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亦可吃全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小沈阳由于春晚效应而红遍全国的时候,上海有个叫周立波的喜剧演员在当地以“海派清口”深受大家喜爱。春晚的郎导显然发现了这个卖座点,于是,力邀周立波在春晚中演出。
据周立波讲,当时的这个邀请被他“婉拒”了。“春晚不请你是能力问题,而请了你不去就是境界问题了。”
他戏称:“赵本山是全国人民的水饺,而周立波只是上海人民的小菜。春晚可以没有周立波,但不能没有赵本山。”
谈到和邀请他喝郭德纲同台的问题时,他说“一个吃大蒜头的和一个喝咖啡的,哪能好呢?”
谈到南北文化差异问题时,他说:“南北文化不应该处在pk的状态,而应该共同繁荣,我个人也将促成这种繁荣。”
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些问题:他的骨子里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认为自己被邀请不参加春晚是一种高境界;他对北方文化颇有些成见,从骨子里感觉到低俗,与他的幽默比起来,好比用大蒜比咖啡,而殊不知,这位“吃大蒜”的郭德纲先生,早在他成名好几年前,就曾“婉拒”过春晚的邀请;他不得不承认赵本山的伟大,虽然在骨子里,他不看好北方文化,但对我们的喜剧界老大,还是有几分尊重的;虽然他说要促成南北文化的共同繁荣,但实际上却缺乏信心,否则,与吃大蒜头的pk又如何?古往今来,清高只能使人狭隘。
我个人是很喜欢周先生的段子的。
他的很多后期的表演,百分之九十多以上是用普通话来表述的,可见,周先生在促进“海派清口”的推广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相信,这样下去,他的表演一定可以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的喜爱的。这人民,已经不局限于上海。
他的表演大多以讽刺、挖苦为主,配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以及拿捏得有些分寸的调侃实事,达到令人捧腹的效果。
虽然他一再宣称:“对艺术家要宽容”但是基本那些“宽容的艺术家”都被他拿来开刀了。
比如:他讽刺蒋大为歌曲单调“他这朵桃花开了近30年,哪能不会谢呢?是塑料花?”;他讽刺刘欢脖子短“你叫刘欢穿立领去抢银行啊?”;他讽刺李宇春男性化“我看到这个开朗的小女孩,解决了我多年以来的一个困惑。小时候读到木兰从军时候我觉得这不可能,看到这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知道了,这在技术上有可行性。”
其实,拿名人说事在曲艺界已经司空见惯。如:“那家伙薅的跟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啊?”;又如:“人倪萍不是写本书叫日子吗?我就写本书叫月子。”
似乎不见葛优出来回击,倪萍当时也笑着面对。
而到了周立波这里,就有很多人受不了了。认为他的讽刺过于恶毒,会中伤某些“名人”
我认为:如果能给大家带来欢笑,拿名人们开刀纯粹是搞笑,没什么恶意的。幽默与滑稽带给人的欢笑有时也许不如恶作剧带来的效应。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热衷于在愚人节那天捉弄别人了。而如果总拿隔壁武老二开涮,显然大家不会有什么兴趣。所以说:虽然周先生对名人的讽刺很尖刻,但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些“艺术家”与他们的粉丝们对周先生要宽容。
他模仿领导人的段子尤其令人拍案叫绝。我过去听到这样的段子,都是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个好朋友谈论这样的事情。而在舞台上表演的,他是第一个,至少是我看过的第一个。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身在哪个朝代,就莫要过多谈论某个朝代的政治,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周立波的段子真的能像外界评论的那样:“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触及执政者的底线吗?我看不好说。
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表示敬意。
如果要比较南北幽默文化的差异,我认为:北方幽默是一种生活幽默,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与人性的表层提取笑料,达到让人发笑的目的,比如:不差钱中“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就深刻体现出了有些人想请客又有些不想花钱的人性;南方的幽默是一种语言幽默,相对含蓄一些把一些事情提炼,总结出一些精辟的话语,达到引人发笑的目的,比如周先生的“现在中国股市基本上属于:老板进去,瘪三出来;人才进去,棺材出来;博士进去,白痴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进去的时候想发财,出来的时候想发疯;握着双枪进去,举着双手出来,全部缴枪不杀了;想学巴菲特进去被扒层皮出来;小康家庭进去,五保特困出来;拍着胸脯进去,抽着耳光出来;男人进去,太监出来;周立波冲进去,周扒皮逃出来;大小非解禁进去,大小便失禁出来。”精炼的话语幽默地体现了股市里的无奈与悲哀。
想促进文化的发展,就要不拘于地域性。倘使周先生真的想为促进文化发展而做些贡献的话,抛弃些清高,吸取些民俗,少一些地域性的哗众取宠,多一些本性的真正宽容,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
饺子可以吃全国,小菜也一样可以吃全国。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
当小沈阳由于春晚效应而红遍全国的时候,上海有个叫周立波的喜剧演员在当地以“海派清口”深受大家喜爱。春晚的郎导显然发现了这个卖座点,于是,力邀周立波在春晚中演出。
据周立波讲,当时的这个邀请被他“婉拒”了。“春晚不请你是能力问题,而请了你不去就是境界问题了。”
他戏称:“赵本山是全国人民的水饺,而周立波只是上海人民的小菜。春晚可以没有周立波,但不能没有赵本山。”
谈到和邀请他喝郭德纲同台的问题时,他说“一个吃大蒜头的和一个喝咖啡的,哪能好呢?”
