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的水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出了我家老屋后门,沿墙根是一段10米长的石坎,石坎一拐弯,和一条田塍连接,勾勒出一块小小的水田。这块菜刀形的水田,是爷爷砌屋时残留下来的。爷爷把地基挖得很深,又用石头填得老高“百年大计,基础第一”啊。可这块水田就倒霉了,它终年水深过膝,虽然撒下谷种也能长出秧苗,但那青壮如茭白的稻秧就是结不出谷穗来。
于是就改裁了芋头。大概是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光照,日复一日的只见青青的一塘芋叶,却没见挖芋艿的时候。但后围墙外这块小小的水田,却成了我们孩提时的乐园。
农村的孩子很少有单纯玩耍的时间。为了喂猪,妈交给我们一个长把的抓篱,让我们去捞芋叶下的浮萍。那种浮萍小小的,圆圆的,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的,绿得非常干净非常精神,间或有墨绿色的蜈蚣萍穿插其中,看起来像一条厚厚的地毯。
那时候弟弟七八岁,我也就九岁十岁的模样。捞浮萍对于我们来说是小事一桩。我们趴在高高的石坎上,一伸手就能捞上满满的一抓篱,水顺着篱眼子哗哗的淌着,一会儿我们就捞上一大篮。我们一趟又一趟地提着淅淅沥沥的竹篮回家,很容易得到大人的表扬。
雨后,芋叶上的水珠滴溜溜地转,转出了阳光的七彩,转出了珍珠的华丽,我们呆呆地看着,有了如梦如幻的感觉。我们想把“珍珠”掌握在手里,就去折芋叶。可只要我们一拧叶子,那些小精灵都乘机跑掉了,但我们不怕,只要折得下叶子,再往里面撩一点水,然后提着芋叶的两只角,同样能转出五光十色的韵味来。
夏日的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在院子里酒一遍清水,架起竹床,搬来竹椅,或躺或坐着纳凉。他们一边用大扇子驱赶着蚊子,一边聊着日子的艰难,估计着早稻能收多少。我和弟弟可没那么老实,我们拿了扇子跑到后门外的石坎上去。夜的舞台上有多少萤火虫啊,它们点着小小的灯笼,一闪一闪地舞蹈着。只要飞到我们头上,我们就举起扇子,啪的一下子就把它给打下来了。掉在地上的萤火虫傻傻的,肚皮朝上,半天也翻不过身来。我们就借着它自己的光芒,把它们抓住,然后装到一个玻璃瓶里。
中国有囊萤映雪的美丽传说。抓到那么多的萤火虫,我们就赶快回屋找出课本,试图好好“映读”一下。可是事与愿违,不知是我辈视力不济,还是古人凭空瞎说,那满满的一瓶萤火虫根本起不了照明作用。绕这么着,我们也不想让萤火虫饿死,我们天天摘来带露的丝瓜花,塞进瓶里去喂它们。
最有兴致的当属钓蛙了。农民们对钓蛙是有讲究的:青蛙是益虫,是朋友,是不得杀害的,钓上来也必得给放回去。我们钓的是“田鸡”田鸡其实是蛙的一种,但那时候我们不懂。田鸡个儿比青蛙大,肌腱很发达,它的皮色是灰黑的,不太光滑。我们当年都以为,田鸡是吃小蛙的,所以不是什么好东西,钓它吃它就没有罪恶感了。
钓田鸡是要做准备工作的。白天,我们带着根三尺长二指宽的篾片,去弹性十足的田塍上找小蛙,看见了,拿篾片一拍,把它拍陷进泥里,然后把它挖出来,有那么五六只就够了。我们用一根粗线把它们拦腰捆在一起,回家后拿出了钓竿,这钓竿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只要把这捆小蛙拴上去就行了。我们把拴了小蛙的钓竿倚在墙上,小蛙们都还活着,伸胳膊踢腿的闹得很欢。
