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三国全史:全两册 > 二十三、孙策独占江东

二十三、孙策独占江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完了幽州刺史部,再来说说扬州刺史部。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到了东汉,扬州刺史部也是全国十三个州之一,范围相当于今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部分,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上海市以及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的全部,还有湖北省、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论地盘十分大,放到现在,都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好地方,但在当时,大部分还属于欠发达地区,尤其长江以南的部分,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

    扬州刺史部下辖六个郡,江北的庐江郡和九江郡,江南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在袁术到来前,扬州刺史名叫陈温,是朝廷任命的,各郡太守也大多数忠于朝廷,没有陷入群雄争霸的混战中。

    初平四年(193)陈温死了,一个说法是病死的,一个说法是被袁术所杀。陈温死后,袁绍也想插手扬州刺史部,他表奏堂兄袁遗为扬州刺史,但袁绍的势力达不到这里,袁遗在扬州刺史部没有站住脚,被乱兵所杀。袁术也派了一个人当扬州刺史,名叫陈瑀,徐州刺史部下邳国人。

    当年袁术北上兖州刺史部被曹操打败,袁术于是南下,但是袁术刚刚任命的陈瑀看到他打了败仗,前途黯淡,不再接受袁术的领导,拒绝其入境。袁术恼了,攻击陈瑀,陈瑀败走,袁术于是到达九江郡的寿春,即今安徽省寿县。

    扬州刺史部的州治原来在历阳,即今安徽省和县,袁术嫌这个地方过于靠南,不利于和北方列强周旋,于是把大本营放在了寿春,他在此自称扬州牧,同时兼管徐州刺史部。“徐州伯”这个职务有点儿不伦不类,当时徐州牧陶谦还没有死,袁术大概觉得陶谦毕竟是朝廷任命的老资格官员,自己再当徐州牧或徐州刺史都不太合适,干脆发明了一个“徐州伯”来盖住陶谦。

    袁术那时侵吞了孙坚的人马,有一定的基础,虽然打不过曹操,但在扬州刺史部却没有对手,势力发展得挺快。这时孙坚的儿子孙策找上门来,提出要回孙坚旧部的要求。

    孙策字伯符,孙坚死时年仅十七岁,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十岁的孙权、八岁的孙翊以及刚出生没多久的孙匡。孙坚当年辞去下邳丞加入朝廷的军队,为家眷的安全考虑,把妻子吴夫人和儿女们都放在了寿春,孙坚死时吴夫人领着儿女们刚离开寿春,来到庐江郡的舒县,即今安徽省庐江县。

    寿春靠近北面,离战乱地区较近,舒县距长江不远,相对安全些。举家迁往舒县是孙策的主意,他把母亲和弟弟们接到舒县居住,除了安全上的考虑,还因为这里有一个好朋友。

    这个人就是周瑜,字公瑾,舒县本地人。周家在舒县是第一大户,周瑜祖父的兄弟周景当过朝廷三公之一的太尉,周景的儿子周忠此时正在长安的朝廷任职,先担任太尉,后改任卫尉。周瑜的父亲周异当过洛阳县令。周景在士人中名望很高,曾经提拔过李膺、陈蕃、杜密、荀绲、朱寓等著名人士。

    孙策年纪不大,性格却很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当时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周瑜和孙策同年,长得相貌英俊,才能出众而且早熟,听说孙策的名声,专程从舒县到寿春拜访,于是互相推让着结为异姓兄弟。

    周瑜劝孙策迁居舒县,孙策答应了,到舒县后周瑜把府里最好的南大宅让给他们住,两家成为通家之好。

    孙坚死后孙策承担了家庭的重任,他把父亲的灵柩移送到老家吴郡的曲阿安葬。按规定孙策可以继续父亲乌程侯的爵位,但他却主动让给了四弟孙匡。

    处理好父亲的后事,孙策又带着母亲和兄弟们渡过长江,到了位于长江北岸的江都县,因为周瑜向他推荐了一个高人,说这个人很有眼光和头脑,建议他向此人当面请教。父亲死后,正在上升的孙氏事业突然中断,下一步何去何从孙策没有明确的打算,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瑜推荐的这个高人名叫张纮,字子纲,徐州刺史部广陵郡人,早年上过太学,拜名师韩宗专习经学,成为一名学者。但他不读死书,喜欢把书本知识活学活用,视野开阔,看问题很有见解。

    孙策大老远跑去找张纮,正逢张纮因为母丧在家守孝,见到了张纮,说明来意后,却被张纮婉言拒绝了。孙策很着急,甚至流下了眼泪,对张纮说:“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的事只有您能给拿个主意,请您务必给出个主意,以不负我对您的高山之望。如果我能微志得展,血仇得报,这是您的功绩,也是我心中所望啊!”

