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宝太监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兵荒马乱,哀鸿遍野,血腥味充斥着整个小村。 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儿跪在尸体中间,嘴里念念有词,他正在祷告:“真主阿拉与我们同在。请求真主阿拉救救我们,让坏人必得惩罚,让好人必不受难。”
他的祈祷没有让已经死去的人复生。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穿着铠甲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在那群马匹后面。那个孩子并没有丝毫畏惧,依旧半闭着眼睛,默默祈祷。
“大人,那里有个孩子。”其中一人对着领头之人道。
那领头之人看那孩子面目清秀,面对着一群官兵却丝毫不惧,沉思片刻道:“带走!”
那人策马上前,将那孩子抱走。这孩子没有惊呼,也没有惊恐失措,依旧沉着冷静地祈求着真主阿拉。这是他的信仰,也是唯一与他同在的,因为他的父母皆死于战乱中。
他成为战俘,混在了一群战俘当中。大元朝气数已尽,朱元璋攻下云南时,一切就已经注定。
改朝换代,新帝登基,国号大明。隆重的祭天仪式正在帝都应天举行。皇宫新建,需要很多人手,尤其是宫女和太监。
一日,一位老太监来到战俘营,扫视了一眼,走到那孩子跟前细细端详道:“不错,眉眼清秀,五官端正,是个好苗子。来啊,把这孩子带走。”这老太监又挑了几个孩子,这男孩儿要做宫人,女孩儿则做宫女。
身受宫刑,又养了数日之后,那孩子已经换上太监服。孩子的复原能力总比大人要快很多。老太监看着这孩子道:“叫什么?”
“三宝。”这孩子长期在战俘营中,已经懂得生存之道。他对着那老太监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
“三宝?你这孩子还真是可爱!”老太监掐着三宝粉嘟嘟的脸颊道:“以后就跟着我做事,服侍宫里的主子们,知道吗?”
“是,师傅!”三宝立马下跪磕头,拜谢老太监。
这老太监高兴地扶起三宝道:“真乖!既然你认我做师傅,我自不会薄待你。你先从基层做起,锻炼好技能,以后才有机会去服侍皇上。”
“谨听师傅教诲!”三宝又磕了个头。
三宝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孩子,加上长的眉清目秀,还透着股可爱劲儿,这宫中主子、太监和宫女无人不喜爱他。
三宝与其他小太监关系也保持的很好,小英子是与三宝一同进宫,而且一同受的宫刑,所以,二人之间的关系特别亲密。
这小英子从小就跟在皇长孙朱允文身边,陪着皇长孙玩儿,所以关系特别亲密。三宝则服侍皇子朱棣,那个时候朱棣还未有封号,只比三宝年长几岁,却少年老成,仿佛有着无尽的心思。
朱棣在想心思的时候,三宝总是垂手立在一旁,随时等候吩咐。朱棣读书勤奋,三宝每三个时辰便泡壶茶送过来,服侍的相当仔细。朱棣觉得三宝甚得他心,所以平日里对三宝也很好。
后来,朱棣被封燕王,驻守北平,便离开了皇宫。临走时,三宝不舍道:“主子,您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奴才不在您身边,您一定再要找个贴心的人服侍。”
朱棣拍拍他的肩膀道:“三宝,你安排你留在宫中,自然有我的考虑。我只希望你在这深宫不要忘了你我之间的主仆之情。”
三宝扑通一声跪下,边哭便磕头道:“燕王,您是三宝的第一个主子,我岂会忘了您对我的好。”
“三宝,我知道你聪明,心思也细腻。我已经向父皇举荐你,不出意外,你将要去服侍皇上了。”
三宝大吃一惊,同时心中喜道:“感谢主子举荐之恩,能够伺候皇上,是三宝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
朱棣的举荐,再加上老太监在皇上面前说了三宝种种好处,三宝便被调到御前伺候。几日服侍下来,朱元璋只觉这三宝确实不错,不几日便摸清了他的习惯和脾气,凡事都做的体贴入微,果真比之前服侍的太监都要好。
大明初建,朱元璋日理万机,没有丝毫松懈。朝中的治国能人不多,一切都百业待兴。除了这朝中事务外,还要处理与各藩国之间的关系。朱元璋的黑已经熬成了白。
三宝帮皇上梳头的时候道:“皇上头上的白又多了许多,这国务繁忙,望皇上注意身体,不要操劳过度。”
朱元璋摇摇头叹道:“我年纪也大了,加上有这么许多愁人之事,生出一些白也很正常。”
三宝见皇上时不时地唉声叹气,便问道:“皇上,可有什么事情?三宝可与皇上解忧。”
朱元璋愁道:“大明初建,朝中朝外都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可偏偏人手不够。这不,向各藩国颁赐历法的事情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
“李大人负责外邦关系的,他来做最合适不过了。”三宝提醒道。
“我已经派他去了琉球,高丽尚缺人选。”朱元璋道:“颁赐历法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派遣出去的官员一定要有形象,方能显我大明朝的威信。这满朝文武中,形象佳,气质好的,为数甚少,用一个就少一个。”
