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无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保道:“我的确没带多少银子去,只打算把两所宅子的契约一交换就行。不过那位白先生实在是个厚道人,他说他的宅子虽多了一个花园,却是建在山间,与京中大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另外补了五百两银子。我推却不过,只好收了。后来看到附近的田地肥沃,山地的果树也长得很好,便索性买了二十顷地,付了两百两订金,过两天我再把剩下的银子付清就行了。”
“如果真是好地,主人怎么肯卖,你可别被人骗了。”
“不会,那主人是附近村子里的大户,儿子犯了事,急等银子去疏通,才会把土地拿出来贱卖。白先生作的保,我还拉他们去县衙立了文书。我好歹也是个官,他一个平民百姓,怎么敢匡我?”佟氏听说在官府立了文书,便放下心来,那白敏良既肯做保,他是跑不掉的,想来不会有问题。至于未付的款项,现在家里本来还有些银子,广州温氏又送了第三季的分红过来,应该足够了。她想了又想,觉得有这么一大份田产也不错,起码家里以后又添了个大进项,就算张保不去做官,也不必完全靠府里了。
佟氏越想越兴奋,便拉着丈夫商量要怎么处置那宅子与田地。说了半天,定好要找人去翻新一下房子,再把那花园与正宅连起来,最后连带哪些人过去,明年要种什么果树都说好了,才发觉已是日薄西山。夫妻二人相视一眼,都觉得好笑。
晚上,张保与佟氏把三个孩子和小刘氏母子都一并招来。告诉他们在房山置产的事。众人都很高兴。贤宁和小宝听说有一个花园可以随便去玩,都乐疯了。
淑宁心里也十分兴奋,这可是独门独户的生活啊。在伯爵府里住着,虽然事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但相对的,也少了许多自由,能在山水之间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又不会离北京太远,当然是好事。
第二天。张保夫妇二人一起去找晋保与那拉氏,把事情说了一遍。晋保有些埋怨他们又要搬到外头去住,但见弟弟一家连宅第田产都置好了,便也不再阻拦,只是一再叮嘱他们要经常回府里住。
张保吩咐长福去寻了十来个手艺好地工匠,由王二带着到房山的宅子去开工。其中一个积年的老匠看过屋子后,估计大约只需要半个月地功夫就能做好。张保一盘算,如今已是秋天,想来腊月之前就能入伙了。那边虽是在山里。但却因背靠高山,又近水,反而比平原上暖和。虽说过了年后再迁过去比较好。但天气好时先过去住个几天也行。况且他又在那边置了田产,明年开春要种些什么。都要事先安排好。他管了几年民政。于农事上还是比较了解的,决定要大展身手。替自家产业好好筹划一番。
这么一想,他就坐不住了,整天抓着长福和周四林两个管家帮出主意,又派人出去打听京城内外各种粮食菜蔬水果地价格供求,连花草香料并水产的情况都不放过,与妻子两人商量个不亦乐乎,把教孩子功课的事都忘在脑后了。端宁与淑宁见状,只好自己带着两个弟弟读书认字。
容保回家时听说三哥有了田产,十分羡慕,连说有了空闲,也要过去住几天,享受享受湖光山色。张保笑着应了。
婉宁对于关系刚刚亲密起来的堂妹要搬到京外生活一事感到闷闷不乐,她如今天天都要看书练女红学规矩,就只有与淑宁在一起时可以轻松些。不过再舍不得,她也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无能为力,而且看到淑宁开心的样子,她也不好说出扫兴地话来。