天黑定了,我和弟弟拎了竹篓,拿了钓竿,来到后门的石坎上。钓田鸡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举着钓竿,一提一放,一提一放,那一捆小蛙打击着水面,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田鸡们以为是青蛙呢,一口就叼住了,我们感觉到重量的增加,就赶忙提拎上来,甩到了石坎上。我和弟弟扔了钓竿,满地去抓它们,聪明的田鸡扑通一声就跳回水田里去了,让我们空抓了一手的草屑,但还是有不少的田鸡比较笨,当了我们的俘虏。
杀吃田鸡是第二天的事了。那时候农村十分贫穷,一年到头也难见几次荤腥,缺乏营养的孩子们都是精瘦精瘦的,因此吃田鸡是很幸福的事。杀田鸡毕竟是残酷的,可我们管不了这么多了,何况,哪一种杀牲不残酷呢?只是田鸡又与众不同些,它们鼓鼓的双眼会巴巴地看着你,它的两个前爪很像人的手掌,你一举刀,它就吓得眼睛一闭“双手”捧住自己的脑袋,弄得我常常下不了手。弟弟虽然小我两岁,可比我果断得多,他推开了我,挥刀一斩,就把田鸡的脑袋给斩掉了,连带它捧着脑袋的脚趾。斩掉了脑袋的田鸡还是活的,还会满屋子乱蹦,弟弟抓住它们,拿细柴梗把脊椎一通,它们就立即死翘翘了。然后是剥皮,跟脱衣服一样,从脖子开始,先退出前腿,再沿着身体往下,最后从下肢一直剥到脚趾。接下去是开膛破肚,摘去胃肠。田鸡的腹内有一朵朵菊花形的黄油,清洗时总是浮在水面。在缺油少酱的日子里,我们把田鸡油熬起来,然后又用它的油炒它的肉,颇有“煮豆燃豆萁”的感觉。
退下来的田鸡皮并不扔掉,我们把它翻过来,刮去表面的灰黑,也放到锅里去煮,据说田鸡皮治浮肿病最好,也能治少儿疳积和脸色黄黑。
屋后的水田,给了我们童年的快乐,也给了我们成长的营养,同时给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杀戮的阴影。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早已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对于田鸡,我总有一种歉疚,一种负罪感。我没有刻意去赎罪,也没有方法去赎罪,只是朋友请吃的餐桌上出现田鸡,我是坚决不伸筷子的。
出了我家老屋后门,沿墙根是一段10米长的石坎,石坎一拐弯,和一条田塍连接,勾勒出一块小小的水田。这块菜刀形的水田,是爷爷砌屋时残留下来的。爷爷把地基挖得很深,又用石头填得老高“百年大计,基础第一”啊。可这块水田就倒霉了,它终年水深过膝,虽然撒下谷种也能长出秧苗,但那青壮如茭白的稻秧就是结不出谷穗来。
于是就改裁了芋头。大概是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光照,日复一日的只见青青的一塘芋叶,却没见挖芋艿的时候。但后围墙外这块小小的水田,却成了我们孩提时的乐园。
农村的孩子很少有单纯玩耍的时间。为了喂猪,妈交给我们一个长把的抓篱,让我们去捞芋叶下的浮萍。那种浮萍小小的,圆圆的,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的,绿得非常干净非常精神,间或有墨绿色的蜈蚣萍穿插其中,看起来像一条厚厚的地毯。
那时候弟弟七八岁,我也就九岁十岁的模样。捞浮萍对于我们来说是小事一桩。我们趴在高高的石坎上,一伸手就能捞上满满的一抓篱,水顺着篱眼子哗哗的淌着,一会儿我们就捞上一大篮。我们一趟又一趟地提着淅淅沥沥的竹篮回家,很容易得到大人的表扬。
雨后,芋叶上的水珠滴溜溜地转,转出了阳光的七彩,转出了珍珠的华丽,我们呆呆地看着,有了如梦如幻的感觉。我们想把“珍珠”掌握在手里,就去折芋叶。可只要我们一拧叶子,那些小精灵都乘机跑掉了,但我们不怕,只要折得下叶子,再往里面撩一点水,然后提着芋叶的两只角,同样能转出五光十色的韵味来。
