没有问题。
还是怕什么偏来什么,中途真就有了意外。担负侦察的孙猛急速回来报告,发现敌人两辆装甲车正由我原先设置的警戒阵地向二号高地高速驶来,判断是来增加二号高地敌人的力量,应该是没有发现我们行动。
这一情况非同小可,两辆装甲车不光火力较猛,机动力较强,还运来了两个班的敌人啊。以我们现在一个排的步兵加上配属的火器分队基本上与敌人两个装甲步兵班战术单位对比是1:1,而原来二号高地上有多少敌人还不清楚,只要有一个班的敌人以上,我们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以我们的进攻战斗原则,兵力兵器对比不超过3:1,基本不能考虑实施进攻。敌人还占据有利地形依托阵地工事,优势更加明显。本来我把主要火器分队使用在二号高地方向,就是要在敌人的弱处开刀,迅速撕开口子,而后向三号高地转进,配合三排一举收复三号高地。现在看来情况有变,二号高地不再是弱敌,我们可能是硬碰硬了,这仗的胜算原来是五五开,现在只能是四六甚至三七开了。
唯一具备点优势的就是攻击的突然性,只要接近到二号和三号高地前侧一百米左右的位置不被敌人发现,那就具备攻击的突然性,算做奇袭了,可这大亮的天,敌人也不是瞎子,能把我们放到一百米还不发现?
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闪现在脑际,也算是急中生智吧。我命令一排和配属分队减缓行进速度,叫过通信员,让他飞速赶往三排方向通知三排长李凤志,加速前进,改变打法,由并肩突击改为三排提前打响。
这个方案实则是调虎离山之计,让三排以佯攻的方式调动敌人,争取把那两辆装甲车调到三号高地去增援,如果二号高地的敌人也过去增援最好,我们可趁虚而入,先拿下一个再说。有了二号高地在手,就有了攻击敌三号高地的依托,估计能改变一下目前的恶劣态势,毕竟我们的主要力量都在二号高地方向。
三排长李凤志接到通信员的通知时,他们已经接近到三号高地北侧三百米左右的位置,反复观察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昨天袭击后敌人的阵地、工事、坑道好象也没怎么恢复好,表面阵地并没有发现敌人活动,甚至连警戒都没有派出。
李凤志由战士提干,军事素质非常棒,作战勇猛,是个打仗的料,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可鬼点子不少,一般院校毕业的指挥员恐怕也没几个比他聪明。也应了哥们儿的一个观点,打仗还得靠这伙“二杆子”往往有知识的人,即使不乏英勇顽强的精神,也不见得比这伙土得掉渣的人厉害。因为有知识的人往往多谋,多谋不是坏事,但容易寡断,说白了就是考虑事多,容易自己给自己下套出难题,总是再三权衡利弊得失,犹豫间做不出果断的决定,导致贻误战机。而那些“二杆子”可不管三七二十一,除了具有一肚子中国农民独有的鬼主意,还都是敢干的主儿,瞬间就能做出决定,一旦判断上不出问题,取胜的把握非常大。
李凤志没等通信员呵哧带喘的传达完我的指示,马上明白了我的意图。这小子还真能沉得住气,没有命令部队加速前进,而是发信号让弟兄们停下。当时把传令的通信员差点没气抽过去。
“排长,怎么停下了?连长可是让你火速前进行进间发起攻击啊。”通信员几乎是带着哭腔。
“小孩芽子,你懂个屁。”李凤志说话从来一个句子没有超过十个字过,这次也不例外。他不但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还一屁股坐在地上把鞋脱了,把小通信员看的目瞪口呆,不知这排长大人要玩出什么新花样。
“先把鞋上的泥去了,而后展开成战斗队形,马上开始攻击。”李凤志恐怕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说出超过十个字的一句话,也是没办法,他那表达能力实在组织不出十个字以内的战斗命令了。不过也不能怨他,就这句话估计一般指挥员也只能这么说,再短促也不过如此。
三排和配属火器分队的弟兄们鞋子上早就粘满了厚厚一层褐色的泥,连身上都蹭得连汤水不捞的,确实影响进攻速度。用李凤志的话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泥去了才好轻装前进。
还真得说李凤志观察的细,大家都急着赶路,还不时的做出卧倒跃进的动作,根本顾不上脚上的东西,也不敢停下来,恐怕也只有李凤志才敢大胆的做出这很简单但效果奇佳的动作。
“上!”李凤志这回干脆简练到一个字,三排弟兄们迅速展开向三号高地猛扑过去。
应该是去了泥的缘故,攻击速度飞快,三百米的山路啊,不到五分钟就前出了二百多米。李凤志冲在全排的最前头,这是他打仗的习惯,每次进攻肯定冲在最前。反正他们排,甚至全连也没有几个动作快过他的,想拖在中间或者在后面指挥员似的坐镇对李凤志来讲根本不适用。
