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孙权也死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册立孙亮为太子的这一年,孙权还宣布接到神人所授的书册,将次年改元为太元元年,同时册立太子孙亮的母亲潘夫人为皇后。
这位潘皇后是孙权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任的皇后,她是会稽郡人,父亲是一名县吏,犯罪被判处死刑,按法律潘皇后和她的姐姐都被罚为官家奴婢,在宫里的织室做苦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权看到她,把她召进后宫,后来生下了孙亮,从而改变了命运。
史书对这位潘皇后评价不高,认为她为人阴险、妒忌,又特别会讨孙权欢心。步夫人死后,孙权最喜欢的人其实不是她,而是袁术的女儿袁夫人,袁夫人有节行,但没有生下儿子,孙权想立她为皇后,袁夫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子而固辞。潘夫人立为皇后,对袁夫人加以谮害,有些事已经在宫中传开了。
还是这一年,孙权听说临海郡的罗阳县出了位神人,名叫王表,这个人在民间被传得神乎其神,说他言谈饮食虽然与常人没有区别,但有本事让人看不到他的身体,是一位隐形人。孙权于是派中书郎李崇去把这个人迎进宫中,带去的有辅国将军、罗阳王的印绶,准备把这两项官职授予王表。张昭为孙氏三代人辛苦了一辈子,临死才是辅吴将军,一个江湖骗子轻松就能登此高位,张昭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王表随李崇出来,还带着一个叫纺绩的婢女,一路之上与各地郡县长官交谈,没有能难倒王表的,每过高山大河,王表都让婢女鼓捣一些神秘仪式,说是与山神河神互通消息。
王表到建业后,孙权在皇宫东门苍龙门外为他建起府邸,经常派大臣前去请王表预测水旱灾害,往往都能应验,孙权对王表深信不疑。
吴大帝太元元年(251)8月,江东有多地突遭大风袭击,江海涌溢,有的地方平地水深八尺以上,从曲阿传来消息,孙权父亲孙坚的高陵所有松柏都被大风吹倒了,吴郡郡治所在地南城门居然被大风吹起,又落到地上。
太子、丞相不得善终,大臣广受株连,孙吴的国运就像孙权的身体状况一样一天不如一天了。孙权下诏大赦天下,此前他以中原尚未一统为由不同意郊祭,现在下诏在南郊进行祭祀。
这时已经到了冬天,从南郊祭祀回来后孙权受了风寒,病倒了。孙权不得不认真考虑身后的事,新太子年幼,看来也得效仿魏蜀来一次托孤了。孙权跟大家商议可向谁托付后事,朝中文武一致认为非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莫属。
诸葛恪是孙吴政坛新生代的领军人物,目前担任大将军,陆逊死后代替他统领荆州事务。孙权虽然从小就喜欢这个年轻人,这些年对他也刻意栽培,而诸葛恪在平息山越与曹魏交战中立下不少战功,显示出一定才干,但孙权认为诸葛恪有刚愎自用的毛病,心中犹豫。
孙峻上书孙权,认为诸葛恪足以辅国,朝中官员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才干,力保诸葛恪。孙峻是孙权晚年最信任的本家子弟,他的话还是有相当分量的,孙权于是下了决心,征诸葛恪回建业。
在病床前,孙权向诸葛恪托孤,在场的还有中书令孙弘、太常卿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滕胤是孙权堂弟孙奂的女婿,原任会稽郡太守,不久前被孙权召回担任太常卿,吕据是吕范之子,目前担任荡寇将军。
孙权对诸葛恪等人说:“我病得不轻,恐怕不能跟你们再相见了,国事就托付给你们了。”诸葛恪流着泪,对孙权说:“我和众大臣身受陛下大恩,当不惜献出生命以执行您的诏令,希望陛下安定心情,减少忧虑,不要把身外之事挂在心上。”
孙权于是升诸葛恪为太子太傅,朝廷的日常工作由诸葛恪主持,只有杀人的大事需要事先禀报。孙权还升孙弘为太子少傅,仍兼任中书令;升孙峻为武卫将军,掌管禁军;升吕据为太子右都督,负责军事。这样就形成了以诸葛恪为首,以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为辅的辅政班子,这种结构想必是孙权精心设计的,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曹丕托孤于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曹叡托孤于曹爽、司马懿,在孙权看来都不成功,托孤给一个人,容易形成权臣,帝王反成傀儡;托孤给多人,不容易形成核心,大家互相设防,效率低下;托孤给两个人,就更不可取,不内斗都不由人。
孙权以诸葛恪为首辅,让他发挥才干,放手辅佐幼帝振兴孙吴,但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助手团队,里面有宗室,有亲属,有近臣,也有老将后代,他们分别掌管军政事务和禁军,是助手也是监督者,诸葛恪如果有异心,无法一手遮天。
诸葛恪上任后尽心尽力,对于国家法令中有不合时宜的都逐条列举向孙权禀报,孙权对他的意见均表示同意。