自从她听了淑宁的话后,就开始关心芳宁的生活起居,还数次向母亲进言。事实证明,婉宁不是个笨蛋,只要她真想做什么,还是能做好的。那拉氏最近与女儿关系不错,这种于名声有好处的事也不怕多做,于是芳宁母女的物质待遇顿时改善了不少,陈姨娘的病经过好大夫的治疗和好药好汤的调理,已经有了很大地起色。芳宁虽然还是整天念佛抄经不喜见人,但面对上门来探望的婉宁,态度已平和了许多,算不上有多亲近,但也会说两句场面话了。
婉宁见此,对淑宁的话又信服了几分,对她比从前更亲近了,时不时地介绍几本“好书”给她看,又把自己练女红时地作品送给她当礼物。
淑宁却有些哭笑不得。那些“好书”不外乎传奇演义之类的,有一些她已经看过了,大多数老套得不行,而且有几本还是闺阁中不宜传阅地西厢会真之类地,不知那买书的人是怎么挑地,若是在自己家里,父母兄长发现自己在看这些书,一定马上撕掉。至于那些荷包、手帕,勉强还算能见人,只是真要戴在自己身上,她却没那个勇气。
不过这好歹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淑宁自觉心地善良,都微笑着收下了,对于那些危险的书籍,则是找了借口推掉。
眼看着这堂姐妹几个越来越亲密,却有人担起心来。
佟氏私下对女儿说:“你与姐妹们亲近,原是好事,只是额娘不太放心。你大姐虽名声不好,但我们自家人都是知道的,她也是个正经孩子,你与她相得,倒也没什么。只是你那二姐姐,我实在不喜欢她的性情为人,轻狂跳脱,哪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可别把你带坏了。”
淑宁道:“额娘不必担心,女儿心里有数的。况且二姐姐如今已经改了许多,跟以前不一样了。”佟氏却摇头道:“如今虽看着还好,日后还不知会怎样呢,你还是不要与她太过亲近为好。”淑宁想了想,觉得保持一定距离也好。只要面上过得去就行,于是便答应母亲会小心。
佟氏见她点头,也松了一口气。便笑着说:“今儿收到国子监的信,你哥哥明日就要去上学了。你去看看他,说两句好话吧。”
淑宁吃了一惊,她老哥不是宗学的学生么?还以为他去广州后就不用再上学了呢,谁知现在又要上,那他们家搬去房山后。端宁该怎么办?
端宁刚刚送走了几个旧日同窗的朋友,正在整理明天要带的笔墨纸砚等物,听了妹妹地问题,却哈哈大笑:“原来妹妹连这些事也不知道,我还以为你早就听说了呢。”淑宁恼羞成怒,不满地拧了他胳膊一把:“快说!不许取笑我!”
端宁忙躲开,揉揉胳膊,道:“怕了你了。我本是宗学的学生,因为是官生。功课又好,便被推荐入国子监,我们这样的八旗子弟。是在国子监辖下地八旗官学里上课的,我去地正红旗官学离府里不远。来回方便得很。老太太百日过后不久。阿玛就为我申请回监读书。素日教我的教授,说我学问已不错了。只要留在家中自习便可,但十日一次的考课必须参加,春秋两季的演射也不能缺席。明日我是要回去参加考课,往后我会随家里在房山住着,只是临近考习时才回府里。”
原来如此。这样的方式倒有几分像现代大学里地研究生,不过哥哥就要辛苦些,两头跑了。淑宁同情地拍拍哥哥的肩膀,却让端宁哭笑不得。
他没好气地把准备好的文房四宝丢进一个书笼里,却冷不防看到笼里有一个扇袋,怔了一怔。
淑宁问:“这是什么?”她拿起那个扇袋,看到上头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觉得有几分像婉宁的手笔,不过配色却要差得多。
端宁皱了皱眉:“方才几个朋友来,其中一人还了两年前借走的书和书笼。大概是他遗漏的吧?我明天还给他好了。”
淑宁把扇袋交给端宁,却发现他脸色严肃得有些不同寻常,便问:“哥哥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端宁摇摇头,笑道:“没什么,只不过觉得这个朋友真是粗心,居然还漏了东西在笼里。”然后有些厌恶地将那扇袋丢进了书笼。
淑宁看他这样,也不再多问,不过说起朋友,她又想起另一个久不露面的人物来:“哥哥,桐英哥不是回奉天避暑了么?怎么如今都是深秋了,他还没回京里来?”