最后这一百米距离已经绕过了三号高地北侧一个小突出部,敌人未派出警戒只是假象,坑道口处就有敌人的一个观察哨,观察位置极为隐蔽,躲在一处巨石后面,两个敌人一左一右贼眉鼠眼。突然闪在面前几十个人当时把他们吓了一跳。不过吓归吓,人家手中的枪可不是烧火棍,当时就从巨石两侧出枪瞄准,还想打个精度射来给坑道里的人报信,还想玩出一箭双雕打一枪干两件事的高效率。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
前往二号高地接敌的路上我就很后悔昨天的雨中奇袭,仗打的漂亮,可当时胆子还是太小了,主要是没有得到任务改变的命令,否则就直接占住三号高地了,省得现在还得全线出击再去收复。
这仗还是没什么太大的把握,虽然两个方向并肩突击,投入的兵力兵器比昨天还多,可敌情不明啊。孙子曰:“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现在就是不知彼啊,只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取胜概率。
我脑袋里牢记着孙子的话,默念着那些兵家经典的战术思想,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难上加难,想知彼并不容易,敌人也不是傻子,跟我们一样每次行动都想尽一切办法隐瞒真实企图,也能搞出一些兵力兵器佯动以及电子干扰、电子佯动等花样,这次的大规模集结就有佯动的成份,甚至有些调动了我方高级指挥员的判断。
做为一名下级指挥员只能按照命令去执行,根据当面的具体情况去判断,每次战斗必须要躬身前往靠前指挥,这跟在家时的“甩手掌柜”大不一样。我跟一排长走在一起,不断的用望远镜四处观察,二号和三号高地没有一点动静,敌人也没有实施炮火拦阻。各种迹象表明,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行动。
白天接敌,很难隐蔽企图,只能采取小群多路分组跃进的方式,尽量的利用接敌路线上的植被。雨后的褐色土地很湿很粘,走不一会儿就满脚是泥,跟腿肚子上绑了沙袋一般,越走身体越沉,越走越费力。
我们可是要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准备一个波次就拿下前沿两个高地,最怕的就是与敌人胶着一处打得难解难分,所以动作必须要迅速,眼下的行进速度显然达不到短促突击的要求。我再次想起孙子的话“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驽,节如发机。”必需象射击打短点射一般,一击致命,千万别造成恋战混战的局面。
没有火力准备,电台也不能开机,否则容易被敌人侦听,事先的计划就是不管到没到位,5时40分两个方向准时开打,基本没有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的时间,属于行进间发起攻击。
地形条件实在太可气,向敌斜面坡度极缓,敌人来袭的方向可以使用坦克、装甲车引领冲击,而我们攻击的方向却坡度较陡,那些重装备根本用不上。我心里捉摸着,如果有坦克和装甲车助战该多好啊,短促突击战术实际上就是依赖这些越野机动力极强,又具备一定火力的重装备。我们是装甲步兵团,没了坦克、装甲车相当于插翅猛虎去了翅,凶猛的公牛没了角。缺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说,脚上粘满的泥粑也让我们行动不便。
妈的,已经来了,肯定不能再撤回去,向后比向前的危险更大,而且现在可是两个方向啊,有一方进展不顺利都会导致整个行动的失利。
我不停的看着表,计算着到达攻击位置的时间。我们已经前出了半个小时,按照正常的接敌速度,不快不慢,如果中途没有敌情,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估计准时到达指定位置没有问题。
还是怕什么偏来什么,中途真就有了意外。担负侦察的孙猛急速回来报告,发现敌人两辆装甲车正由我原先设置的警戒阵地向二号高地高速驶来,判断是来增加二号高地敌人的力量,应该是没有发现我们行动。
这一情况非同小可,两辆装甲车不光火力较猛,机动力较强,还运来了两个班的敌人啊。以我们现在一个排的步兵加上配属的火器分队基本上与敌人两个装甲步兵班战术单位对比是1:1,而原来二号高地上有多少敌人还不清楚,只要有一个班的敌人以上,我们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以我们的进攻战斗原则,兵力兵器对比不超过3:1,基本不能考虑实施进攻。敌人还占据有利地形依托阵地工事,优势更加明显。本来我把主要火器分队使用在二号高地方向,就是要在敌人的弱处开刀,迅速撕开口子,而后向三号高地转进,配合三排一举收复三号高地。现在看来情况有变,二号高地不再是弱敌,我们可能是硬碰硬了,这仗的胜算原来是五五开,现在只能是四六甚至三七开了。
唯一具备点优势的就是攻击的突然性,只要接近到二号和三号高地前侧一百米左右的位置不被敌人发现,那就具备攻击的突然性,算做奇袭了,可这大亮的天,敌人也不是瞎子,能把我们放到一百米还不发现?