    孙策的真诚打动了张纮,张纮帮孙策对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孙策下一步的行动方案。这是一次很重要的谈话,被认为是孙吴版的隆中对,因为这次谈话的地点在广陵郡的江都,也被称为江都对,张纮说:“从前周朝国运衰落,但是有齐国、晋国一起来光复它,这是诸侯王应尽的职责。现在您继承了令尊的事业,又有骁勇善战的名望,如果现在投奔丹阳郡,在江南的吴郡、会稽郡一带发展,那么扬州、荆州日后也不在话下,您的家仇也可以得报。之后据守长江,奋威德,诛除郡秽,匡辅汉室,功业岂不跟当年的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如果是这样,我愿意结盟同好,渡江辅佐将军!”

    孙策听完茅塞顿开,觉得前途一下子光明起来。张纮说得没错,不要在袁术跟前耽误时间了,应该及时向长江以南发展,开创新的事业。陈温死后朝廷派了个叫刘繇的人担任扬州刺史,袁术把他赶到了江南。当时江南四个郡的太守分别是吴景、许贡、王朗和华歆,他们多是朝廷任命的,政治上没有明显倾向性,现在朝廷鞭长莫及,他们便处在各自为政的局面,因为群龙无首,所以一团乱象。

    袁术想一口吞下扬州,但他又有些力不从心,其他势力相距较远,暂时无法染指扬州,所以张纮劝孙策南渡长江,以条件较为成熟的丹阳郡为基地,统一江南,之后虎视荆、扬,成为一方霸主。孙策认为有理,于是把母亲和兄弟们安顿在了江都,托张纮照料,之后跑到寿春,见到袁术,想要回父亲留下来的旧部,再渡江南下。

    从感情上说,袁术很欣赏孙坚的这个儿子,他曾经对人说:“假如我有孙伯符这样的儿子,死又何恨?”但是从理智上说,袁术压根不愿意归还孙坚的旧部。

    袁术不答应,就找些理由拖着,孙策不停地找他,找得多了,袁术就出了个主意,说丹阳郡是个出精兵的地方,你的舅舅在那里当太守,你不如到丹阳郡去募兵吧。

    孙策无奈,渡江去了丹阳郡。丹阳郡太守吴景是孙策母亲吴夫人的弟弟,孙策的舅舅,孙坚起事后,孙氏族人也借势起家,吴景因为姐夫孙坚的带动逐渐成长为太守,推测起来,这个太守可能是袁术所表奏的。孙策在舅舅的帮助下很快募得几百人,但是他带着这支队伍到泾县一带时,遭到当地土匪祖郎的袭击,队伍被打散,孙策险些丧命。泾县就是后来皖南事变的发生地,看来这里地势险峻,自古以来行军至此就很容易遭遇埋伏。

    孙策只得再回到寿春,他还是隔三岔五去找袁术要父亲留下的队伍,袁术被弄烦了,就把孙坚当年队伍里还没有被拆散的1000多人还给了孙策,同时还开出了条件,让孙策带着这些人去平定九江郡,答应事成之后任命他为九江郡太守。

    孙策给袁术出了力,拿下了九江郡,但到头来袁术却任命陈纪为九江郡太守。同时又让孙策帮他平定庐江郡,并且特别说明,上次食言是自己的不对,这回一定任命孙策为庐江郡太守。孙策又帮助袁术平定了庐江郡,但袁术像是得了失忆症,再也不记得当初说过的话,任命刘勋为庐江郡太守。

    摊上这种毫无信誉可言的领导,孙策真的觉得很受伤,但他也很无奈,他决心彻底离开袁术,按照张纮的建议到江南发展。孙策又找到袁术,对他说:“我们孙家在江东一带还有一定号召力,我愿意到江南去,协助舅舅吴景平定江南各郡,到时候至少可以为您募得三万甲士,助您完成匡复汉室的大业。”

    袁术听了这些话很高兴,准许孙策渡江。

    兴平二年(195)初孙策渡过长江,开始了拓疆之旅。

    长江是条自西向东流向的大河,但流到安徽境内时有一段向东北方向斜流,古人习惯以此段长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把今天安徽省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苏南、浙江北部、皖南部分地区以及今江西的赣东北称作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被称为江左,江西则被称为江右。

    孙策准备渡江作战时手下兵马少得可怜,士卒仅1000多人,骑兵更少,不到百人,此外还有几百人愿意追随他。不过,正如孙策说的那样,孙氏在江东的确有不小的影响力,听说乌程侯的儿子回来了,许多人都跑来投奔,孙策渡江的地点在九江郡的历阳,即今安徽省和县,孙策到达那里时,手下已聚集起数千人。