端宁笑了:“他家本就在奉天,没事到京里来做什么?”看到妹妹危险地眯眯眼,手上又准备向自己的胳膊袭来,忙道:“我早写了信回奉天了,可是一直没收到他地回信,后来他家里人传话说他七月底的时候就到北边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过四阿哥上次提过,跟着皇上巡幸塞外时,曾在牧民里头见到桐英,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他却回答是在练画,说是草原上的人性情开朗,喜怒哀乐都很明显,他画起来更容易。”
真浪漫
淑宁听了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三个字。她小时候也见过桐英好几回了,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像是个爽朗直率地大哥哥,但从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看,只怕没那么简单,从很多小事中都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个很细心谨慎地人。可这样一个外表大咧咧内心很谨慎地人物,居然会离家跑到草原上去画牧民原来他有那么爱画画么?她还以为那只是他休闲时的爱好呢。
不过,能到草原上看看,真是一件不错地事。现在没有污染,没有沙尘暴,草原上的景致会很美吧?想着想着,她忍不住有点羡慕起桐英来。
端宁看到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也想到草原上看看,对不对?我也想去呢,下次跟桐英一起去好了。”淑宁却有些沮丧:“哥哥要去很容易,我却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
“的确,你要出远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端宁想了想,笑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如今你还小呢,谁知道以后能不能去。我这就给桐英写信,等他回京,叫他把在关外画的画都拿来给你瞧,让先你过过眼瘾,如何?”
“那他要多久以后才能回来?你刚才还说,他家在奉天,没事回京做什么呢。”
端宁笑道:“虽然不知道他几时会来,但明年的万寿节,他总不会缺席吧?”
淑宁想想也是,便亲自磨墨摊纸,催端宁写信,端宁只好照做。
等他写好信,正等墨汁风干时,却看到妹妹又在他面前摊开一张白纸,忙说:“写完了,不用再放纸。”淑宁却笑着说:“给桐英哥的信是写完了,还可以给别人写呀。前些天不是收到广州那边的信么?难道哥哥就不想念南边的朋友?”
端宁哭笑不得:“你这丫头,真是人小鬼大。”他正要往纸上写字,却看到妹妹笑眯眯地守在桌边,一点回避的意思都没有,便突然很诡异地笑了:“你总拿这事儿来打趣哥哥,可见真是长大了,莫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想趁机观摩一番?”他斜着眼睛睨着妹妹,似乎有些笑话的意思。
如果淑宁是普通的清朝小姑娘,只怕立马就羞得跑开了,可惜,她不是。
开玩笑,她是谁呀,这种话都受不了,她这三四十年就白活了。
只见淑宁大大方方地微笑道:“哥哥这是在顾左右而言他么?这种法子太老套了,如果哥哥想避开我给真珍姐写什么体己话,不妨想个好些的法子。用这种话挤兑妹妹,实在不太厚道。”
端宁呲着嘴,手上拿着毛笔往淑宁的鼻尖上一点。
新一轮兄妹大战再度展开。
端宁笑着在前头跑,淑宁在后面追。两人绕着院子跑了一圈,贤宁从书房跑出来拍手道:“姐姐快跑呀,马上就抓到了!”旁边的小宝却在为端宁打气。二嫫走出屋子,看到这个情形,忙叫道:“两位小祖宗,不要再闹了,当心摔着!”
淑宁站住脚,气喘吁吁地说:“哥哥这是在欺负我,怎么能这么容易就放过他?!”端宁回身看到暂时安全了,便也笑呵呵地倚着廊柱说:“不过就是一点墨汁,擦一擦就好了,妹妹别小气么。”淑宁瞪了他一眼,也不再追过去。
佟氏站在房门口,吩咐小丫头们:“还不快拿水来侍候姑娘洗脸?”然后转头对淑宁说:“怎么疯疯颠颠的?叫人看了笑话。”
淑宁不好意思地笑笑,正要说话,却看到佟氏身后,婉宁屋里的月荷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
淑宁一点害臊的意思都没有,气定神闲地接过丫头递过来的湿帕子,擦了擦脸,又对着镜子整理了头发,还向端宁递了一把干手巾,然后才转过头,端端庄庄地问道:“月荷姑娘怎么过来了?可是二姐姐有事找我?”
