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聃聃文集 > 永不伏枥的老马

永不伏枥的老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  初识叶文玲,是因为她的小说心香。那落魄的画家,那美丽聪慧的哑女,那执着的爱,还有哑女那悲壮的死,震撼了我。一直来,我对国内外有成就的作家都崇拜不已。外国太远,我只能望洋兴叹,而国内的作家,我想有朝一日也许能见上一面。于是有两位女作家先后走进了我的梦乡,一位是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另一位就是叶文玲老师了。我是分别在两个梦境里看见她们的,好像在讲课,我和许多文学爱好者拥簇着,欢呼着,激动得要命

    随后好多年,我一直无缘与她们谋面。

    1985年夏,我刚刚从工厂调入文联。一天,市委宣传部一个电话把我叫了去。于是我看到了从河南来的叶文玲。她印堂闪亮,皓齿崭齐,还有那稍稍有点塌的鼻梁,怎么看都有点像邓丽君。不过她的体态比邓丽君丰腴多了。也许是因为天气热,也许是因为胖,她那件白衬衣都叫汗湿透了,看起来并不是高不可攀,反倒是有些亲切和面熟。于是我把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的第一感觉改动了几个字:这位姐姐,我好像曾经见过的!

    叶老师此行的目的,是要到家乡的大陈岛去看看。是年元旦胡耀邦同志刚刚看望过大陈岛的垦荒者,所以去岛上采风的人不少。第二天,我们买好了船票就出发了,在大海无情的风浪中,我吐得眼泪鼻涕的,狼狈不堪,而叶老师却安安静静地坐着,面对波涛在思索什么。我想,这个女人不寻常,记得我们上次去大陈,连蔡未名这样的壮小伙都吐得天翻地覆,叶老师她怎么就这么稳如磐石呢?

    干完了正事,大陈岛的朋友很诡秘地告诉我们:要安排我们出海去——当时大陈岛的石斑鱼正名扬四海,要出海去钓鱼,却要有点神通。一艘机帆船送到了大海中间的无名大礁石旁。我不知道有几位作家钓过石斑鱼,首先,这钓具就很特别:只有钓线没有钓竿,只有坠子没有浮标。我们往钓钩上挂上斩成段的黄鳝后,就顺着船舷把钓钩和尼龙线放进水里。线很长,卷线的轴子飞快地滚着,我们把线一直放到海底。然后双手握着钓线晃来晃去,那模样有点像海上舞红绸,扭秧歌,很好玩。晃啊晃的,一感觉到手上的重量了,就把钓线一把一把收上来。

    钓石斑鱼是非常专业的渔活,对于外行人来说,则完全是碰运气了。船在晃荡,我的胃在翻腾,那感觉实在糟糕,我拼命忍着,把涌上来的食物和胃酸强咽下去。我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提起钓线,可钓钩上总是空空如也,这还不算,有几次鱼钩还被礁石挂住了,连陪同者都忙着来给我解困。

    没料到的是,初来乍到的叶老师却第一个钓上了一条石斑鱼,大家都为她欢呼。她笑说这完全是撞上的运气,耐心一点,海龙王知道我们的诚心,不会厚此薄彼的。海龙王大概也听见了我们的话,果然,最后我也钓上一条“岩头老虎”算是石斑鱼的远房亲戚。比叶老师的那条小多了。我想,这也许是个象征——以后我只能望叶老师项背?

    几天的同室而居,抵足而眠,我对叶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同病相怜的感觉油然而生。她是因为哥哥的错划右派被剥夺了上高中的权利,我是因为父亲的冤案遭受同样的待遇。她当过小学教师、农场职工、工厂工人;我被下放八年,代了一阵子课,后来当了14年的机械工人;我们都有三个孩子,她把孩子缚在背上蹬着自行车上班,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我左手抱一个右手牵一个儿子匆匆赶路,生生地把自己弄成了胃下垂

    从那以后,我对她的作品特别关注,甚至连报纸上的小文章也不放过。我知道,家乡对少年、青年的叶文玲并不宽厚,成名后的叶老师却对家乡充满着深情厚谊。故乡的大事小事,她都热忱地关注着,故乡的一点点成就,她都会像自己得奖一样地欣喜不已。一江山的战役,漩门港的连通,大鹿岛的开发,新台州的建设;她用她的笔真诚吟诵,满怀激情地讴歌,字里行间充满着她对美的追求,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喜悦。