谈到南北文化差异问题时,他说:“南北文化不应该处在pk的状态,而应该共同繁荣,我个人也将促成这种繁荣。”
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些问题:他的骨子里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认为自己被邀请不参加春晚是一种高境界;他对北方文化颇有些成见,从骨子里感觉到低俗,与他的幽默比起来,好比用大蒜比咖啡,而殊不知,这位“吃大蒜”的郭德纲先生,早在他成名好几年前,就曾“婉拒”过春晚的邀请;他不得不承认赵本山的伟大,虽然在骨子里,他不看好北方文化,但对我们的喜剧界老大,还是有几分尊重的;虽然他说要促成南北文化的共同繁荣,但实际上却缺乏信心,否则,与吃大蒜头的pk又如何?古往今来,清高只能使人狭隘。
我个人是很喜欢周先生的段子的。
他的很多后期的表演,百分之九十多以上是用普通话来表述的,可见,周先生在促进“海派清口”的推广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相信,这样下去,他的表演一定可以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的喜爱的。这人民,已经不局限于上海。
他的表演大多以讽刺、挖苦为主,配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以及拿捏得有些分寸的调侃实事,达到令人捧腹的效果。
虽然他一再宣称:“对艺术家要宽容”但是基本那些“宽容的艺术家”都被他拿来开刀了。
比如:他讽刺蒋大为歌曲单调“他这朵桃花开了近30年,哪能不会谢呢?是塑料花?”;他讽刺刘欢脖子短“你叫刘欢穿立领去抢银行啊?”;他讽刺李宇春男性化“我看到这个开朗的小女孩,解决了我多年以来的一个困惑。小时候读到木兰从军时候我觉得这不可能,看到这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知道了,这在技术上有可行性。”
其实,拿名人说事在曲艺界已经司空见惯。如:“那家伙薅的跟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啊?”;又如:“人倪萍不是写本书叫日子吗?我就写本书叫月子。”
似乎不见葛优出来回击,倪萍当时也笑着面对。
而到了周立波这里,就有很多人受不了了。认为他的讽刺过于恶毒,会中伤某些“名人”
我认为:如果能给大家带来欢笑,拿名人们开刀纯粹是搞笑,没什么恶意的。幽默与滑稽带给人的欢笑有时也许不如恶作剧带来的效应。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热衷于在愚人节那天捉弄别人了。而如果总拿隔壁武老二开涮,显然大家不会有什么兴趣。所以说:虽然周先生对名人的讽刺很尖刻,但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些“艺术家”与他们的粉丝们对周先生要宽容。
他模仿领导人的段子尤其令人拍案叫绝。我过去听到这样的段子,都是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个好朋友谈论这样的事情。而在舞台上表演的,他是第一个,至少是我看过的第一个。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身在哪个朝代,就莫要过多谈论某个朝代的政治,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周立波的段子真的能像外界评论的那样:“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触及执政者的底线吗?我看不好说。
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表示敬意。
如果要比较南北幽默文化的差异,我认为:北方幽默是一种生活幽默,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与人性的表层提取笑料,达到让人发笑的目的,比如:不差钱中“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就深刻体现出了有些人想请客又有些不想花钱的人性;南方的幽默是一种语言幽默,相对含蓄一些把一些事情提炼,总结出一些精辟的话语,达到引人发笑的目的,比如周先生的“现在中国股市基本上属于:老板进去,瘪三出来;人才进去,棺材出来;博士进去,白痴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进去的时候想发财,出来的时候想发疯;握着双枪进去,举着双手出来,全部缴枪不杀了;想学巴菲特进去被扒层皮出来;小康家庭进去,五保特困出来;拍着胸脯进去,抽着耳光出来;男人进去,太监出来;周立波冲进去,周扒皮逃出来;大小非解禁进去,大小便失禁出来。”精炼的话语幽默地体现了股市里的无奈与悲哀。
想促进文化的发展,就要不拘于地域性。倘使周先生真的想为促进文化发展而做些贡献的话,抛弃些清高,吸取些民俗,少一些地域性的哗众取宠,多一些本性的真正宽容,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
饺子可以吃全国,小菜也一样可以吃全国。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