夏日的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在院子里酒一遍清水,架起竹床,搬来竹椅,或躺或坐着纳凉。他们一边用大扇子驱赶着蚊子,一边聊着日子的艰难,估计着早稻能收多少。我和弟弟可没那么老实,我们拿了扇子跑到后门外的石坎上去。夜的舞台上有多少萤火虫啊,它们点着小小的灯笼,一闪一闪地舞蹈着。只要飞到我们头上,我们就举起扇子,啪的一下子就把它给打下来了。掉在地上的萤火虫傻傻的,肚皮朝上,半天也翻不过身来。我们就借着它自己的光芒,把它们抓住,然后装到一个玻璃瓶里。
中国有囊萤映雪的美丽传说。抓到那么多的萤火虫,我们就赶快回屋找出课本,试图好好“映读”一下。可是事与愿违,不知是我辈视力不济,还是古人凭空瞎说,那满满的一瓶萤火虫根本起不了照明作用。绕这么着,我们也不想让萤火虫饿死,我们天天摘来带露的丝瓜花,塞进瓶里去喂它们。
最有兴致的当属钓蛙了。农民们对钓蛙是有讲究的:青蛙是益虫,是朋友,是不得杀害的,钓上来也必得给放回去。我们钓的是“田鸡”田鸡其实是蛙的一种,但那时候我们不懂。田鸡个儿比青蛙大,肌腱很发达,它的皮色是灰黑的,不太光滑。我们当年都以为,田鸡是吃小蛙的,所以不是什么好东西,钓它吃它就没有罪恶感了。
钓田鸡是要做准备工作的。白天,我们带着根三尺长二指宽的篾片,去弹性十足的田塍上找小蛙,看见了,拿篾片一拍,把它拍陷进泥里,然后把它挖出来,有那么五六只就够了。我们用一根粗线把它们拦腰捆在一起,回家后拿出了钓竿,这钓竿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只要把这捆小蛙拴上去就行了。我们把拴了小蛙的钓竿倚在墙上,小蛙们都还活着,伸胳膊踢腿的闹得很欢。
天黑定了,我和弟弟拎了竹篓,拿了钓竿,来到后门的石坎上。钓田鸡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举着钓竿,一提一放,一提一放,那一捆小蛙打击着水面,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田鸡们以为是青蛙呢,一口就叼住了,我们感觉到重量的增加,就赶忙提拎上来,甩到了石坎上。我和弟弟扔了钓竿,满地去抓它们,聪明的田鸡扑通一声就跳回水田里去了,让我们空抓了一手的草屑,但还是有不少的田鸡比较笨,当了我们的俘虏。
杀吃田鸡是第二天的事了。那时候农村十分贫穷,一年到头也难见几次荤腥,缺乏营养的孩子们都是精瘦精瘦的,因此吃田鸡是很幸福的事。杀田鸡毕竟是残酷的,可我们管不了这么多了,何况,哪一种杀牲不残酷呢?只是田鸡又与众不同些,它们鼓鼓的双眼会巴巴地看着你,它的两个前爪很像人的手掌,你一举刀,它就吓得眼睛一闭“双手”捧住自己的脑袋,弄得我常常下不了手。弟弟虽然小我两岁,可比我果断得多,他推开了我,挥刀一斩,就把田鸡的脑袋给斩掉了,连带它捧着脑袋的脚趾。斩掉了脑袋的田鸡还是活的,还会满屋子乱蹦,弟弟抓住它们,拿细柴梗把脊椎一通,它们就立即死翘翘了。然后是剥皮,跟脱衣服一样,从脖子开始,先退出前腿,再沿着身体往下,最后从下肢一直剥到脚趾。接下去是开膛破肚,摘去胃肠。田鸡的腹内有一朵朵菊花形的黄油,清洗时总是浮在水面。在缺油少酱的日子里,我们把田鸡油熬起来,然后又用它的油炒它的肉,颇有“煮豆燃豆萁”的感觉。
退下来的田鸡皮并不扔掉,我们把它翻过来,刮去表面的灰黑,也放到锅里去煮,据说田鸡皮治浮肿病最好,也能治少儿疳积和脸色黄黑。
屋后的水田,给了我们童年的快乐,也给了我们成长的营养,同时给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杀戮的阴影。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早已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对于田鸡,我总有一种歉疚,一种负罪感。我没有刻意去赎罪,也没有方法去赎罪,只是朋友请吃的餐桌上出现田鸡,我是坚决不伸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