吴大帝太元二年(252)元旦,病榻上的孙权下诏,册立太子以外的其他几个儿子为王。孙权共七个儿子,长子孙登、次子孙虑、四子孙霸已死,在世的除太子孙亮外还有三个,包括被废为庶人的孙和,他们都被封为王。
孙和被废后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突然接到诏令被封为南阳王,驻守在长沙;孙权的五子孙奋被封为齐王,驻守武昌;孙权的六子孙休被封为琅邪王,驻守虎林。
孙权之所以这样安排,同样也是为巩固太子继位后的政权所考虑,孙权希望孙亮执政后有三个哥哥在外为依托,皇位坐得更稳当。
然而有人对孙权确定的辅政方案有不同想法,这个人是潘皇后,她刚当上皇后没几天,野心却异常膨胀,潘皇后派人找到朝廷中书令孙弘,向他询问吕后称制的情况。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之子刘盈继位,政权实际上由吕后掌管,刘盈后来死了,吕后干脆临朝称制,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分封吕氏子弟为王侯,掌管军权,又任命亲信审食其为丞相,掌握朝政。
按照潘皇后的想法她的儿子一旦登上天子之位,就不劳诸葛恪等人辅政了,她可以包办。可是潘皇后没成为第二个吕后,在侍奉孙权期间由于过度劳累,她病倒了,宫人们趁其昏睡,一起动手把她缢杀,之后假称是被恶鬼所害。看来潘皇后的人缘差到了极点,就连身边的人都这么厌恶她,只是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的秘密还是泄露了,有六七个人被杀。
到了这一年的2月,孙权再次下诏改年号为神凤。
孙权病情加重,众人多次请王表为孙权请福,王表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找个机会溜了。
4月26日孙权驾崩,享年71岁。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司马懿、孙权先后去世。陈寿评价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奇才,是一代英豪,他继承父兄的事业,独据江南,与魏、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就了一番大业。但也指出孙权性格好犯忌,喜杀戮,到了晚年,这些缺点更加明显。裴松之则认为孙权废弃毫无过失的太子,为国家大乱埋下了祸根。
孙权死后太子孙亮继位,由于他中途被废,死后没有皇帝的庙号,也是一位“少帝”,史书用他被废后的爵位称其为会稽王。
孙亮继位后改年号为建兴,谥父亲孙权为大皇帝,史书称吴大帝。建业附近有座钟山,因孙权祖父名孙钟,为避讳改其名为蒋山,孙权的陵寝就在蒋山之下,称蒋陵。今天的具体位置在南京市东郊的钟山南麓,随葬的还有步夫人和潘皇后。
就在册立孙亮为太子的这一年,孙权还宣布接到神人所授的书册,将次年改元为太元元年,同时册立太子孙亮的母亲潘夫人为皇后。
这位潘皇后是孙权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任的皇后,她是会稽郡人,父亲是一名县吏,犯罪被判处死刑,按法律潘皇后和她的姐姐都被罚为官家奴婢,在宫里的织室做苦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权看到她,把她召进后宫,后来生下了孙亮,从而改变了命运。
史书对这位潘皇后评价不高,认为她为人阴险、妒忌,又特别会讨孙权欢心。步夫人死后,孙权最喜欢的人其实不是她,而是袁术的女儿袁夫人,袁夫人有节行,但没有生下儿子,孙权想立她为皇后,袁夫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子而固辞。潘夫人立为皇后,对袁夫人加以谮害,有些事已经在宫中传开了。
还是这一年,孙权听说临海郡的罗阳县出了位神人,名叫王表,这个人在民间被传得神乎其神,说他言谈饮食虽然与常人没有区别,但有本事让人看不到他的身体,是一位隐形人。孙权于是派中书郎李崇去把这个人迎进宫中,带去的有辅国将军、罗阳王的印绶,准备把这两项官职授予王表。张昭为孙氏三代人辛苦了一辈子,临死才是辅吴将军,一个江湖骗子轻松就能登此高位,张昭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王表随李崇出来,还带着一个叫纺绩的婢女,一路之上与各地郡县长官交谈,没有能难倒王表的,每过高山大河,王表都让婢女鼓捣一些神秘仪式,说是与山神河神互通消息。
王表到建业后,孙权在皇宫东门苍龙门外为他建起府邸,经常派大臣前去请王表预测水旱灾害,往往都能应验,孙权对王表深信不疑。
吴大帝太元元年(251)8月,江东有多地突遭大风袭击,江海涌溢,有的地方平地水深八尺以上,从曲阿传来消息,孙权父亲孙坚的高陵所有松柏都被大风吹倒了,吴郡郡治所在地南城门居然被大风吹起,又落到地上。
太子、丞相不得善终,大臣广受株连,孙吴的国运就像孙权的身体状况一样一天不如一天了。孙权下诏大赦天下,此前他以中原尚未一统为由不同意郊祭,现在下诏在南郊进行祭祀。
这时已经到了冬天,从南郊祭祀回来后孙权受了风寒,病倒了。孙权不得不认真考虑身后的事,新太子年幼,看来也得效仿魏蜀来一次托孤了。孙权跟大家商议可向谁托付后事,朝中文武一致认为非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莫属。