三宝垂手在一旁。朱元璋愁眉不展,只觉这三宝眉宇之间倒是透着英气,五官立体,白白净净,竟不输于朝堂之中任何一位官员,这样的人如果派出做使节,定能长国威。只是三宝是个太监,有些可惜了。
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这颁历官本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一无兵权,二无财权,自古也没有身份上的限定。加上,他又是大明的开国皇帝,一切规则都由他来定,就算是派一个太监去做这事,也无人会反对。最为根本的是,这没有触及任何人的利益。
想到此处,朱元璋道:“三宝,你为人处事方面非常到位,加上心思细腻缜密,如今朝中缺人手,朕决定派你出访高丽,代朕颁赐历法。”
三宝一听,心中颇为讶异,但嘴上却道:“皇上抬爱,奴才不甚感激!奴才深得皇上信任,定然不辱所托。”
“好!”朱元璋高兴道:“你虽然只是个宫人,却有担当,不畏畏尾,而且有感恩之心,实属难能可贵。朕相信自己的眼光。即日起,便封你为颁历官,位四品,享俸禄。”
三宝磕头,大声道:“谢主隆恩!”
一个太监能成为正四品的官员,简直是天大的福气。所以,三宝感恩戴德,只觉得一切太不可思议。
三宝荣升颁历官的事情已经传遍内宫,人人都羡慕他有这等福气,但没有人嫉妒。所有人都觉得,三宝有这样的能力代表大明朝出使外国。他们所认识的三宝从来都是一个温润如玉的贴心人,处理任何事情都不慌不乱,机智聪慧,而这不就是一个使节最重要的品质吗?
三宝荣升官位之后,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老太监。他跑到老太监那里磕头谢道:“三宝谢谢师傅的照顾,没有师傅,便没有今日的三宝。三宝心中感激万分,觉得无以为报师傅的恩情。”
老太监扶起三宝,当年还是个孩子的他,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英姿煞爽的年轻人。老太监握着三宝的手道:“孩子,这是你的运气,一定要好好把握。我们这些做宫人的,注定一辈子的奴才命,你给了我们希望。你的荣升喻示着,太监只要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可以成人成才,为大明朝作贡献。你如果能够成功,便可以激励以后来着深宫的孩子们。”
“三宝一定拼尽所能,不辱师傅对我的栽培和恩典。”三宝开始明白这次出行的重要意义。这不仅关乎着他个人,更关乎着所有的宫人。
“三宝啊,师傅老了,还不知能活几日。你还年轻,人又聪明,一点即透。一定不要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否定自己的能力。师傅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大明的骄傲。”老太监看着眼前的三宝,感慨万分。
“师傅,您宅心仁厚,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三宝也紧紧握着老太监的手,这人对于他而言,如同父亲一般。
“宫廷人事关系复杂,你一定要懂进退,知应变。”老太监叮嘱道:“你在这里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看在眼里,但还要记在心里,不住地去思考,去反省。我们虽然是奴才,但倘若没有一颗感同身受的心,就无法伺候好主子。做奴才的,能够最大化地为主子分忧,才是最好的奴才。”
“三宝谨记师傅教诲,常保一颗体恤别人的心。”三宝道。
老太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徒弟,点点头道:“去吧,去好好准备一下这次的出行。”
颁历官三宝带着所有宫人的期待启程了。朝中无人反对,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实在无人关心。
三宝随从五十人,行至东北,乘船渡江,出使高丽。此时的三宝已经改信佛教,真主阿拉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天上各路神仙。上船之前,三宝祭拜了江神,祈福保佑一切平安。(未完待续。)
兵荒马乱,哀鸿遍野,血腥味充斥着整个小村。 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儿跪在尸体中间,嘴里念念有词,他正在祷告:“真主阿拉与我们同在。请求真主阿拉救救我们,让坏人必得惩罚,让好人必不受难。”
他的祈祷没有让已经死去的人复生。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穿着铠甲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在那群马匹后面。那个孩子并没有丝毫畏惧,依旧半闭着眼睛,默默祈祷。
“大人,那里有个孩子。”其中一人对着领头之人道。
那领头之人看那孩子面目清秀,面对着一群官兵却丝毫不惧,沉思片刻道:“带走!”