月荷有些意外,忙婷婷施了一礼,答道:“内大臣费扬古大人府上的玉敏姑娘和她表妹来了,我们姑娘叫我来请三姑娘去呢。”
张保道:“我的确没带多少银子去,只打算把两所宅子的契约一交换就行。不过那位白先生实在是个厚道人,他说他的宅子虽多了一个花园,却是建在山间,与京中大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另外补了五百两银子。我推却不过,只好收了。后来看到附近的田地肥沃,山地的果树也长得很好,便索性买了二十顷地,付了两百两订金,过两天我再把剩下的银子付清就行了。”
“如果真是好地,主人怎么肯卖,你可别被人骗了。”
“不会,那主人是附近村子里的大户,儿子犯了事,急等银子去疏通,才会把土地拿出来贱卖。白先生作的保,我还拉他们去县衙立了文书。我好歹也是个官,他一个平民百姓,怎么敢匡我?”佟氏听说在官府立了文书,便放下心来,那白敏良既肯做保,他是跑不掉的,想来不会有问题。至于未付的款项,现在家里本来还有些银子,广州温氏又送了第三季的分红过来,应该足够了。她想了又想,觉得有这么一大份田产也不错,起码家里以后又添了个大进项,就算张保不去做官,也不必完全靠府里了。
佟氏越想越兴奋,便拉着丈夫商量要怎么处置那宅子与田地。说了半天,定好要找人去翻新一下房子,再把那花园与正宅连起来,最后连带哪些人过去,明年要种什么果树都说好了,才发觉已是日薄西山。夫妻二人相视一眼,都觉得好笑。
晚上,张保与佟氏把三个孩子和小刘氏母子都一并招来。告诉他们在房山置产的事。众人都很高兴。贤宁和小宝听说有一个花园可以随便去玩,都乐疯了。
淑宁心里也十分兴奋,这可是独门独户的生活啊。在伯爵府里住着,虽然事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但相对的,也少了许多自由,能在山水之间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又不会离北京太远,当然是好事。
第二天。张保夫妇二人一起去找晋保与那拉氏,把事情说了一遍。晋保有些埋怨他们又要搬到外头去住,但见弟弟一家连宅第田产都置好了,便也不再阻拦,只是一再叮嘱他们要经常回府里住。
张保吩咐长福去寻了十来个手艺好地工匠,由王二带着到房山的宅子去开工。其中一个积年的老匠看过屋子后,估计大约只需要半个月地功夫就能做好。张保一盘算,如今已是秋天,想来腊月之前就能入伙了。那边虽是在山里。但却因背靠高山,又近水,反而比平原上暖和。虽说过了年后再迁过去比较好。但天气好时先过去住个几天也行。况且他又在那边置了田产,明年开春要种些什么。都要事先安排好。他管了几年民政。于农事上还是比较了解的,决定要大展身手。替自家产业好好筹划一番。
这么一想,他就坐不住了,整天抓着长福和周四林两个管家帮出主意,又派人出去打听京城内外各种粮食菜蔬水果地价格供求,连花草香料并水产的情况都不放过,与妻子两人商量个不亦乐乎,把教孩子功课的事都忘在脑后了。端宁与淑宁见状,只好自己带着两个弟弟读书认字。
容保回家时听说三哥有了田产,十分羡慕,连说有了空闲,也要过去住几天,享受享受湖光山色。张保笑着应了。
婉宁对于关系刚刚亲密起来的堂妹要搬到京外生活一事感到闷闷不乐,她如今天天都要看书练女红学规矩,就只有与淑宁在一起时可以轻松些。不过再舍不得,她也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无能为力,而且看到淑宁开心的样子,她也不好说出扫兴地话来。
自从她听了淑宁的话后,就开始关心芳宁的生活起居,还数次向母亲进言。事实证明,婉宁不是个笨蛋,只要她真想做什么,还是能做好的。那拉氏最近与女儿关系不错,这种于名声有好处的事也不怕多做,于是芳宁母女的物质待遇顿时改善了不少,陈姨娘的病经过好大夫的治疗和好药好汤的调理,已经有了很大地起色。芳宁虽然还是整天念佛抄经不喜见人,但面对上门来探望的婉宁,态度已平和了许多,算不上有多亲近,但也会说两句场面话了。
