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看过一篇叫鱼在乎的文章:一次台风掀起的大浪,把一群小鱼抛上了海滩。风静了,潮退了,那些鱼却留在了海滩的水洼里。太阳出来了,水洼渐渐干了,眼看那些小鱼就要死了,海边来了个小男孩,他看到这个情况,抓起一条小鱼,扔进海里,又抓起一条,扔进海里。这时候来了个大人,他说:“海滩那么大,小鱼又那么多,你救得过来吗?谁又会在乎你做的事呢?”小男孩又抓起一条小鱼,扔回了大海,说:“这条鱼在乎!”又抓起一条小鱼扔了出去,说:“这条鱼在乎!”

    上星期,我去了趟黄岩的西部山区——宁溪。

    “你知道人大老主任林希才同志,到我们山区扶贫结对,帮助特困孩子读书的事吧?”陪同我的朋友问。

    我说:“你们这儿是比较贫穷的,有的孩子蛮可怜的,林老单位出点钱也应该。”

    朋友说:“不是单位,是他个人出资。个人捐助五个孩子上学呢!”

    个人出资,而且是资助五个孩子,那就有点意思了。见我来了兴致,朋友就娓娓道来。

    那是去年月12月初的一天,一辆小车辗着满地的黄叶,悉悉索索地开进了宁溪镇中心小学。从车上下来一对慈眉善目的夫妇,那就是林希才同志和他的夫人蒋珠妹。他们要在这里资助三位孩子上学;然后他们又去茅畲逸夫小学,那里还有二位家庭特困的孩子,等着他们送温暖送阳光,完成他们艰难的学业。

    毋庸置疑,这几年,我们台州市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位于偏僻的黄岩西部山区宁溪,由于种种原因,还有少数人的温饱问题还不十分稳固。一想起这些,林希才同志的心情就显得非常沉重。特别是听说,一些不幸家庭的孩子要辍学回家,他再也坐不住了。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应该生活在美丽的校园中,应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汲取知识营养,而不该过早的放下书包干活去的啊!”林希才感叹着说。

    “看到那些瘦弱的身子,我就心疼,真的心疼啊。”林夫人说着,眼睛都湿润了。

    在这种善良、朴素的感情推动下,林希才两口子经过认真商量,决定每年都节约一些钱,资助五个孩子上学。于是,夫妇俩不顾天寒地冻,直奔宁溪山区来了。

    他们助学的五个孩子中,有父母双亡的孤儿,有车祸中不幸的伤残者,有父亲久病不起的,有母亲弱智丧失劳动力的他们像一棵棵羸弱的幼苗,如果没人给他们浇灌、没人扶持,很可能会枯萎下去的。

    其实,三个月前,林希才同志已经给孩子们汇上人民币1000元。这一次,又亲手送上4000元。孩子们也挺懂事,他们围着林希才夫妇亲热地喊“爷爷奶奶”小鸟依人,绕膝啁啾。他们表示不会辜负两位老人的期望,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眼到了今年的8月份,当时的天气酷热难当。林希才夫妇想起了秋季开学在即,为了不让孩子们翘首盼望,他们冒着炎炎烈日,二上银溪中心校和茅畲小学,早早地给五位孩子送上3000元的学习费用。

    曾任过台州市主要领导的林希才同志,一直来十分重视扶贫帮困工作,梦牵魂绕着黄岩西部山区的脱贫工作。任台州市人大主任期间,他就将市人大常委会与黄岩区上垟乡山嘴头村结成对子,开展科技扶贫活动。他非常支持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出谋划策打造一条环山水沟,使山田的排水畅通无阻;又指导他们修筑一条公路桥梁,将原本分开成两半的村子连接起来。退居二线后,他被聘任为省老年基金会顾问,更是念念不忘黄岩西部山区,经过他的努力,去年,为百名特困老人争取了5万元扶贫基金;今年,又为台州各县(市、区)二百名特困老人争取到扶贫基金。

    林希才同志助贫济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早在1987年他任椒江市委书记时,他就带头为椒江市的教育基金捐资200元;后来成立了“希望工程”他又捐款几百元。

    大家都知道,林希才同志很忙。可救人急难的事却屡见不鲜。1991年,他在台州行署任专员期间,有一次回家时车至黄岩江口,发现一名邮电工人倒在血泊中人事不省,林希才同志立即让司机停车,两人把满身血污的伤者抬入车内,疾速送进医院抢救,当时也不知伤者有没有带钱,林希才同志还为他填付了医药费用,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有一天夜里,林希才同志从仙居赶回临海,途遇一起车祸,伤者被救上了拖拉机,而肇事者却逃之夭夭,愤怒的林专员催着司机提速,去追那个卑鄙的逃逸者;又有一次,一名在温岭石粘务工的外地人受了重伤被送往医院,因无钱遭遇拒收,刚好被林希才夫妇碰上了,毫不犹豫地为他们填付医药费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然不是什么震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事,但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养和品质高下。

    今年以来,林希才同志全力以赴台州的慈善事业。慈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扶贫济困,救人危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慈善事业更是被升华为一项崇高而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慈善维系了人心向善从美的力量,是社会繁荣、文明、进步的标志。

    正因为如此,林希才同志不顾自己66岁的高龄,他具体主持慈善总会筹备委员会工作,聘请借调人员,制订政策,部署行动。他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此项工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个人捐款方面,林希才同志率先垂范,他本人就为慈善事业捐资一万元。他还发动自己身边的亲人,光是他的儿子儿媳们,也捐款52000元。

    为了筹措喏大一块的慈善基金,林希才同志不顾年事已高,他四处奔波,频频呼吁。功夫不负苦心人,凭着他的德高望重,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各单位各企业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万涓成流,集沙成塔,慈善基金就这样募集起来了。

    也许有人会说: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光靠这么点钱能做什么呢?

    所以我在卷首讲了那个小孩和小鱼的故事。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双手去救助小鱼,那些小鱼就都能回到大海母亲的怀抱。同样的道理,如果有更多的人参加到慈善事业中来,那么弱势人群将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我们救助的小鱼,明朝也许会变作呼风唤雨的蛟龙,我们扶持过的小苗,可能会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我们的事业不是很有意义吗?今天,我们伸手托了他们一把,明天,他们也会用自己强有力的手去托另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能形成良性的环,营造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和高尚的人际关系。

    古人云:仁者爱人。古人又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朋友们,让我们摈弃冷漠,放飞爱心。把仁爱献给还在困境中奋斗的人吧!

    2002年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