那人策马上前,将那孩子抱走。这孩子没有惊呼,也没有惊恐失措,依旧沉着冷静地祈求着真主阿拉。这是他的信仰,也是唯一与他同在的,因为他的父母皆死于战乱中。
他成为战俘,混在了一群战俘当中。大元朝气数已尽,朱元璋攻下云南时,一切就已经注定。
改朝换代,新帝登基,国号大明。隆重的祭天仪式正在帝都应天举行。皇宫新建,需要很多人手,尤其是宫女和太监。
一日,一位老太监来到战俘营,扫视了一眼,走到那孩子跟前细细端详道:“不错,眉眼清秀,五官端正,是个好苗子。来啊,把这孩子带走。”这老太监又挑了几个孩子,这男孩儿要做宫人,女孩儿则做宫女。
身受宫刑,又养了数日之后,那孩子已经换上太监服。孩子的复原能力总比大人要快很多。老太监看着这孩子道:“叫什么?”
“三宝。”这孩子长期在战俘营中,已经懂得生存之道。他对着那老太监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
“三宝?你这孩子还真是可爱!”老太监掐着三宝粉嘟嘟的脸颊道:“以后就跟着我做事,服侍宫里的主子们,知道吗?”
“是,师傅!”三宝立马下跪磕头,拜谢老太监。
这老太监高兴地扶起三宝道:“真乖!既然你认我做师傅,我自不会薄待你。你先从基层做起,锻炼好技能,以后才有机会去服侍皇上。”
“谨听师傅教诲!”三宝又磕了个头。
三宝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孩子,加上长的眉清目秀,还透着股可爱劲儿,这宫中主子、太监和宫女无人不喜爱他。
三宝与其他小太监关系也保持的很好,小英子是与三宝一同进宫,而且一同受的宫刑,所以,二人之间的关系特别亲密。
这小英子从小就跟在皇长孙朱允文身边,陪着皇长孙玩儿,所以关系特别亲密。三宝则服侍皇子朱棣,那个时候朱棣还未有封号,只比三宝年长几岁,却少年老成,仿佛有着无尽的心思。
朱棣在想心思的时候,三宝总是垂手立在一旁,随时等候吩咐。朱棣读书勤奋,三宝每三个时辰便泡壶茶送过来,服侍的相当仔细。朱棣觉得三宝甚得他心,所以平日里对三宝也很好。
后来,朱棣被封燕王,驻守北平,便离开了皇宫。临走时,三宝不舍道:“主子,您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奴才不在您身边,您一定再要找个贴心的人服侍。”
朱棣拍拍他的肩膀道:“三宝,你安排你留在宫中,自然有我的考虑。我只希望你在这深宫不要忘了你我之间的主仆之情。”
三宝扑通一声跪下,边哭便磕头道:“燕王,您是三宝的第一个主子,我岂会忘了您对我的好。”
“三宝,我知道你聪明,心思也细腻。我已经向父皇举荐你,不出意外,你将要去服侍皇上了。”
三宝大吃一惊,同时心中喜道:“感谢主子举荐之恩,能够伺候皇上,是三宝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
朱棣的举荐,再加上老太监在皇上面前说了三宝种种好处,三宝便被调到御前伺候。几日服侍下来,朱元璋只觉这三宝确实不错,不几日便摸清了他的习惯和脾气,凡事都做的体贴入微,果真比之前服侍的太监都要好。
大明初建,朱元璋日理万机,没有丝毫松懈。朝中的治国能人不多,一切都百业待兴。除了这朝中事务外,还要处理与各藩国之间的关系。朱元璋的黑已经熬成了白。
三宝帮皇上梳头的时候道:“皇上头上的白又多了许多,这国务繁忙,望皇上注意身体,不要操劳过度。”
朱元璋摇摇头叹道:“我年纪也大了,加上有这么许多愁人之事,生出一些白也很正常。”
三宝见皇上时不时地唉声叹气,便问道:“皇上,可有什么事情?三宝可与皇上解忧。”
朱元璋愁道:“大明初建,朝中朝外都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可偏偏人手不够。这不,向各藩国颁赐历法的事情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
“李大人负责外邦关系的,他来做最合适不过了。”三宝提醒道。
“我已经派他去了琉球,高丽尚缺人选。”朱元璋道:“颁赐历法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派遣出去的官员一定要有形象,方能显我大明朝的威信。这满朝文武中,形象佳,气质好的,为数甚少,用一个就少一个。”