    此时孙策的母亲以及孙权等诸弟已不在江都,他们又回到了曲阿,孙策派人把他们接到了历阳,后来安置在江北的阜陵,这样孙策在江东的行动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精于盘算的袁术之所以答应孙策向江东发展,一方面缘于九江郡、庐江郡两个太守都让孙策落了空,袁术担心孙策心里必然不满;另一方面,袁术分析了江东的形势,认为江东现在也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吴郡有刘繇,会稽郡有王朗,孙策不一定能战胜他们,所以才答应。

    其实当时的江东除了刘繇、王朗这些人,还有很多势力,形势相当复杂。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也是汉室宗亲,关东十一路联军中的兖州刺史刘岱是他的哥哥。刘繇打不过袁术,渡江来到丹阳郡,袁术命令丹阳郡太守吴景阻击刘繇,刘繇退到吴郡,在曲阿一带发展,他是货真价实的刺史,又是汉室宗亲,有一定号召力。

    吴郡太守本是盛宪,许贡是他手下的都尉,后来盛宪因病离职,许贡接任。盛宪的太守是朝廷任命的,许贡的太守可能也是朝廷的任命,对孙策来说,与刘繇一样,许贡也是敌人。

    会稽郡在吴郡的南面,是一个大郡,太守王朗是北方人,曾在朝中为官,后弃官回到家乡徐州,陶谦推举他为茂才,王朗接受了陶谦的征辟,被任命为治中从事,主官员升迁考核,后来被朝廷正式任命为会稽郡太守,在政治版图中不属于袁术集团。

    豫章郡的郡治在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这个郡面积非常大,大体相当于现在整个江西省。名士华歆在这里当太守,他的情况有点像王朗,由朝廷所任命,袁术一直打着豫章郡的主意,表奏自己的好友诸葛玄到豫章郡任太守。

    除了他们,扬州还有几股山贼,宗帅很有实力。一股是山贼严白虎,白虎是他的绰号,真名不详,他的祖籍就是孙氏的食邑地吴郡乌程县,他和弟弟严舆聚众万余人,屯聚于乌程等地。另一股是地方实力派邹他、钱铜、王晟,邹他和钱铜也是吴郡人,王晟是嘉兴人,担任过交州刺史部合浦郡太守,跟孙坚关系还挺好,这几个人分别聚众数千到一万多人,结成同盟,也盘踞于吴郡境内。还有一股是丹阳郡地方宗帅祖郎,祖郎是丹阳郡人,在地方上很有势力,拥兵自重,孙策之前到丹阳郡募兵在泾县附近被袭击,就是祖郎干的。

    以上这些势力,或官或匪,或明或暗,势力都不容小觑,孙策所能依靠的,只有丹阳郡太守吴景和担任丹阳郡都尉的孙贲,不仅袁术不看好他,在当时大多数人眼里,也没有把他当回事。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孙策渡江势力发展得很快,首战刘繇,取得大胜,刘繇无法立足,率余部从长江上乘船逃往豫章郡辖下的彭泽,紧接着又一一消灭了盘踞在吴郡各地的许贡、严白虎以及邹他、钱铜、王晟等部,除王晟与孙坚有旧交,又有吴夫人帮助说话因而免于一死外,其他诸人及家族都被杀。

    吴郡全境被孙策控制,孙策任命部将朱治为吴郡太守,下令整顿军纪,不得侵犯百姓,受到百姓的欢迎。之后孙策又率兵向南攻打会稽郡,会稽郡太守王朗的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王朗不接纳,坚持守护城池到底,领兵对抗,最后被孙策击败,王朗从海上向南逃跑,打算去交州刺史部避难。但在东冶被孙策的人马截住,只得投降,孙策自兼会稽郡太守,任命虞翻为郡里的功曹。

    孙策在江东的进展让袁术大吃一惊,江南四郡转眼间孙策已据有其三,这更是袁术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在背后搞了个小动作。袁术派人带上印绶秘密潜入丹阳郡境内,与宗帅祖郎等人接上头,让他们挑动山越与孙策对抗。

    祖郎与另一个实力派太史慈联起手来,结成同盟。孙策率军来攻,先擒祖郎,后收服太史慈。豫章郡当时还是由华歆控制着,孙策先后派太史慈和虞翻前去游说,华歆投降,被孙策礼为上宾,孙策让丹阳郡都尉孙贲过来担任豫章郡太守。

    现在,丹阳郡太守是舅舅吴景,吴郡太守是部将朱治,豫章郡太守是堂兄孙贲,会稽郡太守由自己兼任,扬州刺史部的江南四郡尽归孙策掌握,实现这一切,孙策只用了四年多一点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