婉宁见此,对淑宁的话又信服了几分,对她比从前更亲近了,时不时地介绍几本“好书”给她看,又把自己练女红时地作品送给她当礼物。
淑宁却有些哭笑不得。那些“好书”不外乎传奇演义之类的,有一些她已经看过了,大多数老套得不行,而且有几本还是闺阁中不宜传阅地西厢会真之类地,不知那买书的人是怎么挑地,若是在自己家里,父母兄长发现自己在看这些书,一定马上撕掉。至于那些荷包、手帕,勉强还算能见人,只是真要戴在自己身上,她却没那个勇气。
不过这好歹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淑宁自觉心地善良,都微笑着收下了,对于那些危险的书籍,则是找了借口推掉。
眼看着这堂姐妹几个越来越亲密,却有人担起心来。
佟氏私下对女儿说:“你与姐妹们亲近,原是好事,只是额娘不太放心。你大姐虽名声不好,但我们自家人都是知道的,她也是个正经孩子,你与她相得,倒也没什么。只是你那二姐姐,我实在不喜欢她的性情为人,轻狂跳脱,哪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可别把你带坏了。”
淑宁道:“额娘不必担心,女儿心里有数的。况且二姐姐如今已经改了许多,跟以前不一样了。”佟氏却摇头道:“如今虽看着还好,日后还不知会怎样呢,你还是不要与她太过亲近为好。”淑宁想了想,觉得保持一定距离也好。只要面上过得去就行,于是便答应母亲会小心。
佟氏见她点头,也松了一口气。便笑着说:“今儿收到国子监的信,你哥哥明日就要去上学了。你去看看他,说两句好话吧。”
淑宁吃了一惊,她老哥不是宗学的学生么?还以为他去广州后就不用再上学了呢,谁知现在又要上,那他们家搬去房山后。端宁该怎么办?
端宁刚刚送走了几个旧日同窗的朋友,正在整理明天要带的笔墨纸砚等物,听了妹妹地问题,却哈哈大笑:“原来妹妹连这些事也不知道,我还以为你早就听说了呢。”淑宁恼羞成怒,不满地拧了他胳膊一把:“快说!不许取笑我!”
端宁忙躲开,揉揉胳膊,道:“怕了你了。我本是宗学的学生,因为是官生。功课又好,便被推荐入国子监,我们这样的八旗子弟。是在国子监辖下地八旗官学里上课的,我去地正红旗官学离府里不远。来回方便得很。老太太百日过后不久。阿玛就为我申请回监读书。素日教我的教授,说我学问已不错了。只要留在家中自习便可,但十日一次的考课必须参加,春秋两季的演射也不能缺席。明日我是要回去参加考课,往后我会随家里在房山住着,只是临近考习时才回府里。”
原来如此。这样的方式倒有几分像现代大学里地研究生,不过哥哥就要辛苦些,两头跑了。淑宁同情地拍拍哥哥的肩膀,却让端宁哭笑不得。
他没好气地把准备好的文房四宝丢进一个书笼里,却冷不防看到笼里有一个扇袋,怔了一怔。
淑宁问:“这是什么?”她拿起那个扇袋,看到上头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觉得有几分像婉宁的手笔,不过配色却要差得多。
端宁皱了皱眉:“方才几个朋友来,其中一人还了两年前借走的书和书笼。大概是他遗漏的吧?我明天还给他好了。”
淑宁把扇袋交给端宁,却发现他脸色严肃得有些不同寻常,便问:“哥哥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端宁摇摇头,笑道:“没什么,只不过觉得这个朋友真是粗心,居然还漏了东西在笼里。”然后有些厌恶地将那扇袋丢进了书笼。
淑宁看他这样,也不再多问,不过说起朋友,她又想起另一个久不露面的人物来:“哥哥,桐英哥不是回奉天避暑了么?怎么如今都是深秋了,他还没回京里来?”