三宝垂手在一旁。朱元璋愁眉不展,只觉这三宝眉宇之间倒是透着英气,五官立体,白白净净,竟不输于朝堂之中任何一位官员,这样的人如果派出做使节,定能长国威。只是三宝是个太监,有些可惜了。
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这颁历官本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一无兵权,二无财权,自古也没有身份上的限定。加上,他又是大明的开国皇帝,一切规则都由他来定,就算是派一个太监去做这事,也无人会反对。最为根本的是,这没有触及任何人的利益。
想到此处,朱元璋道:“三宝,你为人处事方面非常到位,加上心思细腻缜密,如今朝中缺人手,朕决定派你出访高丽,代朕颁赐历法。”
三宝一听,心中颇为讶异,但嘴上却道:“皇上抬爱,奴才不甚感激!奴才深得皇上信任,定然不辱所托。”
“好!”朱元璋高兴道:“你虽然只是个宫人,却有担当,不畏畏尾,而且有感恩之心,实属难能可贵。朕相信自己的眼光。即日起,便封你为颁历官,位四品,享俸禄。”
三宝磕头,大声道:“谢主隆恩!”
一个太监能成为正四品的官员,简直是天大的福气。所以,三宝感恩戴德,只觉得一切太不可思议。
三宝荣升颁历官的事情已经传遍内宫,人人都羡慕他有这等福气,但没有人嫉妒。所有人都觉得,三宝有这样的能力代表大明朝出使外国。他们所认识的三宝从来都是一个温润如玉的贴心人,处理任何事情都不慌不乱,机智聪慧,而这不就是一个使节最重要的品质吗?
三宝荣升官位之后,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老太监。他跑到老太监那里磕头谢道:“三宝谢谢师傅的照顾,没有师傅,便没有今日的三宝。三宝心中感激万分,觉得无以为报师傅的恩情。”
老太监扶起三宝,当年还是个孩子的他,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英姿煞爽的年轻人。老太监握着三宝的手道:“孩子,这是你的运气,一定要好好把握。我们这些做宫人的,注定一辈子的奴才命,你给了我们希望。你的荣升喻示着,太监只要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可以成人成才,为大明朝作贡献。你如果能够成功,便可以激励以后来着深宫的孩子们。”
“三宝一定拼尽所能,不辱师傅对我的栽培和恩典。”三宝开始明白这次出行的重要意义。这不仅关乎着他个人,更关乎着所有的宫人。
“三宝啊,师傅老了,还不知能活几日。你还年轻,人又聪明,一点即透。一定不要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否定自己的能力。师傅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大明的骄傲。”老太监看着眼前的三宝,感慨万分。
“师傅,您宅心仁厚,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三宝也紧紧握着老太监的手,这人对于他而言,如同父亲一般。
“宫廷人事关系复杂,你一定要懂进退,知应变。”老太监叮嘱道:“你在这里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看在眼里,但还要记在心里,不住地去思考,去反省。我们虽然是奴才,但倘若没有一颗感同身受的心,就无法伺候好主子。做奴才的,能够最大化地为主子分忧,才是最好的奴才。”
“三宝谨记师傅教诲,常保一颗体恤别人的心。”三宝道。
老太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徒弟,点点头道:“去吧,去好好准备一下这次的出行。”
颁历官三宝带着所有宫人的期待启程了。朝中无人反对,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实在无人关心。
三宝随从五十人,行至东北,乘船渡江,出使高丽。此时的三宝已经改信佛教,真主阿拉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天上各路神仙。上船之前,三宝祭拜了江神,祈福保佑一切平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