诸葛恪是孙吴政坛新生代的领军人物,目前担任大将军,陆逊死后代替他统领荆州事务。孙权虽然从小就喜欢这个年轻人,这些年对他也刻意栽培,而诸葛恪在平息山越与曹魏交战中立下不少战功,显示出一定才干,但孙权认为诸葛恪有刚愎自用的毛病,心中犹豫。
孙峻上书孙权,认为诸葛恪足以辅国,朝中官员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才干,力保诸葛恪。孙峻是孙权晚年最信任的本家子弟,他的话还是有相当分量的,孙权于是下了决心,征诸葛恪回建业。
在病床前,孙权向诸葛恪托孤,在场的还有中书令孙弘、太常卿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滕胤是孙权堂弟孙奂的女婿,原任会稽郡太守,不久前被孙权召回担任太常卿,吕据是吕范之子,目前担任荡寇将军。
孙权对诸葛恪等人说:“我病得不轻,恐怕不能跟你们再相见了,国事就托付给你们了。”诸葛恪流着泪,对孙权说:“我和众大臣身受陛下大恩,当不惜献出生命以执行您的诏令,希望陛下安定心情,减少忧虑,不要把身外之事挂在心上。”
孙权于是升诸葛恪为太子太傅,朝廷的日常工作由诸葛恪主持,只有杀人的大事需要事先禀报。孙权还升孙弘为太子少傅,仍兼任中书令;升孙峻为武卫将军,掌管禁军;升吕据为太子右都督,负责军事。这样就形成了以诸葛恪为首,以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为辅的辅政班子,这种结构想必是孙权精心设计的,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曹丕托孤于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曹叡托孤于曹爽、司马懿,在孙权看来都不成功,托孤给一个人,容易形成权臣,帝王反成傀儡;托孤给多人,不容易形成核心,大家互相设防,效率低下;托孤给两个人,就更不可取,不内斗都不由人。
孙权以诸葛恪为首辅,让他发挥才干,放手辅佐幼帝振兴孙吴,但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助手团队,里面有宗室,有亲属,有近臣,也有老将后代,他们分别掌管军政事务和禁军,是助手也是监督者,诸葛恪如果有异心,无法一手遮天。
诸葛恪上任后尽心尽力,对于国家法令中有不合时宜的都逐条列举向孙权禀报,孙权对他的意见均表示同意。
吴大帝太元二年(252)元旦,病榻上的孙权下诏,册立太子以外的其他几个儿子为王。孙权共七个儿子,长子孙登、次子孙虑、四子孙霸已死,在世的除太子孙亮外还有三个,包括被废为庶人的孙和,他们都被封为王。
孙和被废后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突然接到诏令被封为南阳王,驻守在长沙;孙权的五子孙奋被封为齐王,驻守武昌;孙权的六子孙休被封为琅邪王,驻守虎林。
孙权之所以这样安排,同样也是为巩固太子继位后的政权所考虑,孙权希望孙亮执政后有三个哥哥在外为依托,皇位坐得更稳当。
然而有人对孙权确定的辅政方案有不同想法,这个人是潘皇后,她刚当上皇后没几天,野心却异常膨胀,潘皇后派人找到朝廷中书令孙弘,向他询问吕后称制的情况。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之子刘盈继位,政权实际上由吕后掌管,刘盈后来死了,吕后干脆临朝称制,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分封吕氏子弟为王侯,掌管军权,又任命亲信审食其为丞相,掌握朝政。
按照潘皇后的想法她的儿子一旦登上天子之位,就不劳诸葛恪等人辅政了,她可以包办。可是潘皇后没成为第二个吕后,在侍奉孙权期间由于过度劳累,她病倒了,宫人们趁其昏睡,一起动手把她缢杀,之后假称是被恶鬼所害。看来潘皇后的人缘差到了极点,就连身边的人都这么厌恶她,只是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的秘密还是泄露了,有六七个人被杀。
到了这一年的2月,孙权再次下诏改年号为神凤。
孙权病情加重,众人多次请王表为孙权请福,王表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找个机会溜了。
4月26日孙权驾崩,享年71岁。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司马懿、孙权先后去世。陈寿评价孙权是勾践那样的奇才,是一代英豪,他继承父兄的事业,独据江南,与魏、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就了一番大业。但也指出孙权性格好犯忌,喜杀戮,到了晚年,这些缺点更加明显。裴松之则认为孙权废弃毫无过失的太子,为国家大乱埋下了祸根。
孙权死后太子孙亮继位,由于他中途被废,死后没有皇帝的庙号,也是一位“少帝”,史书用他被废后的爵位称其为会稽王。
孙亮继位后改年号为建兴,谥父亲孙权为大皇帝,史书称吴大帝。建业附近有座钟山,因孙权祖父名孙钟,为避讳改其名为蒋山,孙权的陵寝就在蒋山之下,称蒋陵。今天的具体位置在南京市东郊的钟山南麓,随葬的还有步夫人和潘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