    1986年春,她调回浙江,九十年代初任省作协主席。那年我出版了第二本小说集,请她作序。我暗想她是个大忙人,可能应付一下也就罢了。待到我读了她寄过来的序文一同追梦,她的认真、她的热忱让我惊诧,她对作品的评价,和对后学者鼓励和肯定,让我非常感动。而后,台州文联为我召开作品讨论会,她带了一拨人赶到台州为我助阵。当时杭台高速还没动工,山高路险,特别难走,当她们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我面前,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虽然心里认定她可师可友,可我这人没心没肺,一年里少说也有四五次上省城,却从未想到要给她捎点什么东西。可是她呢,却总是诚挚看待故乡的文友,与我们格外亲近。每次开会或活动间隙,都热情地邀我们去她家作客,不是那种礼仪上的邀请,而是真心实意。我这人不喜欢作客,又怕打扰人家写作或休息,每每都婉拒了。有一次,终于架不住她的热情,我们四五个女作家嘻嘻哈哈推推搡搡地去了花园北村,我以为她家肯定有保姆或什么干家务的人,可是没有。她给我们剥了个大大的楚门文旦,然后把围裙一系,亲自掌勺,一会儿,就给我们弄了一桌可口的饭菜。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经常听一些人叹息:自从干了什么职务以来,就没有时间创作了。可叶文玲身兼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职务,又是好多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还有这个那个的头衔,想想忙都忙不过来。可她仿佛是一架开足马力的机器,风风火火,东奔西跑,什么都干得欢实,什么都没有拉下。也常听有人说这个那个作家,一把年纪了,江郎才尽了,可她却在年届天命之后,接连推出长篇小说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秋瑾等;无梦谷发表后,曾引起强烈反响,在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后,再获浙江省优秀文艺作品奖;长篇历史小说秋瑾发表后,也是佳评如潮,香港明窗出版社即以秋瑾之死重新推出,1998年以鉴湖女侠——秋瑾为名由作家出版社一版再版。2000年的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出版后,又引起很大反响。叶老师还创作过一些影视文学剧本:如太阳的骄子、背上的桥;后者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她还将长篇传记常书鸿与人合作改编成电视剧大鸿飞天;2006年春天,我在台州的一家宾馆遇见了她和著名导演谢晋,原来,早年曾经钟情她的心香的谢导,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这次又找上门来,请她将中篇小说浪漫的黄昏改编成电影,正在商量去选外景呢。

    感念影坛老帅的良苦用心,她带着年逾八十的谢导,奔波在故乡楚门镇——(即小说背景长塘镇。)他们访老村,穿深巷,踏勘了清港樟岙村,楚门东西村、东西老街,城关环西村、西青街,坎门钓艚等地,寻找她记忆中的河埠头,那小船穿梭的老桥流水,寻找着她梦牵魂牵的古戏台、石板街,还有那黑瓦、矮墙、疏窗、板门和村口那古老得像哲人的大樟树

    叶文玲属马,她已经年过花甲、六十奔五的人了,应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说起来叶文玲家也确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有人说,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天伦之乐。叶文玲一提起她的四个孙辈,说起那些小淘气们的故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是,说归说,叶文玲并没有让可爱的小家伙们消磨她的斗志,她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在文坛上一路驰骋。

    我以为,叶文玲的精力比年轻人还旺盛:她的成品速度是每年20多万字,她的书一本本地继续码着。“著作等身”对她来说来既不是遥远的童话,也不是夸张,而是指日可待。就这么忙碌,她还能腾出手来,对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投以关注的目光,对许多青年作家关爱有加。只要有作家们的作品讨论会邀约,她就马不停蹄地往哪里赶,我常常收到朋友们送的书,翻开一看,很多是叶老师作的序。写过序的人都知道,那化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了自身的写作。

    前不久,我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一个例会,会议结束后,大概叶老师觉得我已经从岗位“退下”以后见面机会少,非要拉我去她家小住两天。说真的,本来她就忙得夠呛,弄一个人在家里摆着,笃定是个不轻松的麻烦事。于是,我坚决拒绝。可是她又是劝说又是命令的,最后差不多把我“绑架”似的弄到家里。这次到她家,我既领略到“家常主妇”的叶文玲,又领教了“独断专行”的叶大姐。她给我倒荼递水,一会儿换茶叶,一会儿加蜂蜜;她给我铺床,非要换床单,非要换枕套,弄得自己气喘吁吁的,活像那个演小品的赵丽蓉。即便是家常饭,她也想变着法子烧出点拿手的菜肴。正餐完毕,又搬出一堆水果零食,还让老伴帮着又削皮又剥壳。我说,叶老师你别不安好心,妄想把我也喂得像你一样胖!

    就在她的新家,我又一次访看了她的书房,看到她将我赠她的书与一些最要的好朋友的赠书“比邻而居”作家书房的书籍排列,端端是其本人与作者亲情的晴雨表,这个细节的发现,令我感动,令我温暖

    这两天,我目睹了她的作息时间:清晨七点起床做饭,饭后八点直奔单位或者会场,中午回家匆匆吃饭后小睡片刻,然后又是工作或活动。晚饭后散步半小时,然后就在电脑上敲击键盘到午夜

    她是那样的忙,我却像个地道的娇客闲人无所事事。于是,本是友爱的相处却变起了冲突——那两天,她是想为我这个难得出国的人创造一次出访机会与各方联络。我因为此事没有一点把握,又怕给她也给别人添麻烦,就不好意思坚持。可是她非常执着,非要争取最后一线希望,要帮我把好事做好。她在书房里呼风唤雨向这个请示向那个探问。我在客厅百无聊赖,见她放下话筒,立马拿起客厅的电话和朋友聊天,还没有说上两句呢,她在书房里厉声喊:钱国丹,把电话搁下,马上有要紧的电话要打进来我不解其意,嚷嚷道:下辈子都不住你家了,一点自由也没有!她在那边生气地大吼:没良心的,还不都是为了你?!

    后来我才明白原委——情到深处,真是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多像老小孩啊!

    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自己出新书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她最近又出版了40余万字的三生爱。这个文讯,我是前不久才听北京的一位朋友说的——2006年的11月,中国作协隆重地为她开过了长篇小说三生爱的作品讨论会。

    这匹不肯伏枥的老马啊!

    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编者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伏枥的老马--叶文玲老师,在作家聃聃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相信作者通过阅读此文,会品味到“志在千里”那句名言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