端宁笑了:“他家本就在奉天,没事到京里来做什么?”看到妹妹危险地眯眯眼,手上又准备向自己的胳膊袭来,忙道:“我早写了信回奉天了,可是一直没收到他地回信,后来他家里人传话说他七月底的时候就到北边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过四阿哥上次提过,跟着皇上巡幸塞外时,曾在牧民里头见到桐英,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他却回答是在练画,说是草原上的人性情开朗,喜怒哀乐都很明显,他画起来更容易。”
真浪漫
淑宁听了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三个字。她小时候也见过桐英好几回了,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像是个爽朗直率地大哥哥,但从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看,只怕没那么简单,从很多小事中都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个很细心谨慎地人。可这样一个外表大咧咧内心很谨慎地人物,居然会离家跑到草原上去画牧民原来他有那么爱画画么?她还以为那只是他休闲时的爱好呢。
不过,能到草原上看看,真是一件不错地事。现在没有污染,没有沙尘暴,草原上的景致会很美吧?想着想着,她忍不住有点羡慕起桐英来。
端宁看到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也想到草原上看看,对不对?我也想去呢,下次跟桐英一起去好了。”淑宁却有些沮丧:“哥哥要去很容易,我却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
“的确,你要出远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端宁想了想,笑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如今你还小呢,谁知道以后能不能去。我这就给桐英写信,等他回京,叫他把在关外画的画都拿来给你瞧,让先你过过眼瘾,如何?”
“那他要多久以后才能回来?你刚才还说,他家在奉天,没事回京做什么呢。”
端宁笑道:“虽然不知道他几时会来,但明年的万寿节,他总不会缺席吧?”
淑宁想想也是,便亲自磨墨摊纸,催端宁写信,端宁只好照做。
等他写好信,正等墨汁风干时,却看到妹妹又在他面前摊开一张白纸,忙说:“写完了,不用再放纸。”淑宁却笑着说:“给桐英哥的信是写完了,还可以给别人写呀。前些天不是收到广州那边的信么?难道哥哥就不想念南边的朋友?”
端宁哭笑不得:“你这丫头,真是人小鬼大。”他正要往纸上写字,却看到妹妹笑眯眯地守在桌边,一点回避的意思都没有,便突然很诡异地笑了:“你总拿这事儿来打趣哥哥,可见真是长大了,莫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想趁机观摩一番?”他斜着眼睛睨着妹妹,似乎有些笑话的意思。
如果淑宁是普通的清朝小姑娘,只怕立马就羞得跑开了,可惜,她不是。
开玩笑,她是谁呀,这种话都受不了,她这三四十年就白活了。
只见淑宁大大方方地微笑道:“哥哥这是在顾左右而言他么?这种法子太老套了,如果哥哥想避开我给真珍姐写什么体己话,不妨想个好些的法子。用这种话挤兑妹妹,实在不太厚道。”
端宁呲着嘴,手上拿着毛笔往淑宁的鼻尖上一点。
新一轮兄妹大战再度展开。
端宁笑着在前头跑,淑宁在后面追。两人绕着院子跑了一圈,贤宁从书房跑出来拍手道:“姐姐快跑呀,马上就抓到了!”旁边的小宝却在为端宁打气。二嫫走出屋子,看到这个情形,忙叫道:“两位小祖宗,不要再闹了,当心摔着!”
淑宁站住脚,气喘吁吁地说:“哥哥这是在欺负我,怎么能这么容易就放过他?!”端宁回身看到暂时安全了,便也笑呵呵地倚着廊柱说:“不过就是一点墨汁,擦一擦就好了,妹妹别小气么。”淑宁瞪了他一眼,也不再追过去。
佟氏站在房门口,吩咐小丫头们:“还不快拿水来侍候姑娘洗脸?”然后转头对淑宁说:“怎么疯疯颠颠的?叫人看了笑话。”
淑宁不好意思地笑笑,正要说话,却看到佟氏身后,婉宁屋里的月荷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
淑宁一点害臊的意思都没有,气定神闲地接过丫头递过来的湿帕子,擦了擦脸,又对着镜子整理了头发,还向端宁递了一把干手巾,然后才转过头,端端庄庄地问道:“月荷姑娘怎么过来了?可是二姐姐有事找我?”
月荷有些意外,忙婷婷施了一礼,答道:“内大臣费扬古大人府上的玉敏姑娘和她表妹来了,我们姑娘叫我来请三姑娘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