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闪现在脑际,也算是急中生智吧。我命令一排和配属分队减缓行进速度,叫过通信员,让他飞速赶往三排方向通知三排长李凤志,加速前进,改变打法,由并肩突击改为三排提前打响。
这个方案实则是调虎离山之计,让三排以佯攻的方式调动敌人,争取把那两辆装甲车调到三号高地去增援,如果二号高地的敌人也过去增援最好,我们可趁虚而入,先拿下一个再说。有了二号高地在手,就有了攻击敌三号高地的依托,估计能改变一下目前的恶劣态势,毕竟我们的主要力量都在二号高地方向。
三排长李凤志接到通信员的通知时,他们已经接近到三号高地北侧三百米左右的位置,反复观察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昨天袭击后敌人的阵地、工事、坑道好象也没怎么恢复好,表面阵地并没有发现敌人活动,甚至连警戒都没有派出。
李凤志由战士提干,军事素质非常棒,作战勇猛,是个打仗的料,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可鬼点子不少,一般院校毕业的指挥员恐怕也没几个比他聪明。也应了哥们儿的一个观点,打仗还得靠这伙“二杆子”往往有知识的人,即使不乏英勇顽强的精神,也不见得比这伙土得掉渣的人厉害。因为有知识的人往往多谋,多谋不是坏事,但容易寡断,说白了就是考虑事多,容易自己给自己下套出难题,总是再三权衡利弊得失,犹豫间做不出果断的决定,导致贻误战机。而那些“二杆子”可不管三七二十一,除了具有一肚子中国农民独有的鬼主意,还都是敢干的主儿,瞬间就能做出决定,一旦判断上不出问题,取胜的把握非常大。
李凤志没等通信员呵哧带喘的传达完我的指示,马上明白了我的意图。这小子还真能沉得住气,没有命令部队加速前进,而是发信号让弟兄们停下。当时把传令的通信员差点没气抽过去。
“排长,怎么停下了?连长可是让你火速前进行进间发起攻击啊。”通信员几乎是带着哭腔。
“小孩芽子,你懂个屁。”李凤志说话从来一个句子没有超过十个字过,这次也不例外。他不但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还一屁股坐在地上把鞋脱了,把小通信员看的目瞪口呆,不知这排长大人要玩出什么新花样。
“先把鞋上的泥去了,而后展开成战斗队形,马上开始攻击。”李凤志恐怕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说出超过十个字的一句话,也是没办法,他那表达能力实在组织不出十个字以内的战斗命令了。不过也不能怨他,就这句话估计一般指挥员也只能这么说,再短促也不过如此。
三排和配属火器分队的弟兄们鞋子上早就粘满了厚厚一层褐色的泥,连身上都蹭得连汤水不捞的,确实影响进攻速度。用李凤志的话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泥去了才好轻装前进。
还真得说李凤志观察的细,大家都急着赶路,还不时的做出卧倒跃进的动作,根本顾不上脚上的东西,也不敢停下来,恐怕也只有李凤志才敢大胆的做出这很简单但效果奇佳的动作。
“上!”李凤志这回干脆简练到一个字,三排弟兄们迅速展开向三号高地猛扑过去。
应该是去了泥的缘故,攻击速度飞快,三百米的山路啊,不到五分钟就前出了二百多米。李凤志冲在全排的最前头,这是他打仗的习惯,每次进攻肯定冲在最前。反正他们排,甚至全连也没有几个动作快过他的,想拖在中间或者在后面指挥员似的坐镇对李凤志来讲根本不适用。
最后这一百米距离已经绕过了三号高地北侧一个小突出部,敌人未派出警戒只是假象,坑道口处就有敌人的一个观察哨,观察位置极为隐蔽,躲在一处巨石后面,两个敌人一左一右贼眉鼠眼。突然闪在面前几十个人当时把他们吓了一跳。不过吓归吓,人家手中的枪可不是烧火棍,当时就从巨石两侧出枪瞄准,还想打个精度射来给坑道里的人报信,还想玩出一箭双雕打一枪干两件事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